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驾崩前设置的“铁三角”为什么没有维持多久

咸丰十一年(1861年)冬 , 刚刚从热河避暑山庄回到北京的两宫皇太后 , 与在北京等候多时的恭亲王奕訢 ,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 联合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 , 将咸丰皇帝任命的八大“赞襄政务大臣”赶下了台 , 并斩决了为首的肃顺 , 赐死了载垣、端华 。 因这场政变发生在北京 , 所以史称“北京政变” , 又因发生在农历辛酉年 , 也叫“辛酉政变” 。 政变后 , 小皇帝载淳的年号由“祺祥”改为“同治” , 所以人们还称这次政变为“祺祥政变” 。 政变最直接的“成果” , 就是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 , 尤其是其中的慈禧太后 , 开始由一个普通的后宫女人 , 变成了掌握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最高统治者 , 前后达47年之久 。 这无论是对清代历史 , 还是对中国历史 , 都是一次影响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 。


咸丰驾崩前设置的“铁三角”为什么没有维持多久

咸丰驾崩前设置的“铁三角”为什么没有维持多久// //

承德避暑山庄

咸丰十年(1860年) , 英法联军逼近北京 , 京城震动 。 八月初七日 , 清军与英法联军在通州八里桥展开了激战 。 战斗异常惨烈 , 清军精锐在八里桥几乎全军覆没 , 北京门户洞开 。 第二天 , 咸丰以北狩为名 , 携带皇后、懿贵妃等人 , 出圆明园后门 , 逃往避暑山庄 。 不久 , 英法联军占据圆明园 , 并一把火烧掉了这座“万园之园” 。 九月十一、十二日 , 奉命“留守”北京的恭亲王奕訢与英法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 , 之后英法联军退出北京 。


咸丰驾崩前设置的“铁三角”为什么没有维持多久

咸丰驾崩前设置的“铁三角”为什么没有维持多久// //

火烧后的圆明园

英法联军退出北京后 , 奕訢多次恳请咸丰立即起驾回京 , 但咸丰以“夷务未定”为由 , 拒绝回京 , 准备过了这个冬天再说 。 可转年春天 , 身体本来就不好的咸丰却病倒了 。 拖到夏天 , 病越来越重 , 终于于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宾天”了 。

在病逝前 , 咸丰对自己的身后事做了一番自以为稳妥的安排:一 , 立唯一的皇子载淳为皇太子;二 , 命御前大臣载垣、端华、景寿 , 大学士肃顺和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为“赞襄政务大臣” , 辅佐皇太子;三 , 授予皇后钮祜禄氏“御赏”印章 , 授予载淳“同道堂”印章(由载淳生母懿贵妃掌管) , 规定“赞襄政务大臣”拟定的谕旨必须加盖“御赏”和“同道堂”两枚印章才可生效 。


咸丰驾崩前设置的“铁三角”为什么没有维持多久

咸丰驾崩前设置的“铁三角”为什么没有维持多久// //

咸丰托孤蜡像

咸丰的这一套安排 , 可以概括为八个字 , “垂帘辅政 , 益兼有之” , 可谓用心良苦 。 先说八大臣的核心人物——肃顺 , 是咸丰最信任的大臣 , 确实也很有工作能力 , 不过咸丰也知道肃顺为人跋扈 , 如果给他太大的权利 , 怕他将来会欺负“孤儿寡妇” 。 用两宫皇太后牵制“八大臣” , 可以避免他们专权 。 两宫皇太后 , 能干的是慈禧太后 , 也就是载淳的生母懿贵妃 。 要避免肃顺专权 , 利用精明的懿贵妃是非常有必要的 。 但是懿贵妃和肃顺一样喜欢揽权 , 单独让二者面对面 , 有可能会出现正面冲突 。 而两宫皇太后中的慈安太后 , 也就是咸丰的正皇后钮祜禄氏 , 人比较老实 , 也没有治国才能 , 但是她是正室 , 肃顺对她很尊重 , 一旦肃顺和懿贵妃发生争执 , 皇后就可以在中间起到缓冲作用 。 何况 , 要抑制懿贵妃专权 , 皇后这位“正宫娘娘”也是很重要的 。 总之 , “垂帘辅政 , 兼而有之”的这种类似于三角形的权力体制 , 从制衡的角度来说还是有其优势的 。


