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在苦难中开创中国未来的历史


延安:在苦难中开创中国未来的历史

延安:在苦难中开创中国未来的历史// //

延安:在苦难中开创中国未来的历史

乘动车从西安去延安 , 需经过黄帝陵所处的黄陵县 。 黄帝陵位于西安与延安之间 , 往南去西安 , 往北去延安 , 两者的距离几乎一样远 。

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始祖之一 。 中华民族最初的繁衍 , 就在陕西中部这一块黄土高坡上 。 从这里往南 , 就是八百里秦川的富庶之地 。 其标志性地标 , 就是关中平原南缘的西安 。 历史上那些如雷贯耳的地名 , 镐京、咸阳、长安 , 等等 , 要么就在西安周围 , 要么就是西安本身 。 一部西安史 , 几乎就是中华民族的上古史 。 自西周至隋唐以降 , 一千八百多年的中华民族历史绵延 , 哺育了灿烂厚重的中华文明 , 奠定了中国在世界版图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 而最让人回味的是 , 中华民族几乎每一个繁荣鼎盛时代 , 都是从这里出发 。 西周文王姬昌武王姬发从此出发 , 灭商立周 , 把中国推向了奴隶社会的鼎盛时代;秦国于此地励精图治 , 于始皇帝嬴政统一六国 , 首次建立统一的封建王朝 , 此后高祖刘邦在更南一点的汉中平原出发 , 奠定了汉民族的历史地位 。 隋唐时期 , 于此建立的隋唐政权 , 统一中国 , 更是将中华民族推向了繁荣的顶峰 。 在这一千八百多年时间里 , 西安在中华民族的中心地位 , 几乎无可撼动 。

辉煌的历史 , 哺育了灿烂的文化 。 有人说 , 在八百里秦川的土地上 , 随便抓一把黄土 , 捏在手心里的 , 都是沉甸甸的中华文明史 , 随便找一个人 , 其言行都蕴含着厚重的中华文化 , 此言信矣 。

西安所在的八百里秦川以及汉中平原 , 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是深远的 。 西周成而立周礼 , 是为中国整个官爵典礼制度的雏形 。 春秋战国混战 , 被孔夫子称为“礼崩乐坏” , 念兹在兹要“克己复礼” , 其要复之“礼”即“周礼” , 他老人家创建的儒家学说 , 其思想基础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周礼 , 至今依然是中国文化的主流 。 秦统一六国后统一文字 , 统一度量衡 , 推行郡县制的管理体系 , 至今还在被我们沿袭 。 至于兴起于隋唐的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 至今我们还无法用其他的制度来代替 。

如果说 , 西安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绵延 , 那么延安 , 就意味着是近八十年来中华民族历史的继承与发展的地标 。


延安:在苦难中开创中国未来的历史

延安:在苦难中开创中国未来的历史// //

自1935年中共中央来到陕北延安 , 至1947年3月离开 , 短短十三年时间里 , 中国共产党在地瘠人贫之地延安 , 最终形成并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 , 确立了毛泽东党的领导地位 , 确立了第一代共产党人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 , 形成了团结一致、互相砥砺、肝胆相照的党内气氛 , 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 形成了以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思想视角与工作视角 , 并最终取得全国的胜利 ,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 在经过七十年的励精图治之后 , 让中国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

延安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地位 , 就犹如镐京在中国奴隶社会史上的地位 , 犹如长安在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的地位 , 都是将中国推向繁荣最高峰的出发点 。 不管后人怎样评说我国现行制度的优缺点 , 不管是赞扬还是批评 , 新中国从这里出发 , 将中国推向当代发展的高峰 , 已经成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继续向更高峰挺进 , 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 也让中国人的自信心达到了近代以来的最高峰 。 这一点 , 任谁都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

它是中国现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圣地 。

然而它是苦难的 。 它葡伏于黄土高原的深处 。 现在 , 我们走进延安 , 极目所见 , 连绵的山梁上 , 大都被绿色的植被掩映 , 这要拜近二十年来退耕还林所赐 。 当年 , 这些陡峭的山梁上 , 全是光秃秃的黄土 。 小小的延安城 , 就蜗居于山梁之间被雨水冲刷而成的两条沟壑中间 , 地瘠土薄人贫马瘦 , 除了黄土不要钱买 , 其他什么都缺 。 不仅在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 , 即使放在全世界 , 也会被公认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域 。

苦难养育着延安 , 苦难也养育了共产党人 。 正是在苦难中 , 共产党人充分了体验了党与人民的鱼水深情 。 延安时期 , 抗日战争的开始让党在极其危险的境地中暂时得到了喘息的时机 。 可是从40年代初开始 , 却遇到了物质生活最艰难的时期 。 当时的整个陕甘宁边区拥有9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 差不多在浙江省面积那么大 , 却地贫人稀 , 只有150多万人口 , 边区政府在这里放了最低限度的2万多人的军队和机关人员 , 却无法在本地征集粮食养活 。 1940年 , 边区政府遭遇了最严重的饥饿危机 。 在本地百姓中征粮 , 却被当地群众诅咒:雷公啊 , 你怎么不劈死毛泽东啊 。 毛泽东听了 , 心中戚戚 , 他当即下令 , 停止在当地老百姓中的征粮行为 , 号召解放区全体官兵“自己动手 , 丰衣足食” , 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 解决粮食问题 。 而毛泽东自己在这场大生产运动中 , 也于自己在杨家岭居住的窑洞左下方 , 开垦出一块土地 , 种上了辣椒等蔬菜 , 不仅自己解决了吃菜问题 , 还有剩余送给周恩来、朱德等家庭食用 。


延安:在苦难中开创中国未来的历史

延安:在苦难中开创中国未来的历史// //

苦难中生存的共产党人 , 更加懂得老百姓的苦难 。 苦难中生存的革命者 , 更加与老百姓心连心 。 在第一代共产党人中 ,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 , 他们即使在革命成功后成了国家最高领导人 , 他们的生活依然保持着清苦的本色 , 也没有给后人留下任何的物质遗产 。 这 , 应该与延安的养育息息相关 。 他们是革命的理想主义者 , 他们的理想 , 就是改造一个旧中国 , 建立一个新中国 , 而他们理想的出发点 , 就是贫穷的中国 , 就是更加贫穷的以延安为代表的陕北 。

苦难培育理想 , 苦难磨砺意志 。 这也许是延安能够成为第一代共产党人心中的圣地的主要原因 。 现在的延安汽车站 , 依然悬挂着当年贺敬之回延安时写出的《回延安》一诗中的诗句:“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 双手搂定宝塔山 。 ”这句诗的下一句是:“千声万声呼唤你 ,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 ”可见当年经历过延安时期的人 , 不管是军人 , 还是文艺青年 , 都将延安珍藏于自己心中 , 把延安作为自己的精神出发地 。 每一个从延安出发的人 , 都充满了理想主义精神 , 而每一个再回到延安的人 , 眼里都饱含着泪水 。 延安 , 是他们理想信念最终得以实现的出发地 , 延安 , 也以它的苦难 , 涵育了这一批理想主义者最伟大的理想 。 正如一个当年在延安下属的延川县梁家河村插队六年多的知青所说 , 不要小看梁家河这个地方 , 这是有大学问 。

延安有大学问 。

黄帝陵在延安至西安的中间 , 犹如一根扁担 , 一头挑着西安 , 一头挑着延安 。 一头挑着历史 , 一头挑着我们的未来 。 延安 , 终将成为我们未来史中一个重要的历史与文化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