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和晁盖们联手,造成了宋朝“吏强官弱”的政治现象

“官吏” , 如今这两个字常常一起说 , 但其实这两者最初的意思并不相同 , 甚至可以说相差甚远 。

“官” , 一般指的是读书人通过逐级的科举考试获得资格后 , 然后才能够正式进入国家的官员体系 , 乃是国家承认的官方管理者 , 替统治者牧民一方 , 当然了 , 也有相当数量的官员是通过推荐或者家族世袭和补荫等方式进入 。

而“吏” , 往往指的都是那些没有正式编制 , 或者是虽然勉强进入了官员体系 , 但却居于末尾底端的不入流“小官” , 他们一般都是来自当地的基层地方 , 是官员们的助手 。


宋江和晁盖们联手,造成了宋朝“吏强官弱”的政治现象

宋江和晁盖们联手 , 造成了宋朝“吏强官弱”的政治现象// //

从这个角度来说 , 似乎官的地位远比吏要高的多 , 一个是正式编制的“公务员” , 一个只是“临时工”;一个是主人 , 一个是助手 , 根本没有可比性 。

但其实并非如此 , 所谓的“官无封建 , 而吏有封建” , 尤其是宋朝 , 更是“吏强官弱” , 官员们都是有任期的 , 任满了就换个地方继续干——所谓的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员 , 相反胥吏们倒大多都是本地人 , 有些甚至世世代代做这一行 , 已经成为了地方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 。

我们就通过《水浒》中的梁山第二代和第三代首领晁盖和宋江 , 来简单的解析一下这个问题 , 说来也巧 , 这两人正好一个是“胥” , 一个是“吏” , 正是胥吏的各自代言人 。 晁盖——胥的代表

所谓的“胥” , 其实指的就是地方上百姓们的代言人 , 他们比吏的级别更低 , 完全和官僚体系搭不上关系 , 但是却经常代表地方群众和当地的各种“吏”们打交道 , 因此身份也很特殊 , 绝非平头百姓可比 。


宋江和晁盖们联手,造成了宋朝“吏强官弱”的政治现象

宋江和晁盖们联手 , 造成了宋朝“吏强官弱”的政治现象// //

比如托塔天王晁盖 , 当时他暗中的身份是江湖的一个大佬 , 经常和一些江湖朋友做一些“没本钱”的生意 , 但是明里的掩护身份却是郓城县下东溪村的保正 。

这保正类似于村长 , 虽然并不是朝廷委派 , 但实际上晁盖却对东溪村的民众有着很大的控制力和话语权 , 原文中也说过——“晁盖独霸在那村坊 , 江湖都闻他名字” 。

晁盖这样的人看似不显山不露水 , 其实却是地方上(郓城县)隐藏的一股泥石流 , 祸害非常大 , 我们可以从原文的以下几处看出 。 收留社会闲杂人等 , 勾结当地“小吏”

原文中曾经提起晁盖 , “平生仗义疏财 , 专爱结识天下好汉 , 但有人来投奔他的 , 不论好歹 , 便留在庄上住;若要去时 , 又将银两赍助他起身” 。

这里“不论好歹”四个字用的非常精妙 , 可见晁盖并不只是和好人打交道 , 而是什么闲散人员——甚至是杀人放火的强盗凶手都统统收留 , 还在经济上给予赞助 , 等于变相的助长了社会上的不良黑暗势力的增长 。

此外 , 他还和当地的各方面各级别的小吏们都有交道 , 相互勾结 , 瞒上压下 , 在当地混的风生水起 , 有滋有味 。


宋江和晁盖们联手,造成了宋朝“吏强官弱”的政治现象

宋江和晁盖们联手 , 造成了宋朝“吏强官弱”的政治现象// //

比如县里的步兵都头雷横——这都头差不多是连排级干部 , 相当于现在的乡镇派出所所长 , 有一次奉了县令的命令来查夜 , 正好捉到了在庙里睡觉的“嫌疑犯”赤发鬼刘唐 。

