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许多写历史的,都不是学历史的?
八十年代末中国大陆历史热兴起后 , 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 , 那就是那些影响比较大的历史类作家 , 大部分是非科班出身 。
创了历史类读物中畅量纪录的《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 , 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系 , 在写《明朝那些事儿》时 , 他是一个海关小职员 , 每天下班 , 一个人回到家中 , 买点外卖或者从冰箱里拿点东西当晚饭 , 然后开始写《明朝那些事儿》 , 每天写两三千字 , 往往要写到深夜 , 然后发表在网上 , 没有一分钱的报酬 , 却乐此不疲 。
为什么许多写历史的 , 都不是学历史的?// //
2006年易中天的《品三国》引爆上海书展
《品三国》的作者易中天虽然是大学教授 , 但是他的本专业是文学 。 他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 他兴趣广泛 , 长期涉猎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研究 。
吴思的《潜规则》、《血酬定律》等书自出版以来一直高居各大书城销售排行榜之列 。 他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 毕业后一直从事新闻及媒体工作 。
为什么许多写历史的 , 都不是学历史的?// //
吴思《潜规则》一书读者见面会
为什么他们在历史写作领域能取得成功呢?因为他们完全是基于兴趣 , 开始历史写作 。
其实不光中国是这样 , 世界上也有类似现象 。
在十九世纪史学专业化以前 , 几乎所有的历史研究者都是非专业的 。 比如著名的《英国史》的作者麦考莱是一位业余史家 , 他终其一生都是一位政治家 , 没有受过职业的历史学训练 , 也没有在大学担任过教职 , 他在历史著述方面的成就完全是由个人兴趣主导的产物 。
另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头像被雕在拉什莫尔山上 , 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总统之一的西奥多·罗斯福 。 他是一个兴趣极其广泛的人 , 他是政治家、军事家 , 也是猎人、博物学家、鸟类专家 , 同时也是历史学家 。 在繁忙的工作间隙 , 他留下了好几本有份量的历史类作品 , 包括他二十一岁时写的《1812年海战史》和后来写的《西部的赢得》 , 这些作品让他后来被推举为美国历史学会主席 。
为什么许多写历史的 , 都不是学历史的?// //
丘吉尔和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英国的丘吉尔 , 他在繁忙的公务之余 , 把历史写作当成了一种享受 , 写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 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
丘吉尔、罗斯福和麦考莱等人研究历史 , 所继承的都是十九世纪贵族史学(patritian history)的余绪 。 所谓贵族史学 , 指的是那些贵族作为消遣而从事的史学写作 。 他们不以研究历史为谋生手段 , 没有任何功利目的 , 写作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充实精神生活 , 所以能精心果力 , 名著迭出 。
为什么非专业写史者写出的书往往比较好看呢?
第一 , 非专业写史者的兴趣结构和普通读者相近 , 他们有更大的热情、兴趣和浓厚的好奇心 , 见了什么都要大呼小叫 , 啧啧称奇 。 第二 , 非专业写史者往往是业余时间写史 , 写史对他们来说 , 是一种调剂和享受 。
所以他们很容易就打破冰冷史料、艰深论文与普通读者之间的障碍 , 把历史讲得好玩、精彩、有滋有味 。
相反 , 历史专业的人往往是以历史为职业 , 以常见史料已经怪不怪 , 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 。
很多中国家庭 , 都存在喂孩子吃饭难的现象 。 父母追着孩子屁股后面跑 , 吃饭成了天大的难事 。 吃本来是人的本能 , 为什么成了难事呢?因为父母总怕孩子吃不饱 , 总是拼命喂 , 让享受和快乐变成了负担 。
对很多历史学家来说 , 以历史为职业 , 每天不得不处理大量的史料 , 如同一顿必须吃下十碗饭 , 很快就吃到让人想吐的程度 。
而对业余写作的人来说 , 他是因为饥饿才拿起饭碗 , 而且没有速度和量的要求 , 可以细嚼慢咽 , 永远对历史保持着一种新鲜感 , 历史每一口都能品尝出滋味 。
因此 , 要写好一部通俗历史作品 , 作者不论是否史学专业出身 , 首先都要和普通读者一样 , 对历史抱有强烈的好奇心 , 对历史写作有着强烈的兴趣 。
- 《圣斗士星矢》重病的伊利亚斯为什么还能对冥斗士产生重大威胁?
- LeBron 17 Low为什么低帮还要减配?
- 你不知道的李清照:除了写诗,还是赌神和酒神
- 《圣斗士星矢》史昂也触摸到女神之血,为什么寿命没有延长?
- 古人VS地震,整个人都不好了,康熙带头,纷纷写下忏悔书
- 立春卦是新年第一卦,立春卦为什么重要?
- 困难总能解决。但是自欺欺人,隐瞒实情,那就完蛋了| 写在历史边上
- 魏晋著名富豪石崇,杀美人不眨眼,为什么独宠绿珠?
- 鼠年说鼠3:老鼠为什么爱上灯台偷油喝?
- 皇甫谧后人究竟去了哪里?为什么皇甫谧故里甘肃灵台今天没有皇甫氏家族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