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实业救国之路:商之大者,为国为民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中国近代实业救国之路:商之大者 , 为国为民

1917年11月18日 , 民国规模最大的葬礼 , 在上海举行 。

已经去世一年半的大清皇族内阁邮传部大臣盛宣怀(1844—1916) , 走得风风光光 。 为了这场葬礼 , 盛氏家族斥资30万大洋 , 出殡仪仗队长达2500多米 , 用了64名杠夫抬棺 。

盛宣怀去世后 , 他的夫人庄氏决定为老头子举办一场世纪葬礼 。 庄氏说 , 老头子一辈子为朝廷和家族做了许多事情 , 自己却没过过一天安生日子 , 是被活活累死的 。 她提了两个要点:第一 , 老头子一生为大清累死累活 , 要让皇帝的抬棺班子 , 来为他抬棺;第二 , 老头子大半生在上海度过 , 出殡队伍一定要走全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 。

钱不是问题 , 就是要把葬礼做大 , 做出不是国葬、胜似国葬的效果 。

当天 , 整个上海几乎倾城出动 , 争睹这场世纪葬礼 。 出殡队伍所经马路 , 两旁的商铺全部停业 , 纷纷搭棚设座 , 收取座位票 , 盈利是平时的三倍还不止 。

盛宣怀大出丧 , 成为上海富豪身后财力比拼的一个标杆 。 1920年代 , “上海滩地皮大王”周扶九出丧 , 媒体有的说场面胜于盛宣怀 , 有的说不如 。 1930年代 , 永安公司总经理郭标出丧 , 上海市民普遍评价 , 远不及盛宣怀那次 。

时代在变化 , 但葬礼作为一个“大人物”最后高光时刻的表现形式 , 从未改变 。

尽管早在民国成立后(确切地说 , 是在四川保路运动发生后) , 被后世誉为“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的盛宣怀 , 政治生命已经终结了 , 新的商业巨子早已崛起 。 但他们所走的道路 , 跟这名前辈相比 , 似同非同 。

盛宣怀的葬礼 , 就像是一个时代的隐喻 。 中国近代实业发展的一段旅程 , 在表面风光中落幕了 , 接下来的路 , 会怎样呢?


中国近代实业救国之路:商之大者,为国为民

中国近代实业救国之路:商之大者 , 为国为民// //

盛宣怀的葬礼

1

中国的近代工业化之路 , 发端于1860年代的洋务运动 。 与“先轻后重”的工业化路径迥异 , 中国是从兴办一批军事工业开始的 。

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洋务派高官为代表 , 晚清在“自强”的口号下 , 自上而下对西方军事技术进行了大规模移植 。 这批移植过来的军事企业 , 可以看作是中国最早推行的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发展模式 。

但是 , 这批军事企业办着办着 , 变成了财政的无底洞 。

政府强力推进的重工业发展模式 , 本质是传统官僚体制与近代工业技术结合的怪胎 , 其生产运营完全与市场无关 。 当财政变得日益困窘的时候 , 军工企业资本投入不足 , 主导的洋务派这才想到工业化、资本与市场的联系 。

于是 , 洋务派提出“求富”的口号 , 创办了最早的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 以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等形式 , 赋予这些民用工业企业各种垄断特权 。 中国的工业化 , 由此进入最早的起飞阶段 。

李鸿章被认为是中国工业化的关键人物 , 但实际上 , 他在经济事业上的成就 , 全赖他的幕僚盛宣怀 。

晚清有一批实干家 , 并非由传统的科举出身 , 而是在外交、洋务、商战等实践的摔打中成长起来 。

1870年 , 26岁的秀才盛宣怀在三次乡试落榜后 , 进了父亲的同榜进士、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幕府 。 他不是纨绔子弟 , 很快就显露出才干和胆识 。 他在中国最早提出官督商办的办企业形式 , 以及企业应以盈利为主的经营原则 。

