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传说构建出的印度明君——阿育王,其真面目如何?

公元前4-公元前2世纪 , 印度次大陆上出现了一个强盛的统一帝国——孔雀帝国 。 孔雀帝国的创立者是一名名叫旃陀罗笈多的贵族 , 亚历山大入侵印度西北部时 , 曾击败当地的印度君主 , 设立总督 。 但总督区的统治力在亚历山大撤军后迅速衰落 , 旃陀罗笈多趁此机会号召印度人进行起义 , 自立为王 , 史称“月护王” 。


佛教传说构建出的印度明君——阿育王,其真面目如何?

佛教传说构建出的印度明君——阿育王 , 其真面目如何?// //

月护王

月护王在位期间 , 曾率军攻打印度北部的强国难陀王国 , 并组建起完善的中央集权体制以及一支应用无比的常备军 。 其子宾头娑罗即位后 , 以维持疆域为主 , 镇压了占领地区的民众起义 。 宾头娑罗死后 , 其子阿育王即位 。 阿育王是印度历史上最为强力的君主之一 , 在位期间 , 阿育王击败了印度另外一个强国羯陵伽 , 完全同意了印度北部 , 南部的政权在阿育王的威望之下 , 也难以威胁到北方 。


佛教传说构建出的印度明君——阿育王,其真面目如何?

佛教传说构建出的印度明君——阿育王 , 其真面目如何?// //

阿育王

阿育王在位期间 , 转信佛教 , 从此之后 , 佛教在印度蓬勃发展 , 在婆罗门教、耆那教等印度地区宗教中脱颖而出 , 成为孔雀帝国的佛教 。 阿育王转信佛教一事 , 就像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样 , 让本来属于众多教派之一的佛教成为利于意识形态体系顶端的宗教 。

由于阿育王对佛教的恩情重大 , 佛教徒们自然在典籍与传说中对这位伟大帝王大加赞扬 。 不过 , 除了赞扬阿育王之外 , 佛教徒也没忘记 , 在典籍与传说中还得趁机夸赞一下自己 , 于是佛教徒对阿育王的记载中 , 不但有着大量赞扬孔雀王的内容 , 而且 , 他们还对一些孔雀王事迹稍加渲染 , 让读者在崇拜阿育王的同时 , 还能感受到佛教的伟大 , 而阿育王的个人形象不得不让位于叙事者的利益 。


佛教传说构建出的印度明君——阿育王,其真面目如何?

佛教传说构建出的印度明君——阿育王 , 其真面目如何?// //

公元前1世纪的阿育王像

关于阿育王的历史文献常常把阿育王的统治时代分成两个阶段:黑阿育王时期与白阿育王时期 。 黑阿育王时期是阿育王的早期经历 , 在佛教传说中 , 年轻的阿育王是位极其残忍的君主 , 在父亲死后 , 他为了争夺王位 , 杀死了99名兄弟;在治国早期 , 他曾镇压西北地区的一次起义 , 在此期间 , 他派遣最为凶恶的人压迫民众 , 制造了“人间地狱”;即位8年后 , 阿育王征服羯陵加 , 在战场上杀死10万人 , 还有数倍的人因其他原因死亡 。


佛教传说构建出的印度明君——阿育王,其真面目如何?

佛教传说构建出的印度明君——阿育王 , 其真面目如何?// //

阿育王狮像

但是 , 在关于阿育王的历史叙述中 , 黑阿育王时期的一切抢掠烧杀、滥砍滥伐 , 都在征服羯陵加之后结束 , 因为在征服完成后 , 阿育王转信了佛教 。 阿育王的统治历史进入了白阿育王时期 , 此时期的阿育王公开忏悔自己以前的暴政 , 他大肆修建佛寺 , 令佛教在印度迅速传播;她宣扬圣法 , 圣法包括仁爱慈善、孝敬父母、宽带仆人、宗教容忍、不杀生等内容 。 他还反对战争 , 并宣称会原谅一切可原谅的人 。

这套叙事很明显遭到了佛教徒的加工 。 杀死99名兄弟的说法太过夸张 , 中国历史上子女最多的皇帝宋徽宗也不过只有62个孩子 , 而且男女全算 。 很明显 , 这是在刻意渲染信仰佛教前阿育王多么血腥 , 以此突出佛教让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感化力量 。

而且 , 黑白阿育王的对比太过强烈 , 阿育王仅仅是信仰了佛教 , 就让他的政策导向由残忍、屠杀转为慈悲宽容 , 这种叙事太过高估信仰的力量 。 我们很难相信一位残暴的君主能突变为仁慈的佛教徒 。 即使阿育王的私人品德确实发生了突变 , 他的政策转变也不可能如此突然 , 黑阿育王时期的政治气氛、人士任命、官场惯例、民间舆论等遗留产物会成为他推行新政的巨大阻力 , 相信阿育王这样一位强大且精明的君主是了解这点的 , 他不会强行要求自己的政策发生180度大回转 。

另外 , 如果我们仔细考察白阿育王时期的政策 , 会发现阿育王并未准备将佛教提高到国家的地位 。 他确实信仰了佛教 , 也主持了佛教会议 , 但他没有像罗马的君士坦丁大帝那样 , 给予佛教力压群雄的高贵地位;而且 , 他所推行的圣法 , 其实在印度教、耆那教等其他风行一时的印度宗教中也可以找到 , 因此圣法并非仅仅出自佛教意识形态 。 可以说 , 阿育王对佛教的重视程度也被大大高估了 。


佛教传说构建出的印度明君——阿育王,其真面目如何?

佛教传说构建出的印度明君——阿育王 , 其真面目如何?// //

后人为阿育王做的画像

那么 , 剥去添油加醋过的佛教叙事 , 我们能得出什么呢?根据有关阿育王的非佛教铭文记载 , 阿育王统治前后期的政策确实发生了变化 , 但是 , 我们不应认为这种变化是一瞬间完成的 , 而是在阿育王即位开始长期的政治实践、改进与试错中慢慢完成的 , 在阿育王信仰佛教前 , 已经有了推行怀柔政策的迹象 , 而信仰佛教之后 , 前期的镇压措施也未完全消失 。

同时 , 政策转变的原因也不应归结于阿育王改信佛教 。 在统治初期 , 阿育王要面对其他继承人对王位的觊觎、占领地区民众的起义以及强敌羯陵加的骚扰 , 在这种情况下 , 为了稳定统治 , 阿育王自然要采取一些强硬的镇压措施 , 这便是出现“黑阿育王时期”的原因;而在内外之敌都被消灭之后 , 孔雀帝国恢复了和平 , 这时 , 暴力手段就不再有用武之地了 , 怎样让这个统一的帝国变得稳定与繁荣成为阿育王首要考虑的话题 , 于是 , 他便采取怀柔措施 , 结束长期以来的宗教、国家仇杀 , 这便是“白阿育王时期”的由来 。

本号长期推送历史相关原创文章 , 喜欢就点个赞、加个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