咸丰驾崩前设置的“铁三角”为什么没有维持多久

咸丰驾崩前设置的“铁三角”为什么没有维持多久// //

御赏 同道堂

可惜的是 , 咸丰在安排这一切的时候 , 只因一点私心 , 将另外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 , 从而使这一安排成了政变的导火索 。

其实 , 两宫皇太后虽在一些小事上有分歧 , 但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体的 , 而真正的权力三角形 , 还有一个举足轻重的角 , 就是被咸丰排除在外的那个人 , 他的六弟 , “留守”北京主持国事的恭亲王奕訢 。


咸丰驾崩前设置的“铁三角”为什么没有维持多久

咸丰驾崩前设置的“铁三角”为什么没有维持多久// //

奕

咸丰和奕訢这对兄弟的恩怨 , 早在他们争夺帝位时就存在了 。 咸丰年幼丧母 , 由奕訢的母亲、道光的静贵妃教养成人 , 这对小兄弟从小可说是形影不离 , 感情很好 。 但是 , 一碰到皇位继承这个敏感问题 , 兄弟情义就被放在一边了 。 经过几轮明里暗里的角逐 , 咸丰最后成了赢家 , 当上了皇帝 。

咸丰刚继位时 , 遵照道光的遗命 , 封奕訢为亲王 , 也委派给他一些重要职务 , 表面看来是兄友弟恭、相安无事 。 但当奕訢的母亲、也是咸丰的养母静贵太妃(即原来的静贵妃)病危时 , 二人的矛盾却激化了 。 奕訢一再请求咸丰满足母亲最后的心愿 , 封母亲为太后 , 咸丰却说什么也不肯 。 最终 , 因为咸丰模棱两可地答应了一声 , 奕訢就匆匆忙忙地“传旨”加封静贵太妃为孝静皇太后 , 咸丰异常恼怒 。 为了发泄怒气 , 咸丰在上孝静皇太后的尊号时不加道光帝的庙号——按照一般规矩 , 皇后的尊号中一定要有她皇帝丈夫的庙号 , 比如咸丰生母孝全成皇后 , “成”就是道光的庙号 。 按理说 , 孝静皇太后的尊号应该是“孝静成皇后” , 但是咸丰死活不给加这个“成”字!而奕訢 , 也因此而失去了一切“干事”的机会 , 赋闲在家多年 。

虽然后来 , 咸丰在关键时刻把奕訢留在北京与英法联军谈判 , 体现出了他对这个弟弟的信任 。 但到临终托孤的关键时刻 , 咸丰却将这个和自己最亲近、并且立下大功的弟弟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这足以证明在咸丰的心里 , 在“八大臣”、两宫皇太后和奕訢这三股势力中 , 奕訢是“最危险的” , 是最需要防范的 。 对此 , 奕訢当然非常愤怒:我是与皇帝血缘关系最近的亲王之一 , 竟然不如外姓媳妇、远支宗亲和几个军机大臣 , 岂可忍下这口气!

更何况 , 当时的奕訢年满三十岁 , 处事渐趋稳健 , 实力也日趋雄厚 , 与早年只会逞一时意气的“愣头青”已经大为不同 。 咸丰在仓皇逃亡前重新起用奕訢 , “留守”北京主持与英法议和 , 这对于奕訢来说 , 既是挑战 , 也是机会 。 由于奕訢处理得当 , 不仅达到了议和的目的 , 使英法联军退出了北京 , 而且在处理外交事务的过程中 , 很快就捞足了政治资本 , 在自己的周围形成了一股政治势力 。 我们权且称之为“北京派” , 与“八大臣”为主的“热河派”遥相对峙 。 咸丰遗命 , 不但把奕訢、也把整个“北京派”都排斥在了权力中心以外 。 颇具实力的他们 , 岂能善罢甘休!政变的发动 , 可谓是一种必然 。 那么 , “辛酉政变”到底是怎么发生的?真如电影《垂帘听政》中所说那样吗?


