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中华文明,为何一直处于防守状态,却从无对外扩张传统?

一直以来有个疑问 , 对比其他文明 , 中华文明明显温良得多 。 似乎一直处于防守的被动状态 。 其实在国力最强的时候 , 完全可以进行地理大发现式的殖民和远征 。


五千年中华文明,为何一直处于防守状态,却从无对外扩张传统?

五千年中华文明 , 为何一直处于防守状态 , 却从无对外扩张传统?// //

有过航海 , 但只是为了找几个纳贡的附属国;有过大规模的战争 , 但多半是内乱 。 结果似而其他文明 , 比如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 , 都有非常强烈的扩张欲望 。

细细想来 , 贪婪总是人类的本性 , 那么五千年中华文明 , 为何从无对外扩张传统?

一、农业文明

中华文明是典型的农业文明 , 在地理上呈现为汉族文化为中心的农耕文明 , 以及西北东北一部分游牧文明包围层 。


五千年中华文明,为何一直处于防守状态,却从无对外扩张传统?

五千年中华文明 , 为何一直处于防守状态 , 却从无对外扩张传统?// //

在来自农耕文明的人掌握政权的时候 , 通常他们的敌人是游牧文明 , 如果我们把他们之间的战争 , 理解为某一方的扩张的话 , 那么这种扩张就是有限的:农耕文明的发展明显的受到来自地理气候条件的限制 , 400毫米降水线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分界线 。


五千年中华文明,为何一直处于防守状态,却从无对外扩张传统?

五千年中华文明 , 为何一直处于防守状态 , 却从无对外扩张传统?// //

对于农耕文明来说 , 超过了这一降水线的土地 , 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无用的不毛之地 , 在经济上毫无价值可言 , 也不适合农耕文明的人们居住 , 因此 , 和游牧文明的征战的主要目的就表现为获得安全的环境 , 以保障农业根本的发展 。

因此 , 这种扩张也要表现的无力一点 , 超过400毫米降水线太多 , 那样的土地争来了也没有用 , 只要能保证安全就行 。


五千年中华文明,为何一直处于防守状态,却从无对外扩张传统?

五千年中华文明 , 为何一直处于防守状态 , 却从无对外扩张传统?// //

在来自游牧文明的人掌握政权的时候 , 通常会出现两种情况:它控制了中国大部分 , 并和农耕文明融合 , 接下来的表现就接近于上述农耕文明政权的做法 。

另一种情况是它的中心没有放在农耕文明区 , 例如蒙古族 , 对于他们来说 , 争取更广阔的土地也是生存的一种方式 , 元代我们所认为的攻打到莱茵河多瑙河的行动 , 就是这种生存方式的表现 。


五千年中华文明,为何一直处于防守状态,却从无对外扩张传统?

五千年中华文明 , 为何一直处于防守状态 , 却从无对外扩张传统?// //

游牧文明对于生存空间的要求要比农耕文明大的多 。 但是这个时候又涉及到一个问题 , 我们是不是承认这个文明也是我们所说的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是以更广阔的视野 , 将之视为一个完整的民族 , 顺带着也将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元代疆域视之为亚欧大陆上 , 某个民族的作为 , 还是将中华文明仅仅视为一个地域文明 , 而非一个民族文明?

二、航海

宋明以来的航海业都是相当发达的 , 尤其是宋代的海外贸易 , 大宗大宗的海外定货和运输令人叹为观止 。 但是对这个农耕文明政权来说 , 海外的土地开发成本和管理成本都有问题 , 在交通条件有限的情况下 , 根本无法做到海外领土的中央集权化管理 。


五千年中华文明,为何一直处于防守状态,却从无对外扩张传统?

五千年中华文明 , 为何一直处于防守状态 , 却从无对外扩张传统?// //

一个时代的交通条件和通讯条件也决定了这个时代的扩张幅度 , 对于一个以农为本的文明来说 , 尤其是在农业发展上取得一套效果的文明 , 扩张的范围就是他们的中央集权可以保证的范围 。


五千年中华文明,为何一直处于防守状态,却从无对外扩张传统?

五千年中华文明 , 为何一直处于防守状态 , 却从无对外扩张传统?// //

对于宋代商人来说 , 海洋一点都不神秘 , 他们在海上做着大宗的生意呢 。 只是商业的地位毕竟低 , 所以出动朝廷力量替商人们争取商站之类的事情 , 我们的朝廷是不会做的 。


五千年中华文明,为何一直处于防守状态,却从无对外扩张传统?

五千年中华文明 , 为何一直处于防守状态 , 却从无对外扩张传统?// //

另外可能还有文化传统的问题 , 儒家为代表的内敛的文化 , 以及文明过早成熟 , 都使我们对那种赤裸裸的土地掠夺近而远之 , 就海外而言 , 我们不需要以此来保证一个国家的生存 。

内地地大物博的客观存在 , 和文明一直领先 , 使得这种生存危险几乎为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