28岁时 , 盛宣怀参与创办中国第一家大型民用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 。 此后 , 他得到李鸿章的好评 , 年轻人的脑子就是好使 。 作为李鸿章的经济事业操盘手 , 两人紧密合作 , 直至1901年李鸿章去世 。

在随后的30年间 , 盛宣怀成长为大清帝国的商业巨擘 。 他先后兴办、创造了10余个“中国第一”的企业 , 做了无数筚路蓝缕的开山工作 , 这其中包括:

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
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
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山东内河小火轮航运公司;
第一家国人自办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
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
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

正因为这些成就 , 盛宣怀在后来赢得了“中国实业之父”和“中国商父”的美誉 。 但他不是一个纯粹的实业家 , 就像李鸿章所说的 , 盛宣怀“欲办大事 , 兼作高官” 。 终其一生 , 盛宣怀基本上是沿着以“办大事”作资本 , 从而达到“做高官”的目的的道路往前走的 。

我们可以看到 , 盛宣怀创办的企业 , 在立足之初 , 可以凭借国家津贴的底气 , 与外商同类企业进行价格战 , 并取得胜利 , 实现盈利 。 而必要的时候 , 他又可以与外国合作 , 以“联夷制夷”的名义 , 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 以及个人的仕途升迁 。

1900年 , 当清廷向帝国主义宣战的时候 , 亦官亦商的盛宣怀却没有响应最高统治者的号召 , 不惜一切代价投入战争之中;而是作为枢纽人物 , 串联起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等地方督抚 , 与列强缔结了“东南互保”的和平条约 。

就大清的权力中枢而言 , 这无疑是一种“叛国”行为 。 尽管事后迫于列强的压力 , 盛宣怀不仅未被治罪 , 还获得清廷奖赏 , 但是 , 不能因此高估盛宣怀主导“东南互保”的公心 。 因为东南战事一启 , 他在长江沿岸苦心经营了二三十年的实业 , 势必毁于一旦;而这些实业 , 不仅关乎他的身家 , 更关乎他的仕途 , 是他借以步入帝国政坛高官序列的资本 。

东南互保的成功 , 从大的方面讲 , 是帝国离心力强大到足以消解中央权威的结果;从小的方面讲 , 则是盛宣怀等帝国官商群体为了保持个人利益、不愿作出牺牲的反映 。

结果恰如盛宣怀所谋划的 , 由于他基本上控制了所有重要的工业企业 , 在经济上成为支持清王朝的有力柱石 , 是慈禧太后口中的“不可少之人” , 因此在大清的最后十年 , 他的的官阶扶摇直上 。 从大理寺少卿、会办商务大臣、工部左侍郎 , 到1911年升任邮传部尚书 。 清皇族内阁成立 , 他又以邮传部大臣领国务院之衔 。

清朝最终“死”于铁路建设 , 这是盛宣怀预料不到的 。 在他权位的最高峰时 , 他掌管了全国的铁路权 。

中国本应在1860年代有自己的第一条铁路 , 当时有外商拟在中国修筑铁路 , 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拒绝了:“如果在中国领土上要有一条铁路的话 , 它必须是属于中国的 , 而不是外国的企业 。 ”这一非正式表态 , 很长时间内上升为大清的国家政策 。 但是 , 清政府无力自建 , 也不让外资进入 , 致使中国的工业基础设施长时期建立不起来 。

盛宣怀跟李鸿章还是有所不同 。 1911年 , 他领导的邮传部发起铁路干线国有政策 , 得到清廷批准 。 官方的理由是 , 川汉、粤汉铁路原由商民集资筹建 , 由于资金迟迟不到位 , 导致修路进展缓慢 , 严重影响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 清廷不得已决定收回商民股权 , 改由政府向外国银行贷款修建 。

可以看出来 , 这是盛宣怀“联夷制夷”、为我所用的习惯性招数 。 宣布铁路国有政策之后 , 他随即与英德法美银行签订了600万英镑的铁路借款合同 。 然而 , 这一次 , 因为针对商民的股权赔偿计划迟迟未出台 , “卖国”的谣言不胫而走 , 保路运动一发不可收拾 , 连带催生了武昌起义 。

