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谧后人究竟去了哪里?为什么皇甫谧故里甘肃灵台今天没有皇甫氏家族后裔?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皇甫谧后人究竟去了哪里?为什么皇甫谧故里甘肃灵台今天没有皇甫氏家族后裔?

针灸鼻祖皇甫谧的后人究竟去了哪里?

?为什么皇甫谧故里甘肃灵台今天没有皇甫氏家族后裔?

——节选自《皇甫谧研究·李志锋皇甫谧文化研究专集》

甘出准028字总800号(2009)37号


皇甫谧后人究竟去了哪里?为什么皇甫谧故里甘肃灵台今天没有皇甫氏家族后裔?

皇甫谧后人究竟去了哪里?为什么皇甫谧故里甘肃灵台今天没有皇甫氏家族后裔?// //

2018年李志锋导演《灵台》剧照皇甫谧论针“灵台穴 ”(张红梅 摄)

多年以来 , 很多皇甫谧研究学者来到灵台一直在好奇一个问题 , 为什么皇甫谧故里甘肃灵台今天没有皇甫氏家族后裔?

作为皇甫谧的生卒地 , 皇甫谧的后人究竟去了哪里?皇甫氏家族为什么在今天的灵台大地上神秘失踪了呢?

带着这个问题 , 下面我们逐一来揭开这个谜题 , 首先 , 要说皇甫谧的后人究竟去了哪里?那就不得不说皇甫谧的逝世 。

《晋书·皇甫谧传》(唐代)载曰:“谧 , 太康三年卒 , 享年六十八岁 , 子童灵、方回等遵其遗命……”又皇甫谧《笃终论》载曰“故吾欲朝死夕葬 , 夕死朝葬……择不毛之地 , 穿坑深十尺 , 长一丈五尺 , 广六尺 , 坑讫?讁?讹 , 举床就坑 , 去床下尸 。 ”

从这段史料 , 我们得知 , 皇甫谧68岁卒 , 简葬 。 翻阅中国的史料典籍 , 最早记载皇甫谧墓葬的书籍是北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王存等编纂的《元丰九域志》 , 这是一部官方修订的地理总志 。 而“九域志”源自唐代的《十道图》 , 此书增收“古迹”一门 , 198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元丰九域志》前言 , 史家评说“此书 , 尤为难得 。 ”在“古迹”条下记泾州(属县)有“皇甫士安读书台 , 灵台(古密须国之地)……皇甫士安冢 。 ”这一记载 , 定有所本 。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灵台县令黄居中编纂的《灵台县志》与清雍正四年(1726年)出书的《古今图书集成》分别有皇甫谧读书台与皇甫谧墓的记载 。 又1985年《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魏明安《魏晋思潮与皇甫谧》载曰:“公元282年 , 皇甫谧在张鳌坡去世,其子童灵、方回,尊父遗讯 , 简葬其父于张鳌坡塬边 , 世人称之为“皇甫冢子 。 ”而此处所说的张鳌坡“皇甫冢子”正是今天灵台县独店镇张鳌坡村皇甫谧文化园中的皇甫谧墓 。

综上所述 , 皇甫谧在公元282年简葬时有两个儿子 , 分别是长子皇甫童灵、次子皇甫方回;这里 , 我们来分开论证皇甫谧的两个儿子 。 长子童灵只有《晋书·皇甫谧传》有提及 , 以后的皇甫谧文化研究学者也都遵循此记载 , 很多史料对皇甫童灵的记述是失载 。

次子方回 ,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纪十三晋元帝太兴二年(己卯 , 公元319年)》中载曰:“……访以猗本中朝所署 , 加有时望 , 白王敦不宜杀 , 敦不听而斩之 。 初 , 敦患杜曾难制 , 谓访曰:“若擒曾 , 当相论为荆州 。 ”及曾死而敦不用 。 王在荆州 , 多杀陶侃将佐;以皇甫方回为侃所敬 , 责其不诣己 , 收斩之 。 ”

《晋书·皇甫谧传》附载其子《皇甫方回传》载曰:“皇甫方回 , 皇甫谧子 , 安定朝那人 。 少遵父操 , 兼有文才 。 永嘉初 , 博士征 , 不起 。 避乱荆州 , 闭户闲居 , 未尝入城府 。 蚕而后衣 , 耕而后食 , 先人后己 , 尊贤爱物 , 南土人士咸崇敬之 。 刺史陶侃礼之甚厚 。 侃每造之 , 著素士服 , 望门辄下而进 。 王敦遣从弟暠代侃 , 迁侃为广州 。 侃将诣敦 , 方回谏曰:“吾闻敌国灭 , 功臣亡 。 足下新破杜弢 , 功莫与二 , 欲无危 , 其可得乎!”侃不从而行 。 敦果欲杀侃 , 赖周访获免 。 暠既至荆州 , 大失物情 , 百姓叛暠迎杜弢 。 暠大行诛戮以立威 , 以方回为侃所敬 , 责其不来诣己 , 乃收而斩之 。 荆土华夷 , 莫不流涕 。 ”

