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初三杰之首张良是否担得起谋圣这个称号
他号称是三杰之首 , 韩信与萧何都得稍稍往后靠 , 高祖说他运筹帷幄 , 决胜千里 , 这倒是不假 , 在谋略这方面 , 诸葛孔明也要逊色于子房 。 他一路辅佐刘邦不仅干掉了秦 , 还赢得了楚汉之争 , 在刘邦死后还为朝廷做过贡献 。 张良这个人在历史上看起来并没有做过太多轰天动地的事情 , 就连刺杀秦王都以失败告终 , 加上刘邦身边的人才都是同时代中的佼佼者 , 张良混在其中若不是刘邦非常信他的能力 , 极力提拔他 , 他在这一行人中确实很难起眼 。
浅谈汉初三杰之首张良是否担得起谋圣这个称号// //
张良
张良这个名号时常会有人提起 , 但是至于他的本事和为人却不甚了解 , 比较耳熟的可能就是圯上受书这个故事 , 他在桥上为一位老者捡鞋 , 感动了老翁便留下一本《太公兵法》供张良研读 , 后成为声明韬略、文武兼备的谋士 。 这一故事广为流传 , 宣扬了张良谦逊温和的品质 , 对 , 谦逊温和的性子也是张良后期明哲保身的一部分 。
浅谈汉初三杰之首张良是否担得起谋圣这个称号// //
刘邦与汉初三杰
张良为刘邦献计 , 助其成就大业 , 但是在这之后他便百般要求辞职返乡 , 与那群追名逐利的人反道而行 , 不求名利 , 不求金钱 , 只求远离政治权力中心 , 到这时候 , 很多人便要问一句为什么?难道他真是上天派来助刘邦一臂之力的?其实张良的目的是为了国仇家恨 , 刘邦能灭秦 , 那么他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
他被尊为谋圣 , 不仅仅是因为他谋略出众 , 他的个人品质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报国仇家恨
张良出生于秦未统一前的韩国世家大族 , 他的先辈五代相位 , 而到了他这一代 , 便被吞并 , 于张良来说 , 心中是很不满的 , 他想要复兴韩国 。 于是张良筹了重金让人制造了重达一百二十斤的铁锤 , 在秦始皇途经的路上刺杀他 , 但是由于弄错了秦始皇的马车 , 得不偿失 , 还让自己成了逃犯 。 后与刘邦相识 , 便一直追随刘邦 。
浅谈汉初三杰之首张良是否担得起谋圣这个称号// //
张良 剧照
张良为什么不自己复国而选择追随刘邦呢 , 因为之前在项梁的帮助下有了一个韩国 , 而他也当了丞相 , 但是却没有什么作为 , 他便投向刘邦 , 希望其能够消灭秦国 。 他将韩国覆灭所产生的仇恨全部加在秦的身上 , 尽管那时韩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 他便希望推翻秦的统治来消解仇恨 。
透过事物看本质
张良是一个能够在短时间内看透事物本质的人 , 而花半秒钟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透事物本质的人 , 命运肯定是不一样的 。
历史上有一次郦食其和张良的较量 。 刘邦问郦食其如何灭项羽的威风 , 郦食其说用分封的办法 , 诸侯感谢您便会为您西征讨伐项羽 。 张良知道后 , 从商周的历史教训 , 从彭城的教训 , 从殷地的教训来说明这个方法的不可靠 , 另外还举例说明了这个方法的劣性 , 总的从七个方面反驳了郦食其提出的谋略 。
浅谈汉初三杰之首张良是否担得起谋圣这个称号// //
郦食其 剧照
郦食其是纵横家 , 而张良是兵家 , 两者从看问题的角度就不同 , 郦食其只注意到了事物的表面形式 , 采用完美的理论构筑做基础 , 而忽略了事情的本质 , 加之落后的观念并没有意识到分封的办法已经不符合当时的情况 , 对时局的把控远远不如张良 。 张良能汲取历史经验 , 思维不僵化 , 眼光又长远 , 对形势有着正确甚至超前的判断 , 并且采用的应对措施灵活多样 , 他的谋略 , 天下人无出其右 。