盛宣怀的政治生涯 , 至此画上句号 。 他被清廷推出来作为替罪羊 , 褫夺了官职 , 还要绞杀他 , 吓得他逃亡日本 。

到1912年底回国 , 民国政府才把大部分不动产还给了他 。

在生命的最后三四年 , 坐拥1100多万两白银资产的巨富盛宣怀 , 除了钱 , 什么都没有 。 在遗嘱里 , 他将全部资产均分为两半 , 一半用于社会公益 , 一半分给子孙 。

临死前 , 他对儿子们说 , 他有几个遗憾 , 一个是不能像其祖父和父亲一样考取功名 , 另一个是一生办洋务 , 却未曾去过欧美 。

就在盛宣怀去世与风光大葬的时候 , 中国的工业化进入了教科书所说的“黄金时代” 。 据学者估计 , 1912—1920年间 , 中国工业年增长率高达13.4% 。


中国近代实业救国之路:商之大者,为国为民

中国近代实业救国之路:商之大者 , 为国为民// //

盛宣怀着西装像(1912年摄于日本)

2

盛宣怀在世时 , 对他的评价就出现了明显的撕裂 。 状元实业家张謇的评语颇不客气:“盛宣怀的为人 , 虽稍有才具 , 但不顾大局 , 全无国家观念 。 ”

办实业 , 如果只是追求个人升迁和企业利润 , 这种格局 , 张謇是看不上的 。

1894年 , 41岁的张謇迎来人生转折点 。 这年 , 甲午战争爆发 , 也是慈禧六十大寿 , 特设恩科会试 , 张謇考取了状元 , 成为翰林院编修 。 这个南通贫寒子弟 , 人到中年 , 终于实现了阶层跃升 。

但他很快就发现了整个帝国溃烂的秘密 。

慈禧从颐和园回紫禁城 , 适逢大暴雨 , 文武百官跪在一二尺深的积水里迎接太后 , 一个个被淋成落汤鸡 , 连七八十岁的老臣都在水里接驾 。 可是 , 太后坐在轿子里 , 连头都不回 。 张謇看后 , 整个人很难过 , 他问自己:“这种官 , 是有志气的人应该做的么?”

中日两国正在开战赌国运 , 而帝国高官匍匐在权力脚下 , 毫无尊严 。 难怪我们会打输?人都没有尊严 , 国家怎么有尊严?

张謇果断弃官 , 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 。


中国近代实业救国之路:商之大者,为国为民

中国近代实业救国之路:商之大者 , 为国为民// //

张謇

当时流行“商战” , 中国人办企业就是要和列强展开经济战 , 这是国家之间的隐形战争 。

1895年 , 张謇在家乡筹办大生纱厂 。 过程并不顺利 , 招股融资极为困难 , 逼得他只能上街卖字筹钱 。 最后不得已 , 求助于张之洞、刘坤一等地方大员集资 , 历时4年 , 直到1899年才正式投产 。

大生纱厂虽然引入官股 , 但官方只取官利 , 不参与工厂经营管理 。 这是张謇独创的企业模式 , 叫做“绅领商办” , 区别于盛宣怀的“官商合办”模式 。

随后的15年间 , 大生纱厂获净利约540万两 , 是一战前华资纱厂中唯一成功的大型纱厂 。

作为企业家 , 张謇成功了 , 但他的理想并非办厂赚钱 。 他奋斗的目标是“实业救国” , 希望以自己的实践 , 搭建起中国的工业生产体系 , 更希望以自己的努力 , 改造中国的社会基本面貌 。

用他的话说 , 这是他毕生信奉的两个主义:经济上的“棉铁主义” , 以及政治上的“村落主义” 。

他的产业链条无限延伸:

