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水战,陈友谅65万大军碾压朱元璋,为何非要选择水战

鄱阳湖水战发生在元末 , 堪称中世纪最大规模的水战 , 是朱元璋和陈友谅的战略决战 , 成王败寇在此一举 。 和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一样 , 都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

当时朱元璋满打满算 , 也就20万人马 , 而陈友谅多兵将广 , 多大65万之众 , 相当于3打1 。

按照惯例 , 这样数量级别的差异 , 在陆地上拼人数 , 陈友谅胜算明显 。 他为什么非要和朱元璋在水面上对决呢?


鄱阳湖水战,陈友谅65万大军碾压朱元璋,为何非要选择水战

鄱阳湖水战 , 陈友谅65万大军碾压朱元璋 , 为何非要选择水战// //

出身渔家

陈友谅 , 出生于沔阳渔家 , 祖父陈千一原本姓谢 , 因入赘陈家 , 才改姓陈 。 父亲陈普才生有5子 , 陈友谅排行老三 。

陈友谅小时候 , 经常跟随父亲打渔 , 长期以往 , 擅长水性 , 熟悉水文 , 对天气变化了如执掌 , 自己也会驾驭船只 。

基于自己对水面情况的了解 , 在决定历史走向的决战前 。 陈友谅选择自己熟悉的水面做为战场 , 这是人之常情 。

而朱元璋原本则是一和尚 , 相陈友谅相比 , 他就是一旱鸭子 。


鄱阳湖水战,陈友谅65万大军碾压朱元璋,为何非要选择水战

鄱阳湖水战 , 陈友谅65万大军碾压朱元璋 , 为何非要选择水战// //

洪都之战失利

1363年 , 陈友谅和朱元璋爆发了洪都之战 , 地点在今江西南昌 。

据记载 , 当时驻守洪都的是朱文璋的侄朱文正 , 守城兵2万 。 陈友谅则号称60万大军 , 双方战斗激烈 。

力量对比如此悬殊下 , 朱文正军队硬是坚守85天 。 陈友谅久攻不下 , 这时朱元璋率军20支援洪都 , 无耐之下 , 只得撤军 。

这场陆地决战的失利 , 无疑给陈友谅造成了打击 , 心理上蒙了层阴影 。 所以 , 选择在鄱阳湖决战 , 陈友谅觉得比陆地更有把握 。


鄱阳湖水战,陈友谅65万大军碾压朱元璋,为何非要选择水战

鄱阳湖水战 , 陈友谅65万大军碾压朱元璋 , 为何非要选择水战// //

战船碾压朱元璋

陈友谅的水师 , 都是高数丈的楼船 , 用旦漆粉饰 , 每艘船都有三房 , 设有马棚 。 重型战舰多达上千艘 , 小型船只更不计其数 , 60万人马倾巢出动 。

和陈友谅一比 , 朱元璋则显得寒酸的很 , 大型战船 , 基本没有 , 都是以轻快小船围住 。 其战船的排水量、数量、火炮的射程 , 都不是陈友谅的对手 。

总之 , 鄱阳湖水战 , 陈友谅在兵力、战船绝对优势于朱元璋 , 而且选择了自己擅长的水战 。


鄱阳湖水战,陈友谅65万大军碾压朱元璋,为何非要选择水战

鄱阳湖水战 , 陈友谅65万大军碾压朱元璋 , 为何非要选择水战// //

战役开始 , 陈友谅战船连锁 , 朱元璋不能仰攻、连战三日、损兵折将、力感不支 。 但不久刮起了东北风 , 朱元璋下令火烧陈友谅战船 。 朱元璋船小 , 但轻便易行 。 陈友谅虽是巨舰 , 但不能进退自如 , 再加上指挥不当 , 故而战败 。


鄱阳湖水战,陈友谅65万大军碾压朱元璋,为何非要选择水战

鄱阳湖水战 , 陈友谅65万大军碾压朱元璋 , 为何非要选择水战// //

鄱阳湖水战 , 从正常角度看来 , 陈友谅怎么看都能大败朱元璋 。 历史总是让后人大跌眼镜 , 陈友谅指挥失误、粗暴残忍、没有大格局 。 一场大战 , 关乎上万人性命 , 陈友谅感情用事 , 乱杀俘虏 , 导致朱元璋的士兵背水一战;又起东北风 , 陈友谅战略失误 , 老天都不帮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