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 , 这刘唐根本就不是什么“嫌疑犯” , 而是货真价实的犯人 , 他这次来找晁盖 , 本来就是来筹划抢劫梁中书的“生辰纲”这件事情的 。

然后雷横捉住了刘唐 , 可以回去向县令大人交差之后 , 就得意洋洋的对手下说道:“我们且押这厮去晁保正庄上讨些点心吃了 , 却解去县里取问 。 ”

从这里咱们完全能够看出 , 这身为“小吏”的雷横和“胥”的晁盖 , 绝对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 , 来打秋风都是熟门熟路 , 理所当然 , 可见平时晁盖没少巴结过雷横他们 。 不顾国法 , 私放要犯

两人见面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再来边看边剖析 。


宋江和晁盖们联手,造成了宋朝“吏强官弱”的政治现象

宋江和晁盖们联手 , 造成了宋朝“吏强官弱”的政治现象// //

雷横和晁盖见面 , 客套了一番之后 , 晁盖马上就让手下安排酒肉宴席来招待雷横等人——要知道雷横可是带了将近一百土兵 , 招待这么多人好酒好肉好汤水的吃喝一顿 , 花费可绝对不是个小数目 , 这笔钱又从哪里出呢?

毫无疑问 , 显然是整个东溪村的全部百姓们一起摊派 , 千万不要想着“晁保正”一个人扛 , 这根本不符合那个年代的规则 , 否则应付上差都是自己掏腰包 , 有谁还愿意做这个差事?

而雷横吃人家的拿人家的自然也不能啥都不付出 , 他就把捉到刘唐这个嫌疑犯的这种“机密大事”毫不在意的通知了晁盖 , 并让他做好应对准备 , 以防县令问起来不好回答 。

这里胥吏勾结 , 欺瞒上官的事实 , 已经实锤无疑了 , 纵然郓城县县令时文彬是个清官 , 又如何能够发现下面的这么多猫腻?


宋江和晁盖们联手,造成了宋朝“吏强官弱”的政治现象

宋江和晁盖们联手 , 造成了宋朝“吏强官弱”的政治现象// //

然后晁盖和刘唐通过气之后 , 直接用“十两银子”的好看钱贿赂了雷横 , 假装两人是亲戚的借口 , 拜托他私下放了刘唐 , 雷横也一口答应了 。

其实雷横真的不知道这里面可能有问题吗?非也 。


宋江和晁盖们联手,造成了宋朝“吏强官弱”的政治现象

宋江和晁盖们联手 , 造成了宋朝“吏强官弱”的政治现象// //

就算之前不清楚 , 后面身为底层草根的刘唐不懂得“胥吏勾结”这种潜规则 , 竟然傻乎乎的又跑来追雷横讨要这笔“贿赂”的时候 , 雷横难道还不产生怀疑吗?

若是连这点警惕性都没有 , 那雷横这个“派出所副所长”就别干了 , 实在是太缺乏职业素养了 。

其实雷横心中恐怕早已经明白这刘唐不是啥好货 , 但是一来碍于晁盖的颜面 , 二来又收了人家近一万块的贿赂 , 拿人手短 , 这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反正受损失的是国家 , 被破坏的是国法 , 与他个人又有何关系?