为了增加棉花来源 , 1900年办了通海垦牧公司;
为了解决棉籽出路 , 1902年办了广生油厂;
为了解决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问题 , 1904年办了上海大达外江轮步公司和天生港轮步公司;
为了维修和制造机器设备 , 1906年办了资生铁冶厂……

他立志要把南通建设成为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以及文化教育等全面发展的典型工业区 , 作为全国可以效仿建设的样板 。

他又像重视实业一样 , 重视教育 , 办起了从幼稚园到高等院校的完整教育序列 。 他还先后办起了许多在当时中国是“第一家”或“第一次”的企业和事业 , 兴办了图书馆、博物馆、俱乐部、气象台、医院、公园……他真的以一己之力 , 造就了一个近代化的南通 。

一个理想主义的爱国实业家 , 终因承担了过重的社会责任 , 使得他的企业被拖垮 。 1925年 , 大生集团债台高筑 , 债务达906万两 , 被债权人上海财团全面接管 。

第二年 , 1926年8月 , 73岁的张謇一病不起 。 弥留之际 , 他的三哥俯身对他耳语:“你来有所自 , 去有所归 , 我看时机已到 , 你要把定神志 , 好好地归去罢 。 ”张謇听后 , 微微颔首 , 闭目离世 。

张謇虽然最后失败了 , 历史还是铭记住这位伟大的失败的英雄 。 正如胡适所说:“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 , 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 。 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 , 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 , 养活了几万人 , 造福于一方 , 而影响及于全国 。 ”


中国近代实业救国之路:商之大者,为国为民

中国近代实业救国之路:商之大者 , 为国为民// //

张謇的产业之一:大生纱厂和码头

张謇考中状元那年 , 28岁的周学熙 , 在安徽省乡试中考了个举人 , 分配到浙江当个小官 。 日后 , 周学熙成为中国北方实业崛起的扛把子 , 与张謇一起 , 被人誉为“南张北周” 。

不过 , 两人出身截然不同 。 张謇来自世代务农的贫寒之家 , 而周学熙是典型的“官二代” , 其父乃后来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的周馥 。

1897年 , 周学熙在父亲的帮助下 , 开始涉足实业 , 当上了开平矿务局董事及驻上海分局的监察 , 负责监督推销开平煤炭 。 他后来投入袁世凯幕下 , 一个主要原因也是 , 其父与袁世凯关系很好 。

1902年 , 袁世凯升任直隶总督 , 把周学熙调到天津 , 督办直隶银元局 。 周学熙带领团队日夜加班加点 , 只用了70天就让造币厂开工生产 , 稳定了庚子事变后纷乱的金融局势 。 袁世凯大为赞赏 , 称他为“当代奇才” , 从此一切工业建设都委托给他办理 。

周学熙由此成为袁世凯经济事业的操盘手 , 如同当年盛宣怀成为李鸿章的操盘手 。


中国近代实业救国之路:商之大者,为国为民

中国近代实业救国之路:商之大者 , 为国为民// //

周学熙

周学熙应时而动 , 创办了周氏资本集团的龙头企业——启新洋灰公司和滦州煤矿 。 以此为起点 , 京师自来水公司、华新纱厂、中国实业银行、耀华玻璃公司相继成立 , 短短20年 , 他的企业已形成了一个包括重工业、轻纺工业、民用企事业及金融银行业等20余个门类的企业集团 。

1912年后 , 周学熙更是两度出任袁世凯北洋政府的财政总长 。 期间 , 他提出“振兴实业”计划 , 着手保护工商产业 , 希望从9亿元的国家预算中划拨1亿元 , 作为资助10种新兴事业的专款 。 他确信 , 这个计划能够实行 , 中国的富强就有希望 。

可惜 , 因为政局突变 , 他的“振兴实业”计划未能实行 。

形势比人强 , 这是他第二次强烈感受到个人在历史进程中的无力 。

上一次 , 是在清末 。 八国联军侵华后 , 英国人趁机攫取了开平煤矿的产权 , 周学熙十分愤慨 , 发誓要将之收回 。 在袁世凯的支持下 , 他实施了“以滦制开”策略 , 在开平煤矿附近 , 再开办一个规模大10倍的滦州煤矿 , 想通过价格战拖垮开平 , 最终达到收回的目的 。

