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朝会制度的类型,及不同情况下的辍朝制度

宋朝的皇帝对待朝会的态度普遍很积极 , 努力践行宋太祖赵匡胤提出的“勤政节俭”的精神 。 但是 , 在一些情况下皇帝们却不得不停止临朝听政 , 即“辍朝” 。 如果说宋朝的朝会制度体现的是历代皇帝励精图治的决心 。 那么 , 辍朝制度则包含了统治者灵活的管理策略 。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看完全文您就知道了 。 宋朝的朝会制度知多少

“朝会”是指古时诸侯、臣子朝见天子 , 《周礼》中记载“春见曰朝 , 时见曰会” 。 自秦汉以后 , 朝会成为公卿在朝堂中议事的代名词 , 并逐渐形成了完善的朝会制度 , 宋代也不例外 。


宋朝朝会制度的类型,及不同情况下的辍朝制度

宋朝朝会制度的类型 , 及不同情况下的辍朝制度// //

宋朝君臣之间尊卑有别、体统严厉 , 所以大部分人主观上都认为朝会是一种“上对下”的会谈 。 虽然这样理解并没有错 , 但是要注意一点:朝会实则是一种体现“宾主之道”的社交 , 是宾礼的一种 。 根据《宋史》记载 , 宋朝的朝会制度主要由四种:大朝会、常朝仪、常起居和入阁仪 。 大朝会

大朝会是在每年元旦、五月初一、冬至时举行的朝会 。 宋朝建国之初 , 大朝会的行礼御殿并不固定:宋太祖曾在崇元殿、文明殿、朝元店、大明殿登出举行大朝会 , 真宗、仁宗皇帝分别在长春店、会庆殿等处举行朝会 。 一直到宋神宗时期 , 才确定大庆殿为举行大朝会的御殿:“元正、冬至大朝会 , 有司设御坐大庆殿” 。


宋朝朝会制度的类型,及不同情况下的辍朝制度

宋朝朝会制度的类型 , 及不同情况下的辍朝制度// //

大庆殿模型

大朝会的流程包括:朝贺、鼓乐、纳贡、宴饮和拜寿 。 每逢举办大朝会时 , 文武百官、皇室宗亲、外国使者等都要参加 , 每举行一个仪式都会有乐工、协律郎等礼乐人员奏乐 , 非常庄重规范 。 常朝仪

常朝仪是两省(中书省、门下省)、台官(御史台)和文武百官每日在前殿举行的例行朝会 。 前殿 , 即正衙 , 宋朝举行常朝仪的前殿是文德殿 。 初时 , 除奉旨无需上朝以及连夜值班的官员不需要参加常朝仪外 , 官员们不得缺席 , 如果是在没办法上朝 , 也要用牒报知会御史台 。


宋朝朝会制度的类型,及不同情况下的辍朝制度

宋朝朝会制度的类型 , 及不同情况下的辍朝制度// //

初时 , 朝廷规定常朝仪需要有一名宰相“压班” , 但是由于宰相和一些京官因为事务缠身 , 很难做到每天去文德殿和皇帝“签到” , 参加常朝的大多是御史台官、补官等 , 所以常朝往往流于形式 。 到了宋英宗时期 , 文德殿常朝就被费除了 。 常起居

常起居是宋朝宰相、枢密使、武班以及有要紧事务奏报的职事官参加的朝会活动 。 常起居要求皇帝每天都要到垂拱殿视朝 , 官员们先行礼问圣体安康 , 然后奏事 。 后来 , 由于常起居实在太过频繁 , 一些官员建议延长间隔天数 , 到了宋宁宗时 , 常起居已名存实亡 , 常常数月才见皇帝一面 。


宋朝朝会制度的类型,及不同情况下的辍朝制度

宋朝朝会制度的类型 , 及不同情况下的辍朝制度// //

入阁仪

入阁仪在宋朝是一种仪式性的典礼 , 在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举行 。 满朝文武百官立于文德殿候朝 , 听唤入见 。 宋朝入阁仪式相对简单:官员分班列于殿廷 , 皇帝乘辇至长春殿 , 由枢密使引导进入文德殿 , 皇帝入座后 , 百官依品阶朝拜 , 朝拜后皇帝赐百官在外廊下吃饭 , 饭毕仪式结束 。 等到南宋时 , 由于宫殿狭窄 , 入阁仪的规模就更小了 。 辍朝制度知多少