透过事物去看事物本质这项技能并不容易 , 有的人终其一生都看不到某些事物的本质 , 只在事情的表面上停留 , 很难去发掘深层次的信息 。 一个能够在短时间内看见事物本质的人显然能力超群 , 同时能够高瞻远瞩的人少之又少 , 张良能够第一时间识破事情的本质 , 又能提出长久之计 , 也应该算得上谋略家中的佼佼者 。
六大谋略
刘邦身边虽然有陈平有萧何 , 但是张良这一生依然提出了很不错的建议 , 总的来说产生了较大影响的谋略有六 , 这六大谋略或大或小都为刘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
第一个便是让刘邦消化秦国将领 , 然后过了函谷关 , 最先进咸阳 , 将秦国拿下 。 刘邦开始时是一个一个城池地攻略 , 但是这样的速度说实在的的确很慢 , 而张良采用围而不打 , 分化瓦解秦军的战略 , 大大节省时间和精力 。
第二个是有关鸿门宴 , 张良拉拢了项羽的叔父项伯 , 稳住了项羽的军心 , 让其放弃对他们的猛攻 , 在宴会上也极力保护刘邦 。
第三个是比较有名的火烧栈道 , 让项羽放下戒心 , 然后和韩信里应外合 , 暗度陈仓 , 进入三秦 。 这一计谋其实是打的心理战 , 狠狠把握住了项羽的心理 , 放松了警惕 , 让刘邦能继续和项羽一争天下 。
浅谈汉初三杰之首张良是否担得起谋圣这个称号// //
火烧栈道
第四个就是劝阻刘邦进入中原后不思进取的状态 , 让刘邦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目标与道路 。 在张良的劝谏下 , 赢得了民心 。
第五个是张良让刘邦分地给韩信等三大将 , 让他们为刘邦出力打江山 。 在此之前 , 他让三位将领与他一同围剿项羽 , 但是都不积极 , 于是张良出此计谋 , 让刘邦在军事上不输于项羽 。
第六个是立刘盈为太子 。 这是给吕后出的计谋 , 让刘邦打消了立刘如意的念头 。
这六个中 , 有大谋略如火烧栈道 , 让韩信暗度陈仓 , 消化秦军加快进军的脚步;也有比较小的如有关鸿门宴的 。 但是这些对于历史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 如果某个阶段缺失了哪一个计谋 , 可能历史便会改写 。
谦逊温和不居功自傲
张良性子温和 , 不争名利不夺金钱 , 只一心辅佐刘邦上位 。 他是不对钱财名利动心吗?这应该是因为他出生于贵族 , 所以对于官场名利那一套已经看透了 , 他不追求这些不是因为不喜欢 , 而是因为即使得到了也没有什么意义 , 还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 于是他推掉了万户侯的奖赏 , 他虽不贪慕这些 , 但是韩信的结局他是亲眼见证的 。
他也从不炫耀自己的功德 , 能有多低调就做多低调 , 他晚年极力要求辞职 , 也渐渐自觉地将自己从帝者师降到帝者宾 。
小结
张良无论从计谋的高超还是把控局势的能力 , 或者是谦逊的为人都能担得上谋圣这称号 。 谋略上能超过诸葛亮 , 远见能力比陈平强 , 不愿居功的谦逊态度在同时代中无人能及 。
- 浅谈后诸葛亮时代的蜀汉政权:挣扎还是静待结局?
- 浅谈有关诸葛亮生平的六大疑案
- 从经济和军事上,浅谈姜维和诸葛亮的差距
- 浅谈曹操最实在的一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 浅谈姜维的武力究竟有多高?
- 多角度浅谈诸葛亮治蜀的局限与失误
- 大意失荆州:浅谈关羽失荆州与樊城之役
- “祢衡能骂,曹操能忍”:浅谈三国狂才祢衡
- 浅谈曹操用人选才的问题:标志着政治社会道德思想上的大改革
- 浅谈“野心家”司马懿的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