咸丰驾崩前设置的“铁三角”为什么没有维持多久

咸丰驾崩前设置的“铁三角”为什么没有维持多久// //

年轻时的慈禧

在普通人印象里 , 慈禧太后是祺祥政变的发动者 。 不过 , 学界比较认可的是另一种说法:“垂帘这一幕大戏 , 恭王(奕訢)是一个编剧、导演而兼主角的大人物 , 而那拉氏(慈禧太后)亦可说是主角之一 , 其余如钮祜禄氏、醇(郡)王 , 都不过是配角而已 。 ”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 , 先来看看祺祥政变的时间表: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 , 咸丰皇帝病逝 。

八月一日 , 奕訢到热河拜谒咸丰皇帝的梓宫 , 并谒见了两宫太后 , “独对”了一个多时辰 。

八月六日 , 御史董元醇上请太后权理朝政、简亲王一、二人辅弼的奏折 。

八月七日 , 准兵部侍郎胜保到避暑山庄拜谒梓宫 。

八月十一日 , 就御史董元醇奏折所请 , 两宫皇太后召见八大臣 , 并出现激烈辩论 , 直至把小皇帝载淳吓哭尿了裤子 。


咸丰驾崩前设置的“铁三角”为什么没有维持多久

咸丰驾崩前设置的“铁三角”为什么没有维持多久// //

电影《垂帘听政》:肃顺

九月四日 , 郑亲王端华署理行在步军统领 , 醇郡王奕譞任步军统领 。

九月二十三日 , 大行皇帝梓宫由避暑山庄启驾 。 两宫太后和同治皇帝只陪了灵驾一天 , 就以皇帝年龄小、两太后为年轻妇道人家为借口 , 命肃顺单独护送灵驾 , 却带着其他七位大臣从小道先行赶往北京 。

九月二十九日 , 同治皇帝奉两宫太后回到北京皇宫 , 比灵驾提前四天到京 。 两宫皇太后抵京后 , 立即在大内召见恭亲王奕訢 , 军机大臣文祥等 。

九月三十日 , 发动政变 。 宣布解除了肃顺等人的职务 , 当场逮捕了载垣、端华 , 并派醇郡王奕譞在京郊密云逮捕了护送梓宫回京的肃顺 。

十月六日 , 诏赐载垣、端华在宗人府空室自尽 , 肃顺处斩 , 褫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职 , 穆荫发往军台效力 。

十月九日 , 载淳在太和殿即皇帝位 , 改年号“祺祥”为“同治” 。

十一月一日 , 同治皇帝奉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御养心殿垂帘听政 。

政变前后的3个月时间里发生了很多事 , 不过稍加梳理 , 线索还是明确的 。

第一 , “八大臣”与两宫太后、奕訢都存在矛盾 , 并促进了后二者的联合 。

咸丰去世后将近半个月 , 他最亲近的弟弟奕訢 , 才获准到热河拜谒咸丰梓宫 。 这是因为 , “八大臣”想把他排斥在权力中心以外 , 因此一直阻挠他来热河 。 阻挠不成 , 又试图阻挠奕訢与两位皇太后见面 。 据说“八大臣”之一的杜翰在大庭广众之下以“叔嫂当避嫌 , 且先帝宾天 , 皇太后居丧 , 尤不宜召见亲王”来搪塞 , 肃顺鼓掌称妙 。 机灵的奕訢转身问端华说:“要么您陪我一起进去见皇太后?”端华一时被搞得很尴尬 , 只好说:“老六 , 汝与两宫叔嫂耳 , 何必我辈陪哉!”这样 , 奕訢才得以同两位寡嫂见面 , “独对一时许” 。

奕訢离开热河不久 , 御史董元醇就奏请太后“权理朝政”、并“简亲王一、二人辅弼” 。 有人认为这是慈禧太后指使董元醇干的 。 实际上 , 时任山东道监察御史的董元醇只是一个小官 , 身在深宫的慈禧太后根本就没可能认识他 , 断难对他有什么指使 。 最有可能指使董元醇的是奕訢的同党、大学士周祖培(周祖培是董元醇会试时的阅卷老师 , 按当时官场的规矩 , 董元醇是周祖培的门生) 。 周祖培在咸丰九年的“钞票舞弊案”中受过肃顺等人的打击 , 与肃顺水火不相容 。 值得注意的是 , 董元醇的奏疏中还有“简亲王一、二人辅弼”这样的话 , 使人强烈感到 , 这些奏疏的背后 , 晃动着恭亲王奕訢的影子 。 最有合理的解释是 , “董元醇上书” , 实际上是“北京派”对“热河派”的一种试探 , 结果发现 , “热河派”在这件事上是绝没有商量余地的 。

