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世界著名的女科学家,但关于她的事迹,史书上却很少记载

关于黄道婆的生平事迹 , 封建社会的历史书上很少记载 , 仅在元代末年一些笔记小说里略有反映 。 根据这些反映 , 可知她是当时的松江乌泥泾(今上海龙华)人 , 大概生于南宋末年 , 卒于元代初年 。 黄道婆生活的时代 , 正是中国棉织业发展的时代 。 我国棉织业出现比较晚 , 在棉花得到大规模应用之前 , 丝、麻是我国先民的主要衣着原料 。 考古学研究的结果表明 , 至迟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 , 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掌握了比较成熟的丝织技术 。 到了汉朝 , 我国丝织技术发展得更加成熟 。 马王堆出土的纺织品表明 ,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 , 我国的丝麻纺织技术 , 已经相当先进了 。 但是 , 相对于丝麻纺织业来说 , 我国内地棉织业的发展就比较晚了棉花取代丝麻成为人们的主要衣着原料 , 是历史的必然 。 丝织品从采桑养蚕、缫丝拈线 , 到织成衣物 , 环节多 , 成本高 , 非一般人所能享用;麻织品从种麻、沤麻、剥离麻皮、抽出纤维 , 到纺织成线 , 同样存在工序多、效率低的缺陷 , 而且其御寒效果也不好 。 棉花因为可以“不麻而布 , 不茧而絮” , 而且御寒效果好 , 穿着舒服 , 加之成本低廉 , 所以受到人们欢迎 。


她是世界著名的女科学家,但关于她的事迹,史书上却很少记载

她是世界著名的女科学家 , 但关于她的事迹 , 史书上却很少记载// //

有一次 , 为了一件小事 , 黄道婆又受到了公婆的毒打 , 并被关在房子里不准吃饭 。 黄道婆忍无可忍 , 她终于下定了离开这个家庭的决心 。 于是 , 趁着晚上夜深人静、公婆和丈夫都已熟睡的机会 , 黄道婆悄悄溜出家门 , 踏上了离家之路 。 逃离家门之后 , 为了躲开丈夫有可能的追赶 , 黄道婆直奔黄浦江边 , 躲进一条停泊在江边的海船上 。 她只有一个念头:随船四海漂流 , 离家越远越好 。 天亮了 , 船主起锚开船 , 发现了黄道婆 。 黄道婆哭诉了自己的遭遇 , 船主十分同情 , 让她留在了船上 。 就这样 , 黄道婆随船来到了远离自己家乡的海南岛南部的崖州 , 也就是现在的海南省崖县 。 崖州是海南少数民族黎族的聚居地 。 黄道婆随船来到这里 , 十分幸运 。 在封建礼教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 , 一个从来未出过远门的年轻妇女 , 只身流落异乡 , 人地生疏 , 无依无靠 , 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 但淳朴热情的黎族同胞使她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温暖 。 黎族同胞十分同情黄道婆的遭遇 , 从生活上给了她很多照顾 , 使得黄道婆很快就在那里安顿了下来 。 海南岛是当时两广地区棉纺织业的中心 。


她是世界著名的女科学家,但关于她的事迹,史书上却很少记载

她是世界著名的女科学家 , 但关于她的事迹 , 史书上却很少记载// //

特别是崖州 , 棉纺织业相当发达 。 崖州的黎族妇女都以棉纺织为业 。 她们所掌握的纺织技术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 。 她们纺织的“黎幕”、“黎单”、“鞍搭”、“花被”、“缦布”等产品极其精致 , 全国闻名 。 黄道婆在当地安顿下来以后 , 开始向黎族妇女学习她们的纺织技术 。 黎族同胞也热情地帮助她 , 不仅在生活上给她以照顾 , 而且把她们自己掌握的先进的纺织技术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 。 黄道婆心灵手巧 , 非常虚心 , 加之从小受苦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好品质 , 因此在不长时间里就掌握了这些技术 , 并且还融合黎汉两族人民的纺织技术的长处 , 对之有所发展 。 时光流逝 , 黄道婆逐渐成了一名出色的纺织技术能手 。 解决各类纺织技术问题 , 她得心应手 。 她织出的物品 , 精美程度甚至超过了当地的黎族同胞 。 黄道婆在崖州生活了二三十年之久 , 和当地黎族同胞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 但是 , 随着岁月的流逝 , 她离家出走时那种义无反顾的情绪逐渐消失 , 她开始怀念起自己的家乡来了 。 随着年岁的增长 , 她的思乡之情愈来愈迫切 。 她渴望着让家乡父老分享自己学到的先进的纺织技术 。 到了元贞年间 , 她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思乡之情 , 辞别依依不舍的黎族同胞 , 带着黎族人民创制的先进的纺织工具 , 搭顺道海船回到了阔别三十多年的乌泥泾 。


