刘邦在成为沛公之前到底有没有名字?我们不能再误猜、讹传了!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刘邦在成为沛公之前到底有没有名字?我们不能再误猜、讹传了!
古汉语里 , “季”的字义有3项:
① 兄弟排行的顺序 。 从老大开始 , 依次为伯、仲、叔、季 。 季为第四 , 也可以用来指最小的老幺 。
② 指时间上的末端 。 季春 , 就是春天的最后一个月 。 汉季 , 就是汉朝末年 。
③ 一年当中的四季 。 即春季 , 夏季 , 秋季 , 冬季 。
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农村 , 不识字的人占绝大多数 , 没有正式名字也很正常 。
所以 , 生下孩子后 , 按着顺序 , 就叫老大、老二、老三、老四 。
待到长大成人了 , 在对外交往中则可能会用伯、仲、叔、季来称呼 , 显得郑重一些 。
其实 , 这还是我们今天口语中常用的张老三、李老四等意思 。
刘邦在成为沛公之前到底有没有名字?我们不能再误猜、讹传了!// //
大汉民族这个称谓的由来 , 始于汉高帝刘邦在公元前206年被项羽封为汉王 , 治所在今陕西汉中 。 至公元前202年 , 刘邦在楚汉战争中胜出 , 登基称帝 , 以汉为国家和朝代名称 , 由此便有了我们至今仍然称呼的汉族、汉人、汉语、汉字等 。
但是 , 在《史记》和《汉书》中 , 都没有提及刘邦这个名 , 所以很多人就以为汉高帝刘邦出身寒微 , 原本没有正式的名 , 甚至以讹传讹地猜测、议论:那时他只有一个称呼叫“刘季” 。 而刘家有弟兄四人 , 他排行第三却被称为刘季 , 是因为当时他是弟兄们中最小的一个 , 后来才有了小弟刘交 。
殊不知 , 这完全是一种缺少历史根据的胡猜滥传 。 这几年 , 网上的这类讹传更是比比皆是 , 有人甚至怀疑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过“刘邦”这个名字 。 更可笑的是 , 有一部电视剧竟然安排了萧何为刘季取名刘邦的情节 。
即使是猜测 , 这也完全不符合逻辑 。 试想刘邦是出身寒微 , 但在起兵之前 , 已经是四十几岁的年纪了 , 还有一个“泗水亭长”的官方身份 , 怎么可能连个正式名字都没有呢?
刘邦在成为沛公之前到底有没有名字?我们不能再误猜、讹传了!// //
这种误猜、讹传的根由 , 可能是由于《史记》和《汉书》中都没有出现“刘邦”二字 。
司马迁的《史记》 , 完成于汉武帝时代 。 对于大汉王朝过往和正在执政的四位皇帝 , 作者必须恪守名讳之规 。 所以 , 在写这四位帝王时 , 通篇都避开了汉高帝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的名讳 。
但是 , 避开了名讳 , 不等于这四位帝王没有名字 。 在介绍汉高帝刘邦时 , 司马迁明确写道:
“高祖 , 沛丰邑中阳里人 , 姓刘氏 , 字季 。 ”(见《史记-高祖本纪》)
也就是说 , 刘邦是有名字的 , 只不过是没写 , 只告诉我们 , “季”是他的字 。
班固的《汉书》 , 完成于东汉时期 , 仍然是刘汉王朝的延续 。 所以 , 对汉高帝的名字更是讳莫如深 , 竟然只字未提 , 一律以“高祖”代之 。
刘邦在成为沛公之前到底有没有名字?我们不能再误猜、讹传了!// //
到了北宋时期 ,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则明确写道:“沛人刘邦起兵于沛” , “刘邦 , 字季” 。 (见《秦纪二》)
时隔千年之后 , 司马光写前人历史 , 自然不需要再避讳汉朝皇帝的名讳 , 所以便直呼刘邦的尊姓大名了 , 并且再一次强调:“刘邦 , 字季 。 ”
刘邦是大汉王朝的开国大帝 , 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汉人的祖先 。
虽然今天我们已经不需要再去避开他的名讳 , 但也不该再继续误猜和讹传了 。
所以 , 谨发此文 , 以正视听 , 为汉高帝、汉高祖刘邦正名!
- 在黄埔军校默默无闻,抗战时快速晋升,三大战役他参加了两场
- 徐向前,在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
- 东汉末代皇帝刘协:在汉朝气数尽时散放出微弱光辉
- 困难总能解决。但是自欺欺人,隐瞒实情,那就完蛋了| 写在历史边上
- 一问三不知一问三不管,却屡屡立功屡屡提前晋升,原因何在?听终南隐士怎么说
- 一支五万大军突然消失,2500多年后,在一处洞穴被发现
- 嘉峪关到底在哪?答案虽然很简单,但很多人却答不上来
- 雍正死后竟与年世兰合葬在一起,雍正的陵墓为何从未被盗?
- 刘表的碌碌无为,错失争霸天下的良机而成为鱼肉
- 许世友曾在陈赓手下担任团长,陈赓说:你真是食大如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