此时的“八大臣” , 看似很强势 , 却不想他们的强势 , 反而推进了“北京派”与两宫太后的联合 。 此外 , 虽然董元醇的奏章被驳斥了 , 但事情闹得不小 , “垂帘”之说也从此为人所知 , 也算是一种舆论准备吧 。

第二 , 军事准备 。

政变是必须要有军事实力的 , 尽管这些军事实力未必直接派上用场 , 但至少有威慑作用 , “祺祥政变”也不例外 , 在这点上 , 首先要注意八月七日 , 胜保来拜谒大行皇帝梓宫一事 。

熟悉中国近代史的人对胜保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 他在与太平天国军队打仗时是个“常败将军” , 被人戏称为“败保” 。 咸丰十年抵抗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 , 他率所部配合僧格林沁的主力部队 , 倒是打得很勇敢 。 胜保本人的面颊与左腿被弹片击伤 , 血流战袍 , 翻身落马 , 昏迷不省 。 养好伤后 , 朝廷令他收拢散布在京畿一带的残兵败将 , 共得一万余人 , 整军督练 , 以备调用 。 胜保虽然是常败将军 , 但毕竟是手里拥有枪杆子的军人 , 而且离京师很近 , 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 奕訢极力拉拢胜保 。 咸丰“宾天”后不久 , 胜保不顾热河方面“各路统兵大臣等毋庸奏请叩谒梓宫”的禁令 , 径自前往热河“叩谒梓宫” , 路过北京时与刚从热河回京的奕訢见了一面 , 对奕訢的政变计划“尽悉”底里 。 而两宫皇太后既没有认识、接触胜保这一赳赳武夫的机会 , 更不可能指使、策动他做什么 。 如果有人指使、策动的话 , 只能是奕訢 。 至于“八大臣” , 倒也并非没有军事支持 , 为了与南方的太平军作战 , 肃顺等人大力向咸丰帝建议启用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汉臣 , 这些地方大员手握重兵 , 当时对肃顺等人 , 应该也是有感激之心的 , 可惜他们都远在湖北湖南江苏一带 , 远水解不了近渴 , 不如驻兵京畿的胜保 , 一旦有变 , 调动起来很是方便 。

此外 , “九月四日 , 任命醇郡王奕譞为步军统领”一事也值得注意 。 奕譞 , 道光帝第七子 , 奕訢的异母弟 , 也是慈禧太后的“妹夫”(他也是光绪帝的父亲 , 宣统帝的祖父) 。 而步军统领这一差事 , 是绝不能等闲视之的 。 步军统领俗称“九门提督” , 是当时北京军区卫戍司令 , 掌握着京畿武装部队的大权 。 康熙末年 , 胤禛就是因为得到了当时的步军统领隆科多的支持 , 才得以顺利继位为雍正皇帝的 。 不过 , 如此重要的职位 , 为什么会轻易落到与奕訢关系密切的奕譞手里呢?原来 , 慈禧太后一次召见“八大臣”的时候闲闲地提到 , 端华的差事太多了点 , 让他去掉一两个 , 比如步军统领 。 端华说他只做“行在”的步军统领(也就说 , 只在热河行宫负责保卫工作) , 慈禧顺势提出 , 那就让奕譞做(北京的)步军统领吧 。 “八大臣”也表示同意 。 至于同意的原因 , 除了碍于慈禧的情面(以为她只是想给“妹夫”谋点福利) , 可能也觉得奕譞年纪太小 , 干不了什么事——奕譞比咸丰帝和奕訢年轻得多 , 当时还不到21岁 , 在“八大臣”的眼里 , 是毛头小子一个 , 因此没有像提防奕訢那样加以重视 。 可他们却没想到 , 奕譞的这份“福利” , 后来给他们造成了致命的麻烦——政变发动后 , 带兵到密云逮捕肃顺的 , 正是奕譞 。