开平与滦州 , 两座煤矿的缠斗 , 是清末轰动中外的一个“商战”案例 。 洋务运动以后 , 中国知识阶层已意识到国家间的经济战争关乎国之存亡 , 但真刀真枪与洋商正面刚 , 并且不落下风的 , 周学熙算是第一人 。 他因此被誉为“商战先锋” 。

就在英商快要扛不住 , 同意将开平煤矿交还中方 , 而周学熙把“赎款”从270万英镑砍到178万英镑的时候 , 辛亥革命爆发 , 局势逆转 。 滦州煤矿的股东害怕股权被革命夺走 , 竟然反过来由英商做主 , 将滦州煤矿并入开平煤矿 , 管理权尽入英人之手 。

周学熙功亏一篑 , 只得痛苦地接受了商战失败的结局 。 当股东们一致推举他担任合并后成立的开滦矿务局总局督办时 , 他坚决地推辞了 。

国不强 , 商不立 。 这是开滦商战的惨痛教训 。 终其一生 , 周学熙未能实现收回开平煤矿的心愿 。

1948年 , 唐山解放 , 开滦矿务局从英商手中收归国有 , 周学熙却于此前一年逝世了 。


中国近代实业救国之路:商之大者,为国为民

中国近代实业救国之路:商之大者 , 为国为民// //

滦州煤矿

3

1883年 , 当盛宣怀在中国实业界叱咤风云的时候 , 在湖南长沙 , 一个名叫范旭东的男娃才来到人间 。 范旭东的哥哥范源濂 , 参与了1898年的戊戌变法 , 失败后曾流亡日本 , 顺便把弟弟带过去留学 。

从京都帝国大学化学系毕业后 , 范旭东随即回国 , 立志于发展中国化学工业 。

自1860年代洋务运动起 , 中国在轻重工业的所有领域 , 都处于学习、追赶和填补空白的阶段 。 大到一艘轮船 , 小到一根火柴 , 从无到有 , 都希望生产出“民族工业替代品” , 与洋货相抗衡 。 每当民族主义运动高涨 , 抵制洋货、支持国货的呼声就特别强烈 , 这成为那几代实业家的压力与机遇 。

范旭东构建中国的化学工业体系 , 是从一个生产精盐的公司做起的 。 1914年 , 他在天津创办久大精盐公司 , 很快就研制成功 , 生产出中国制造的第一批精盐 。 在此之前 , 中国许多地方产盐 , 氯化钠含量连50%都达不到 , 被西方人讥笑为“食土” 。 精盐市场则被外商垄断 。

久大公司的精盐 , 纯度高达90%以上 , 一推出来 , 却遭到内外商的联合围剿 。 中国的盐业市场 , 向来实行专营制度 , 范旭东的入场 , 被庞大的利益集团视为搅局者 。 为此 , 地方军阀一度绑架了范旭东 , 在他当教育总长的哥哥范源濂的四处斡旋下 , 才被放回来 。

无奈之下 , 久大公司通过湖南人杨度 , 给袁世凯送了两瓶精盐 。 袁世凯尝过后 , 说不错 , 直接给了久大公司5个口岸的销售权 。 久大精盐这才顺利进入长江流域市场 。 销量年年激增 , 从1万担 , 直到1936年 , 达到50万担的顶峰 。

精盐市场获得成功后 , 范旭东进入制碱业 。 他曾到当时垄断中国纯碱市场的英国卜内门公司参观 , 英国人嘲弄他说 , 你们看不懂制碱工艺 , 还是看看锅炉房就好了 。