又《五胡乱华系列六:晋室东迁之八:王导失宠与王敦上疏》中载曰:“东晋大兴三年八月 , 敦因皇甫方回遵刺史陶侃 , 而杀荆州…太宁二年 , 王敦卒 。 ”

这里我们通过以上资料论述 , 尤其是“大兴三年 , 敦因皇甫方回遵刺史陶侃 , 而杀荆州……太宁二年 , 王敦卒”得知 , 皇甫方回于东晋大兴三年八月 , 公元320年8月被王敦在荆州杀害 。 而根据2014年 , 周振鹤主编 , 胡阿祥、孔祥军、徐成著的《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记载“三国两晋的荆州古荆州包括现在的湖南 , 湖北全部 , 四川 , 江西一部 。 ”也就是说皇甫谧的次子方回这一部分皇甫氏家族生活在了江南 。

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蘅塘退士(原名:孙洙)编造 , 金性尧注释《唐诗三百首新注》载曰:“皇甫冉(公元 716——769) , 字茂政 , 安定临泾人 。 曾祖时已移居丹阳 。 天宝进士 , 任无锡尉 。 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 。 官中左拾遗 , 补阙 。 ”又1992年 , 张瑞君《李嘉祐皇甫冉生平事迹补证》载曰:“皇甫冉 , 晋代高士皇甫谧之后 , 10岁能属文 , 深受张九龄器重 。 ”

根据宋刻元明递修本《晋志》记载考证 , 唐代安定临泾是今甘肃泾川一带 , 丹阳是今安徽当涂东北一带 。 也就是说 , 安定郡的皇甫氏家族在两晋时期逐步南迁 。

2011年《西部地理:灵台双堠子一位中唐诗人的最后归宿》载曰:“灵台城外 , 双堠子 , 据说那里是中唐诗人皇甫松兄弟的最后归宿之地……皇甫松 , 字子奇 , 自号檀栾子 , 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 。 他是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 , 宰相牛僧孺之外甥 。 ”根据《唐代名人传记·牛僧孺传》记载 , 牛僧孺 , 安定鹑觚人 , 今甘肃灵台人 。

由此 , 可以看出 , 灵台城外 , 双堠子 , 据说那里是中唐诗人皇甫松兄弟的最后归宿之地也不是空穴来风 。 也许是皇甫松兄弟从江南到安定鹑觚来省亲舅舅牛僧孺 , 因为某种原因而卒于此 , 但是 , 这里我们缺乏史料论证 , 不做研究说明 。 可以说明的是 , 在唐代 , 灵台的皇甫氏家族还是名门望族 。

综上所述 , 皇甫谧故里并不是没有皇甫氏家族的后裔 , 只是随着历史的变迁 , 安定郡朝那县居于西北 , 战乱频繁等诸多原因 , 皇甫氏家族逐步迁居中原、江南 , 西北只留下了部分皇甫氏家族 , 在岁月的民族大融合中 , 渐渐由复姓“皇甫”融入了“黄”、“付”等姓氏长河中 。

今天 , 河南皇甫姓氏研究学会依旧来灵台县皇甫谧文化园拜祖 , 这也符合《晋书·皇甫谧传》中所记载的皇甫谧幼年迁居新安(今河南义马) 。 同时 , 我们也可以猜测今天河南义马一带的皇甫氏家族可能跟皇甫谧长子皇甫童灵一脉有关 。

参考资料:

1.魏晋·皇甫谧《笃终论》 。

2.唐代·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编纂《晋书·皇甫谧传·皇甫方回传》 。

3.北宋·王存等编纂《元丰九域志》 。

4.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纪十三晋元帝太兴二年(己卯 , 公元319年)》 。

5.宋刻元明递修本《晋志》 。

6.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黄居中编纂《灵台县志》 。

7.清雍正四年(1726年)出书《古今图书集成》 。

8.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蘅塘退士编造 , 金性尧注释《唐诗三百首新注》 。

9.1985年《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魏明安《魏晋思潮与皇甫谧》 。

10.1992年 , 张瑞君《李嘉祐皇甫冉生平事迹补证》 。

11.2011年《西部地理:灵台双堠子一位中唐诗人的最后归宿》 。

12.2014年 , 周振鹤主编 , 胡阿祥、孔祥军、徐成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 。

13.2017年《五胡乱华系列六:晋室东迁之八:王导失宠与王敦上疏》 。

14.《唐代名人传记·牛僧孺传》


皇甫谧后人究竟去了哪里?为什么皇甫谧故里甘肃灵台今天没有皇甫氏家族后裔?

皇甫谧后人究竟去了哪里?为什么皇甫谧故里甘肃灵台今天没有皇甫氏家族后裔?// //

2018年李志锋导演《灵台》剧照灵台县皇甫谧文化园(李志锋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