宋朝的朝会活动很频繁 , 如果遇到突发事故时该怎么办呢?这就要提到宋朝的“辍朝制度”了 。


宋朝朝会制度的类型,及不同情况下的辍朝制度

宋朝朝会制度的类型 , 及不同情况下的辍朝制度// //

辍朝 , 又称“废朝、罢朝” , 即停止临朝听政 。 辍朝制度自东汉孝灵帝时即已有之:“帝素服 , 辍朝三日” 。 但是 , 历朝历代的辍朝大多未形成严格的制度模式 , 对于宋朝来说也不例外 。 那么 , 宋朝在哪些情况下会辍朝呢?宋朝皇帝对逝者的礼仪:丧礼辍朝制度

丧礼辍朝是古代帝王们遭遇宗室亲友、朝廷大臣去世时 , 休朝致哀的制度 , 是丧礼的重要内容之一 。 全览《宋史》 , 因丧礼辍朝的情况有:皇室宗亲丧、大臣丧、别国帝后及大臣等重要人物去世时的辍朝 。

宋朝 , 因丧礼导而致的辍朝超过百余次 , 《宋代官制辞典》中总结:“凡大臣等薨 , 皇帝依礼停止视朝三日或五日” , 但实际情况下 , 辍朝的天数通常有一到五日不等 , 如果再加上丧礼过程中的辍朝则日期更是多则数月 。


宋朝朝会制度的类型,及不同情况下的辍朝制度

宋朝朝会制度的类型 , 及不同情况下的辍朝制度// //

河南巩义宋陵1.皇帝一家子

宋朝大行皇帝的辍朝日期归纳如下:奏告一日;奏告天地、社稷、太庙、诸先祖之庙一日;读谥号册宝两日;出葬八日;小祥(丧后一周年的祭礼)七日;大祥(丧后两周年祭礼)九日 , 释祥服三日、除丧服祭礼一日 。

宋朝皇后先于皇帝去世时 , 礼制规定皇帝需服丧七日 , 辍朝七日 , 在释丧服至进太庙期间的朔望(初一、十五)都要辍朝 , 随后的小祥和大祥时也要辍朝一日 。


宋朝朝会制度的类型,及不同情况下的辍朝制度

宋朝朝会制度的类型 , 及不同情况下的辍朝制度// //

宋陵

因为古代后妃嫡庶有别 , 所以皇太后丧时的辍朝也因是否为皇帝嫡母而日期不一 。 一般来说 , 嫡母皇太后丧时辍朝天数约为一个月 , 庶母皇太后大约在半月左右 。 2.大臣

宋朝大臣丧时的辍朝制度在《宋史·礼》中有明确记载:“《礼院例册》:文武官一品、二品丧 , 辍视朝二日 , 于便殿举哀挂服 。 文武官三品丧 , 辍视朝一日 , 不举哀挂服 。 ”

可以看出 , 宋朝只有三品及以上的大臣丧会辍朝:一品、二品大臣丧不仅会辍朝两日 , 还会在便殿为其哀悼戴孝;三品的文武大臣丧则只辍朝一日 。


宋朝朝会制度的类型,及不同情况下的辍朝制度

宋朝朝会制度的类型 , 及不同情况下的辍朝制度// //

欧阳修陵园3.别国人员

宋朝西北和北部边境紧邻辽国和西夏 , 两国边境上摩擦不断 , 但是仍有一定的外交关系 , 所以遭遇别国重要成员丧礼时 , 宋朝也会辍朝以示悼念 。

景德元年 , 宋、辽两国签订“澶渊之盟”后 , 外交关系更加密切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当辽国的皇帝、太后等重大人物去世时 , 宋朝皇帝不仅要辍朝七日 , 还会派遣使节前去吊唁 , 在宫中服丧服朝北举哭 , 同时禁止京师的宴饮娱乐活动:“北朝皇太后凶讣 , 遣使来告哀 。 诏遣官迓之 , 废朝七日 , 择日备礼举哀成服 , 礼官详定仪注以闻”