她是世界著名的女科学家,但关于她的事迹,史书上却很少记载

她是世界著名的女科学家 , 但关于她的事迹 , 史书上却很少记载// //

有几句民间歌谣是这样唱的:黄婆婆 , 黄婆婆 , 教我纱 , 教我布 , 两只筒子两匹布 。 这是一首在原上海松江一带世代相传的歌谣 , 这首歌形象地表达了当地民众对黄道婆革新纺织技术、并积极传播新的纺织技术的感激之情 。 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 。 黄道婆回到乌泥泾后 , 看到自己的家乡依然像过去一样土地贫瘠 , 人民穷困 , 棉织业落后 , 棉纺织技术极其原始 , 还不如崖州 , 感到十分心痛 。 她决心利用自己在崖州学到的先进棉纺织技术 , 改革当地的棉纺织业 , 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实实在在做点儿事 。 黄道婆在革新棉纺织技术上的主要贡献 , 是她为了适应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发展的需要 ,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棉纺织技术的完整的新工艺 。 在这套新工艺中 , 黄道婆对“擀、弹、纺、织”等项内容的革新最为引人注目 。 所谓“擀” , 是用“擀”的方法除去棉花中的棉籽 , 这是整套棉纺织工序的第一步 。 在黄道婆之前 , 脱棉籽是棉纺织过程中的一道难关 。 因为棉籽生于棉桃内部 , 为数又多 , 很难将其脱去 。 当时人们大都是用手直接将棉桃中的棉籽剥去 , 也有用手推铁棍将其挤出的 。 这些方法效率都非常低 , 以至于原棉常常积压在去棉籽这道工序上 。 黄道婆以黎族的踏车为基础 , 创造出一种轧车 , 专门用来轧棉籽 。 这种轧车的主要结构为一对碾轴 , 是由一根直径较小的铁轴 , 配合一根直径较大的木轴组成的 。


她是世界著名的女科学家,但关于她的事迹,史书上却很少记载

她是世界著名的女科学家 , 但关于她的事迹 , 史书上却很少记载// //

两个轴上都装有曲柄转轴 , 操作时由两人转动碾轴 , 另一人将棉桃喂人两轴中间的空隙里 , 利用这两根直径不同、速度不等、回转方向相反的碾轴相互碾轧 , 将棉籽从棉桃里挤出来 。 这种轧车较之手剥棉籽不仅省力 , 而且能大大提高效率 。 它的出现 , 是当时皮棉生产中一件重大技术革新 。 “纺”是指纺纱 。 当时松江一带用的棉纺车都是旧式单锭手摇纺车 , 功效很低 , 要三四个人才能供上一架织布机的需要 。 而且这种车的原动轮较大 , 纺锭的转速较快 , 纺纱时棉纱往往因牵伸不及造成拈度过高而易于崩断 。 针对这种情况 , 黄道婆对传统纺车做了几处大胆的改动:首先是增加纱锭 , 由一枚变为三枚 , 并将手摇改为脚踏 , 从而使劳动强度有所降低 , 功效却大大提高;其次是改动原动轮的轮径 , 使之适当缩小 , 这就降低了纺锭转速 , 解决了棉纱断条问题 。 经黄道婆改进的这种三锭脚踏纺车 , 由于性能良好 , 很快就得到推广 , 被人们广泛采用 。 三锭脚踏纺车是纺织技术史上的一大发明 , 它比欧洲出现的类似纺车早了几个世纪 , 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纱机械 。 这种三锭脚踏纺车操作起来也不是太难 , 一般妇女经过一段时间训练都能掌握 。 而黄道婆发明的纺车却是三锭的 , 并且一般人都能掌握 。 由此更可以看出黄道婆这一发明的意义 。 了轧棉机 , 在此之前 , 一“织”则指织布 。 黄道婆把江南先进的丝麻制作技术运用到棉织业中 , 并吸收了黎族同胞棉织技术的优点 , 总结出一套“错纱配色 , 综线挈花”的工艺 。


她是世界著名的女科学家,但关于她的事迹,史书上却很少记载

她是世界著名的女科学家 , 但关于她的事迹 , 史书上却很少记载// //

黄道婆的努力 , 带动了自己家乡及其周围地区棉纺织业的发展 , 使得后来的乌泥泾及其所在的松江一带成为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 , 赢得了“松郡棉布 , 衣被天下”的声誉 。 黄道婆回到自己的故乡后 , 没过多少年就去世了 。 但就在这短短的几年时间内 , 她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 , 依靠自己的勤奋 , 革新了传统的棉纺织技术 , 使松江地区的棉纺织业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 , 这实在是一个奇迹 。 黄道婆对家乡人民的贡献是无私的 。 她以她博大的胸怀 , 把她所掌握的一切新技术 , 全部无偿地奉献给了家乡的人民 。 黄道婆刚去世不久 , 当地民众就公推一赵姓乡宦为首 , 为她建立了一所祠院 , 以表彰她的功绩 。 这一祠院不久毁于战火 , 于是 , 另一位张姓乡宦又挺身而出 , 重新建造了祠院 。 此外 , 在松江一带 , 供奉黄道婆的祠院 , 还有好几处 , 如现在上海市南区的先棉祠、豫园内的跋织亭等 。 可见当地人民对她的尊敬和怀念是如何深厚 。 1957年4月 , 上海市为纪念这位古代技术革新家 , 为她重新修整了墓园 , 并在墓前树起石碑 , 碑上记载了她的业绩 。 黄道婆墓园的修复 , 为人们缅怀这位伟大的纺织技术革新家 , 提供了一个理想去处 。 黄道婆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女性发明家 。 她的事迹 , 将永载史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