1917年 , 范旭东创建永利制碱公司 , 陆续聘请了中国首个化学硕士陈调甫、哥伦比亚化学博士侯德榜等科学精英 , 历时将近十年 , 终于在1926年生产出质量合格的纯碱 。 期间 , 他用久大公司的利润 , 去补贴永利公司的研发 , 差点拖垮了久大公司 , 但他不后悔 。 英国卜内门公司一度出高价 , 要把永利公司收购了 , 范旭东很生气地说:“我搞不成碱 , 宁可自杀 , 也不出卖灵魂 。 ”

永利纯碱研发成功后 , 在美国费城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荣膺金质奖章 , 被大会公认为“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 。

范旭东的下一步 , 是建设中国的硫酸产业 。 经过数年奔波 , 终于在1937年初建成南京硫酸铵厂 , 并生产出第一批国产硫酸铵 。

从范旭东的产业布局 , 不难看出 , 他的每一步都死磕西方的技术垄断行业 , 并通过自主研发 , 打破了这种垄断局面 。 当第一批国产硫酸铵被生产出来时 , 他兴奋地在日记中说:“列强争雄之合成氨高压工业 , 在中华于焉实现矣 。 我国先有纯碱、烧碱 , 这只能说有了一翼;现在又有合成氨、硫酸、硝酸 , 才算有了另一翼 。 有了两翼 , 我国化学工业就可以展翅腾飞了 。 ”

这种心情 , 如今落力研发国产芯片的科学家 , 以后当能体会到 。


中国近代实业救国之路:商之大者,为国为民

中国近代实业救国之路:商之大者 , 为国为民// //

范旭东

在范旭东身上 , “实业救国”理念被他发挥到极致 。 他创办和掌管的企业 , 从不以盈利为唯一目的 , 相反 , 他给企业制定了四大信条 , 无一涉及营收问题 , 而是以“为社会服务为最大光荣” 。

他从不以个人在实业界的成功 , 去换取金钱和名利 。 蒋介石在1935年和1942年两次邀请他出任国民政府的部长 , 都被他拒绝了:“立志毕生从事实业 , 决不做官 。 ”熟悉范旭东的人 , 都说他“非生意人 , 乃一理想者” 。

抗战全面爆发 , 范旭东的事业遭遇重大抉择 。 他毫不犹豫 , 将天津、南京等地的设备 , 能拆的都拆了 , 转运到大后方复产 , 不能运走的 , 宁可沉江 , 也不留给日本人 。 由于永利碱厂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 日本人希望通过合法手续 , 与范旭东达成合作 , 范旭东斩钉截铁地说:“厂子我不卖 , 你要能拿走 , 就拿走好了 。 ”

对于这些凝聚了自己二十余年心血的产业 , 范旭东的态度却丝毫不含糊:“宁举丧 , 不受奠仪 。 ”

跟范旭东一样 , 面临国难 , 卢作孚也做出了毁家纾难的决定 。

重庆合川人卢作孚 , 与张之洞、张謇、范旭东一起 , 曾被毛泽东誉为旧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物 。 这四人中 , 卢作孚的起点最低 , 他出身极其贫寒 , 以至于小学毕业后被迫辍学 , 以后都是通过自学成才、成功 。

1926年 , 卢作孚创办的民生公司 , 以一条70.6吨小火轮起家 , 仅用10年时间便垄断了川江(长江宜昌至重庆段)航运 , 运输实力接近经营了半个多世纪的、官办的轮船招商局 , 成为民国最著名的“船王” 。

这个以爱国为己任的实业大亨 , 生前却几乎一文不名 。 他身兼许多实业的董事长 , 生活却极其简朴 , 曾被人当面说“你的跟班都比你穿得漂亮” 。 他只取民生公司一份工资 , 其余收入一概捐赠给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 。

他自己在民生公司没有股份 , 后来还是友人凑了5000块钱 , 替他入股 , 才成为小小的股东 , 占股0.05% 。 住房是借的银行宿舍 , 家具是借民生公司的 , 以至于在自杀前留给妻子的遗书是:“把家具还给民生公司 , 好好跟孩子们过 。 ”