西夏国元昊与宋朝议和后 , 一直做为北宋的属国存在 。 所以 , 西夏国重要成员去世后 , 宋朝大多按照对臣子的辍朝制度实行 , 辍朝两天 。 但是在西夏国主秉常皇帝去世时 , 辍朝日期改为三天 , 后来宋朝对西夏的辍朝制度便规定为三日了 。


宋朝朝会制度的类型,及不同情况下的辍朝制度

宋朝朝会制度的类型 , 及不同情况下的辍朝制度// //

西夏祖宗忌日不能忘:国忌辍朝

国忌 , 古代礼仪名词 , 凡是皇帝、皇后的死亡之日都称为国忌日 , 也叫废务日 。 唐朝规定国忌日时 , 举国停止一切正常活动:“凡国忌日 , 内教、泰昌一律停止习乐 , 两京文武官员五品以上、清官七品以上 , 行香于寺观 。 如有违抗 , 依律追究”

唐朝定制后 , 宋朝沿用其规定 , 在祖宗祭奠的大忌、小忌的当天均不上朝 。 宋朝的大忌是指皇帝及皇后的忌日 。 大忌时 , 除了当天不上朝外 , 大忌前后两日也不上朝:“诏 , 自今日前后各两日不行刑、不视事 , 仍禁乐” , 也就是说 , 凡大忌至少要有五日不能上朝 。 地震、洪水、雨雪天气等不可抗力导致的辍朝:

最后一种情况的辍朝 , 我把它们统一归类为“不可抗力导致的辍朝” , 主要有自然灾害和异常天象两种情况 。 1.自然灾害

宋代受地理位置的影响 , 水灾、旱灾、地震、蝗灾等自然灾害的频率很高 , 几乎无年无灾 , 也无年不饥荒 。 根据相关统计 , 仅北宋时期 , 大小各种自然灾害累计高达八百余次 。


宋朝朝会制度的类型,及不同情况下的辍朝制度

宋朝朝会制度的类型 , 及不同情况下的辍朝制度// //

但是 , 宋朝因为自然灾害而辍朝的情况比较少见 , 通常只有灾害波及到京城时才会辍朝 , 比如在宋仁宗天圣四年 , 京城大雨 , 水漫京城 , 因受灾而亡的百姓多达数百人 , 所以仁宗皇帝采取辍朝、避殿、减膳食的方式祈祷 。 2.异常天象

宋朝因异常天象而辍朝主要发生在日食之日 , 因为古代的占象家认为:“大抵君昏臣逆 , 政乱国衰 , 凶祸将作 , 则有日食” , 即把日食看做是上天对君主无德的警示 。 日食时辍朝 , 是对这种警示的最高规格的回应 。 比如 , 宋哲宗元祐六年五月初一时出现日食 , 高太后便下旨“五月日食 , 可降诏罢朝会” , 将当天的朝会停掉了 。


宋朝朝会制度的类型,及不同情况下的辍朝制度

宋朝朝会制度的类型 , 及不同情况下的辍朝制度// //

除了辍朝、停宴饮 , 宋朝皇帝在应对自然灾害和异常天象时 , 还会通过变更年号和删减尊号的方式来表达革新政局、自我悔过的决心 , 以期感召上天 , 祛除祸患 。 比如 , 宋仁宗明道二年 , 蝗灾爆发 , 仁宗皇帝就主动删去尊号中的“睿圣文武” , 来表达罪己责躬之意 。

总体来说 , 宋朝的朝会制度是比较繁冗的 , 这变相地要求官员勤于政务 。 与此同时 , 宋朝每年的辍朝次数也很频繁 , 制度上的规定也比较灵活多变 。 此外 , 辍朝虽然会对皇帝处理政务产生影响 , 但相对于辍朝礼制带来的维护礼制秩序、安抚教化人心的作用 , 这些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

【参考文献】

《宋史》

《宋会要辑稿》

《北宋时期的灾后救助》

《北宋辍朝制度研究》

《宋朝回应灾异的举措与礼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