咸丰驾崩前设置的“铁三角”为什么没有维持多久

咸丰驾崩前设置的“铁三角”为什么没有维持多久// //

奕譞

第三 , 政变细节 , 多为奕訢集团策划 。

据说为了联络奕訢 , 慈禧太后曾对自己的心腹安德海施“苦肉计” , 将他从热河赶回北京 , 以便与奕訢商量政变的细节;也有说慈禧太后利用亲信荣禄或通过自己的妹夫奕譞来与奕訢传达消息的;甚至还有说奕訢曾扮作“萨满” , 偷偷地从北京潜到热河 , 与两宫太后密商一切的 。 但这些都是“小说家言” , 基本没有可能 。 唯一比较确定的是奕訢到热河奔丧时曾与太后“独对一时许” 。 在这“一时许”里可能商量了什么 , 是整个政变的重要时间点 。 但政变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 其间千变万化 , 这么一点时间 , 怎么可能把所有的细节都想到呢?如果说这次“独对”是在密谋政变的话 , 也不过是商量了一个非常粗略的计划 , 而大量的具体步骤 , 慈禧虽也有参与 , 比如任命奕譞 , 再比如找理由提前返京等 , 但更多的细节还得由奕訢来实施 。 最重要的一点是 , 逮捕了肃顺等人之后 , 如何定他们的罪 。 实事求是地说 , 肃顺是一个颇有政务能力的高手 , 其飞扬跋扈虽然惹得北京派、慈禧太后不满 , 但是并没有什么实际的过错 , 而要“罗织”出“八大臣”的罪名 , 就非得“北京派”中的政治老手出手了 。

以同治诏书形式公布的载垣等人的罪状主要有两条:(1)将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圆明园被焚掠、皇都百姓受惊、咸丰皇帝出巡的政治责任全扣到载垣等八大臣头上 。 (2)擅改谕旨、力阻垂帘 。 这两条“罪名” , 其实“扣”得非常巧妙 。 将英法联军入侵而引起的生灵涂炭等责任都加诸“八大臣” , 实际上是利用了民心 。 据说肃顺被处斩时 , 一路围观的百姓向他丢弃石块等物 , 并骂他“卖国贼” 。 北京城在战争中受到的破坏很大 , 人心凄苦 , 而对八大臣的处置 , 特别是处斩肃顺 , 给了普通百姓一个很好的发泄机会 。 另一方面 , 百姓自然就会对达成和议、促使英法联军退兵、并惩处“卖国贼”的“北京派”表示支持 。 至于第二条 , “擅改谕旨”显然是莫须有的 , 不过更重要的是达到了北京派和两宫皇太后的目的——垂帘听政 。 慈禧太后此时虽然有政治野心 , 但是文化水平不高 , 也没有真正地经过什么“历练” , 如此巧妙的主意 , 自然不会是她想出来的 , 而应是奕訢指使本派的文案“高手”们所为 。

政变的结果是完满的 , 这更多地要归功于奕訢的精密谋划 。 因此说 , 奕訢才是这次政变的总导演 。


咸丰驾崩前设置的“铁三角”为什么没有维持多久

咸丰驾崩前设置的“铁三角”为什么没有维持多久// //

老年慈禧

祺祥政变开启了慈禧太后统治中国长达47年的局面 。 这位叶赫那拉氏 , 一向被描述成心狠手辣的政治高手 , 奕訢、慈安、她自己的儿子同治皇帝、养子光绪皇帝 , 都是她的“手下败将” , 而且大多数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 不过 , 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 当祺祥政变发生、慈禧太后端坐养心殿珠帘之后的时候 , 她还仅仅是一个有着极强的权力欲、却还稍显稚嫩的新手 。 这一年 , 她27岁(虚岁) 。 虽然此前病弱的咸丰帝曾让她代为批阅一些奏章 , 了解一些为政之道 , 但是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经常写错别字的深宫妇人和政务娴熟的“八大臣”相比 , 实在不在一个重量级上 。 不过她很机警 , 利用肃顺集团不把孤儿寡妇放在眼里的疏忽 , 快速抓住了奕訢这根救命稻草 , 成就了政变 。 “垂帘”一开始 , 奕訢显然处于强势地位 。 但在此后的二十几年时间里 , 变得越来越老辣的慈禧太后 , 则在与奕訢之间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中 , 逐渐胜出 , 收回了全部的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