他从来没有因为别人介绍而在公司安排进人员 , 无论是至亲好友还是什么人物 , 他都一律写上“苦无机会”加以拒绝 。 他的妻子到重庆市区去卖针线活儿 , 补贴家用 , 都要自己坐小轮和乘马车过去 。

1937年 , 淞沪会战开始后 , 长江下游的工厂、高校、研究机构必须内迁 。 卢作孚临危受命 , 指挥民生公司的轮船加入抢运 。 特别是在宜昌大撤退中 , 参加抢运的船只共24艘 , 民生公司占了22艘 , 他就此制定了一个40天内完成抢运任务的计划 , 使得运输工作有序地进行 。 后来 , 晏阳初称这次大撤退为“中国实业上的敦刻尔克” , 保住了战时中国的工业基础 。

而卢作孚的民生公司 , 则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 整个宜昌大撤退期间 , 民生公司9艘轮船被炸沉 , 6艘被炸坏 , 117人牺牲 , 76人伤残 。

卢作孚和范旭东 , 是民国一代企业家的缩影 。 他们创办企业 , 以国家利益为上 , 不为个人谋取功名利禄 , 必要时 , 不惜牺牲自己的产业帝国 。 两人因为共同的追求 , 而惺惺相惜 。

卢作孚常对人说 , 中国的真正人才 , 范旭东先生要算一个 。 1937年8月 , 卢作孚赴南京出席国防会议 , 期间没住宾馆 , 而是住在范旭东家 。 当时人在天津的范旭东 , 把自己在南京的房子借给了卢作孚 。

抗战后期 , 这两个实业巨子 , 不约而同在考虑战后中国的经济建设问题 。 范旭东提出战后建设中国十大化工企业 , 蒋介石批示“原则可行” 。 卢作孚撰写《战后中国究应如何建设》 , 指出经济要现代化、工业化 , 并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具体思路 。 蒋介石与卢作孚面谈后 , 称他的经贸建议“颇有可采之处” 。

然而 , 1945年10月 , 抗战胜利后不久 , 范旭东突发急病在重庆去世 , 终年62岁 。 1950年6月 , 卢作孚从香港返回北京 。 一年多后 , 在“三反”的狂潮中 , 他不堪莫须有的指摘 , 服药自杀 , 终年59岁 。

一个时代结束了 。


中国近代实业救国之路:商之大者,为国为民

中国近代实业救国之路:商之大者 , 为国为民// //

卢作孚

4

中国近代企业家群体 , 有几种类型 , 但最典型的 , 不过以上所述的三类:

第一类 , 以盛宣怀为代表 , 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 。 但他所创办的企业 , 无论何种形式 , 都属于官办企业 。 他的身份 , 官大于商 。 在他的衡量中 , 手中的实业 , 更多是其实现官场升迁的工具 。 他的个人资本 , 主要是投资到土地、房产、当铺等安全的传统行业 , 而不是带有一定冒险性的工业企业当中 。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 但必须肯定 , 如果没有盛宣怀一代的工业化开拓工作 , 就没有后来那些走得更远的实业家出现 。

第二类 , 以“南张北周”为代表 , 一般拥有科举功名、官场背景 , 属于地方上的头面士绅 , 通常被称作“绅商型实业家” 。 他们与盛宣怀一代最大的不同在于 , 盛宣怀一生主要在追求当官 , 办企业仅是当官的阶梯;而“南张北周”的实业理想更纯粹 , 个人资产和盈利 , 也能投入到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中 。

当然 , 他们有更远大的社会抱负——改造国家 , 让名下的企业承受了不能承受之重 , 功败垂成 。

第三类 , 以范旭东、卢作孚为代表的知识型实业家 。 根据傅国涌《大商人》一书的描述 , 这类实业家或是留学美日的“海归” , 或自学起家 , 共同之处就是创业之前没有官场背景 , 没有从商经历 , 没有雄厚资本 , 但他们有见地、有魄力、有能力 , 他们的企业不是家族企业 , 往往一开始就是股份制企业 , 在近代企业家阶层中他们最具创造性和现代精神 。 他们从来没有把利润最大化看作第一追求 , 而是有着更高的目标 。