看到这里我们已经明白 , 宋朝的法度就算制定的再严谨 , 再细致又有什么用?下面有雷横这样的执法者和晁盖这样的包庇者 , 法度早已经被破坏殆尽 。 及时雨宋江——吏的代表

上面其实我们已经谈过了一个吏的代表了 , 就是步兵都头插翅虎雷横 , 我们再来看看这位宋公明 。


宋江和晁盖们联手,造成了宋朝“吏强官弱”的政治现象

宋江和晁盖们联手 , 造成了宋朝“吏强官弱”的政治现象// //

这宋江是郓城县的押司——差不多相当于当地法院的副院长 , 同时还兼任一些文书管理的工作 , 他刀笔精通 , 吏道纯熟 , 而且和晁盖一样 , 也是交友甚广 , 三教九流的朋友遍天下 。

他交往的人里面有良民 , 但也绝对少不了江湖闲杂人士甚至是罪犯 , 这点我们在晁盖那里已经说过了 , 这里不再赘述 。

宋江的出场背景我们都知道 , 其实是因为晁盖他们盗取生辰纲的案件被侦破了 , 上级派观察何涛来郓城县通知捉拿罪犯的 , 而知县当时正好不在 , 就来找当值的押司宋江了 。

这里从侧面就能反映出这些‘吏’的权力有多大 , 许多场合甚至可以代替当地的主官来做决定 , 再加上他们本身大多是当地人 , 和本地许多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这个隐患有多大是可想而知 。

果然 , 从何涛嘴里得知此次是来捉拿晁盖之后 , 宋江大吃一惊 , 急忙一面稳住何涛 , 一面飞马来给晁盖他们报信 , 让他们快跑 。


宋江和晁盖们联手,造成了宋朝“吏强官弱”的政治现象

宋江和晁盖们联手 , 造成了宋朝“吏强官弱”的政治现象// //

从读一部文学作品的角度来看 , 这里宋江为朋友铤而走险 , 两肋插刀 , 端的是义气深重 , 让人叹服不已 , 但若是从社会的安定和司法的公正的角度来解读呢?那就是另一个维度了 。

宋江本身就是当地“公检法”系统中的要员 , 此时又是代替县令大人应对上差 , 面对本地出现的罪大恶极的要犯 , 他不仅不履行职责 , 反而还暗地通风报信 , 帮助罪犯逃脱 , 绝对的知法犯法 , 明知故犯!

后面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 , 先有押司宋江的通风报信 , 后有步兵都头朱仝和雷横的有意放纵 , 在这郓城县一文一武的所有小吏的联手配合下 , 晁盖他们一伙儿顺利的逃离了郓城县 , 最后辗转上了梁山 , 插旗造反 , 成为了更高级别的罪犯 , 对国家为祸更甚 。 结论 , 宋朝末年 , 吏强官弱

以上只是晁盖和宋江系列故事中的一小部分 , 郓城县也只是全国几千个县中的一个而已 , 但是管中窥豹 , 已经足以说明问题 。


宋江和晁盖们联手,造成了宋朝“吏强官弱”的政治现象

宋江和晁盖们联手 , 造成了宋朝“吏强官弱”的政治现象// //

全国其余地方的成千上万的胥吏们 , 也和晁盖宋江以及雷横朱仝他们等人一样 , 他们一起联手在“官”和“民”之间构建了一张大网 , 使得上下根本无法顺利沟通 , 而全部要靠他们来传达 , 这里面他们想要搞点小手段 , 玩点小花招之类的 , 那简直太容易不过了 。

这就是宋朝所谓的“吏强官弱” , 或者更准确的说 , 是“胥吏强地方官弱” 。

最后再说一句 , 我们这只是客观的在评论宋朝的制度和事实 , 并不是在否定这部文学作品的价值和里面角色的价值 , 其实我觉得能够真实且细致的反映时代的背景 , 反而正说明了这部作品的卓越之处 , 说明作者是在深刻观察了社会现实之后才提笔记录 , 而非凭空臆想 , 闭门造车 。

当然了 , 宋江和晁盖等所作所为是否合理 , 必须也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解释 , 当时正是北宋最昏庸无能的皇帝宋徽宗赵佶坐镇天下 , 下面又有蔡京童贯等权臣祸害国家和百姓 , 许多百姓们确实也是被逼无奈 , 才不得不起义 , 但这个和本文的主题关系不大 , 我就不再赘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