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五大名将

曹文诏:1635年湫头镇之战

职业军人出身的曹文诏绝对是一个出色的“救火队员”式战将 , 他是崇祯手下当之无愧的“第一良将” 。 时人赞誉“军中有一曹 , 流贼闻之心胆跳” 。 清朝乾隆帝也称赞他“秉资骁猛 , 练习戎行 , 慷慨出师 , 勇烈并懋 。 ”


明末五大名将

明末五大名将// //

1635年的一天 , 威震西北的曹大将军像往常一样率领三千人 , 追击数万农民军追到湫头镇 。 在一番激战后 , 准备打完收工的曹大将军 , 被农民军中的叛兵认出 。 数万农民军随即围扑上来 , 曹大将军毫无惧色奋勇迎敌 , 被敌军重围兜兜转转数里之遥 , 仍旧没有突围出去 , 最终战至力竭 , 挥刀自刎 。 此后 , 农民军运动迎来了阶段性的高潮 。

卢象升:1638年蒿水桥之战

进士出身的卢象升是一位令农民军闻之变色的悍将 , 据说能使136斤大刀 , 比关老爷还要勇猛 。 因此他被农民军“尊称”为“卢阎王” , 也被视为大明朝最后的“擎天之柱” 。

1638年 , 在家为亡父守孝的卢象升 , 被崇祯征召入京担当对清兵作战的主将 。 当时皇太极派出的多路清兵已经在北京近郊的通州会师 , 重臣杨嗣昌则正在私下张罗跟清兵议和 , 崇祯皇帝把卢象升召来准备抵抗清兵 。 卢象升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率领5000人 , 在巨鹿蒿水桥与数万清兵主力遭遇 , 激战从早上一直持续到下午 , 始终不见高起潜派出援军 。 卢阎王不退却、不屈服 , 他举刀杀敌直至生命终止 , 明朝最后的“擎天之柱”就此折断 。


明末五大名将

明末五大名将// //

洪承畴、祖大寿:1640-1642年松锦之战

文士出身的洪承畴和武将世家的祖大寿一开始都打算做大明的忠臣 , 但世事难料 , 洪督师的绝食计划没能执行到底 , 诈降过一次的祖将军也没能逃脱真降的命运 。

1640年 , 皇太极吸取宁锦之战中强攻受挫的教训 , 采取“四面合围、斩断外援”的策略开始了对锦州城的围困 。 次年 , 锦州守将祖大寿向京城求援 , 朝廷派洪承畴率八镇总兵共13万精锐前去救援 。 洪承畴吸取前面杨镐、袁应泰、熊廷弼等人对清作战失败的教训 , 将13万大军抱成一团 , 缓步前进 , 借鉴孙承宗步步蚕食的战略思想 , 制定了一个长远的解围计划 。


明末五大名将

明末五大名将// //

但是囊中极度羞涩的明王朝 , 已经无力支撑13万人旷日持久的军事行动 , 时任兵部尚书的陈新甲已无法负担大军的后勤 , 催促洪承畴速战速决 。 洪承畴于1641年8月率部在锦州城南乳峰山一带与清军展开决战 , 结果兵败退守邻近锦州的松山城 , 被清军围困 。 1642年2月 , 松山城由于叛将出卖被清军攻破 , 洪承畴被俘 。 3月 , 已经困守孤城近3年的祖大寿投降 。

陪同洪承畴、祖大寿一同落入敌手的是整个辽东国土 , 自此明朝对清的防御前线已经退到了山海关一线 。


明末五大名将

明末五大名将// //

孙传庭:1643年潼关之战

孙传庭是最后一位与明朝共命运的猛人 , 被视为明朝的最后一颗救命稻草 , 《明史》中评价他说:“传庭死 , 而明亡矣” 。 1636年 , 他俘获闯王高迎祥的军事胜利 , 一度让崇祯看到了重整河山的希望 。

1643年八月 , 孙传庭在崇祯的催促下在西安关帝庙誓师 , 亲率10万人出潼关与李自成决战 。 战役的开始阶段 , 孙传庭所部进展顺利 , 差点生擒李自成 。 但随着孙传庭的孤军深入 , 加之下了七天的滂沱大雨 , 大军的粮草供给随即中断 , 军中又发生了疾疫 。 孙传庭于是进围郏县打算从这里获取补给 , 但是破城之后却一无所获 , 军心开始大乱 。 李自成抓住这个时机反攻 , 明军抵挡不住向潼关溃退 。 十月 , 农民军攻陷潼关 , 孙传庭死于乱军之中 。


明末五大名将

明末五大名将// //

孙传庭是农民军夺取关中的战略性障碍 , 自他死后潼关以内再无坚城 , 西北地区也不再为崇祯所有 。

(洪承畴和祖大寿最后成了汉奸 , 变成了满清的走狗 。 一世英名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