而他们的时代悲剧 , 是在企业的辉煌期 , 遭遇了战争与国难 。 他们为国家打赢漫长的战争 , 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 , 中国第一代企业家不同于西欧早期的资本家 , 他们创办企业不单纯是由于利益的刺激 , 其中有些人甚至主要不是由于利益的刺激 , 而反抗外来侵略的爱国思想与民族情绪也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 因此, , 中国初期民族近代工业的兴办 , 从动机到集资、兴建、经营 , 都有明显的政治因素在起作用 , 单纯从经济规律的角度很难给予合理的解释 。

这一点 , 恰是这些企业家最终名垂青史的根本原因 。 任何时代都不缺成功的企业家 , 但以救国为目标、不曾在国家困难时撤资跑路的企业家 , 才真正值得致敬 。

资本可以没有国籍 , 但企业家有自己的祖国 。 在这个维度上观照 , 盛宣怀与范旭东、卢作孚之间 , 精神的价值 , 高下立判 。

不同于以往对民国经济凋敝的认识 , 根据著名的经济史学者吴承明的估算 , 1913—1920年间 , 中国民营工业资本增长率高达11.9%;1920—1936年间 , 民营工业资本增长率维持在9.37%的高位 , 同期国营工业资本增长率也高达10.64% 。

这是什么概念?横向对比一下:

美国在1912一1937年间 , 工业增长速度仅有2.6% , 在其历史上发展最快的1874一1890年间 , 工业增长率也只有5.2%;
英国在1921一1937年间 , 工业年增长率为2.2% , 历史上发展最快的1851一1873年间增长率为3.3%;
德国工业发展史上 , 增长速度最快的1921一1929年 , 年均增长率为7.1% 。

可见 , 民国工业增长速度 , 不输于西方国家最好的工业发展时代 。

假设再给当时的中国 , 20—30年的和平稳定发展时间 , 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工业代差应该可以填平 。 但历史的残酷 , 如同今日的现实 , 当世界陷入经济大衰退的背景里 , 国家之间只能在存量的世界中争夺优势地位 , 边缘者最早会成为被狩猎的对象 。

二战的爆发 , 从根本上看 , 是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萧条的恶果 。 走出经济危机的美国 , 可以充当维护世界和平的角色 , 上升为全球新霸主 。 而身陷危机无法自拔的德、意、日等国 , 则走上了战争掠夺的道路 。 中国不幸沦为战争裹挟的对象 , 高速的工业化进程因此被打断 。

如今复盘历史 , 当然备感惋惜 , 但世界的规则就是这样 , 强者为王 , 你得自己去反抗 , 没有人会让着你 。

从战争的结果看 , 中国的企业家是争气的 。 从盛宣怀的避战互保 , 到范旭东、卢作孚的毁家纾难 , 企业家培养出强烈的国家主义认同感 , 仅用了三四十年时间 。

商之大者 , 为国为民 。

任何时代 , 一群成功企业家的志向 , 就可以决定这个时代的高度 。

而我始终相信:实业救国 , 永不过时!

参考文献:

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 , 人民出版社 , 2000年

[美]费维恺:《中国早期工业化》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90年

龚会莲:《变迁中的民国工业史(1912—1936)》 , 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2007年

傅国涌:《大商人:影响中国的近代实业家们》 , 中信出版社 , 2008年

虞和平主编:《张謇: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前驱》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2004年

周学熙:《周学熙自述》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2013年

吴承明:《近代中国工业化的道路》 , 《文史哲》 , 1991年第6期

刘重来:《卢作孚与范旭东何以成为患难之交》 , 《红岩春秋》 , 2015年第1期

方书生:《近代中国工业体系的萌芽与演化》 , 《上海经济研究》 ,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