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江风云\23\决 战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洞江风云\23\决 战
众水手 , 天亮前就起床了 。 待洗刷完毕 , 唐学召集排成几队 , 人手一柱香 , 举过头顶 , 对着驾驶室驻船供奉的杨府爷神像顶礼膜拜 。 这是出征前一种祭拜仪式 , 虔诚而庄重 。 亦是战斗动员 , 对提高士气 , 凝集战斗力有极大好处 。
唐学说:“这次海战 , 与往日不同 。 将是一场恶斗 。 洞江号全体官兵 , 上下一条心 , 扭成一股绳 , 齐心协力 。 不成功 , 便成仁!渔行老板表态 , 谁先抓获林冠山 , 奖励白银一百两!你们 , 有没有信心和勇气!
“有!”众水手高声答道 。
唐学跪拜在前 , 他每说一句话 , 众水兵就跟着念道:“杨府爷公在上 , 受洞江轮众弟子一拜!今日 , 海盗猖獗 , 屡犯我洞头洋 , 骚扰我民众 , 破坏我渔业生产 。 我洞江轮 , 不辱使命 , 奋力反抗 , 誓与海盗 , 战斗到底!祈求杨府爷公 , 赋予我们神力 , 打败海盗 。 保护众弟子 , 保护洞江轮 , 胜利凯旋!”礼毕 , 掌部又特意炒一大盘豌豆 , 分给大家品尝 。
早餐后 , 唐学命令全舰官兵检查武器 , 轮机长检修设备 。 做到一声令下 , 就能立即启航 , 投入战斗 。 一切准备妥当 , 一声汽笛划破长空 , 战舰徐徐地驶离洞头港……
码头上 , 彩云抱着玉芬举着小手绢在挥舞;阿珍一边摇手 , 一边用手捂着嘴巴 , 仿佛要哭出声来;有几位老人 , 竟然跪在沙滩上 , 对天膜拜 , 心中祈祷 。 与其说 , 当海盗 , 是在海上过着那种刀锋舔血的生活;不如说 , 打击海盗 , 又是一种用生命去赌博的职业 。 尤其这次海战 , 可谓凶多吉少 。
洞江号驶过炮岙门 , 往炮台山外海驶去 。 唐学用望远镜一瞄 , 远在竹屿岛洋面附近 , 七艘海盗船一字排开 。 虎视眈眈 , 宛如七匹海中怪兽 , 只等洞江号上门送死 。
唐学、唐斌、魁内、如钦在驾驶室商量对策 。
唐学说:“今天 , 还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 如何迎敌 。 ”
“‘一时风驶一时船’ 。 今日之战 , 不比上次那一战 。 我认为 , 直接打击林冠山!”唐斌说 。
“为何?”唐学说 。
“上次一对三 , 我们采用杀章鱼的办法 , 各个击破 。 这次 , 我们要打蛇打七寸 , 擒贼先擒王!请唐学兄指教!”唐斌说 。
“其言极是!看来唐斌学识大有长进 , 可喜可贺!”唐学说 , “这次如果采取上次的作战方案 , 我们的力量会被他们消耗殆尽而拖垮 。 因此 , 要集中火力 , 择机打垮林冠山 。 其余船只就不敢轻举妄动 , 也就好收拾!重要一点 , 一定要诱敌深入 , 牵着他们的牛鼻子走 , 听从我们的计划安排 。 ”
唐学说:“洋面七艘船 , ‘绿眉毛’仍是林冠山的指挥船 。 三艘乌艚 , 该船是中国四大木船之一 。 船身大又笨 , 可装大几十号人 , 是一种凶猛的双帆大船 。 其余那三艘白底船 , 我看算是滥竽充数罢了!”唐学说:“大家各就各位 , 准备战斗!”
距海盗船约300码 , 唐学观察潮汐流向 。 他想 , 现是涨潮 , 海盗船在上方 , 顺流 , 处于优势 , 自己反处于劣势位置 。 但是洞江号是动力船 , 只要不熄火 , 船只可保持持续稳定 。
就在这时 , 七艘海盗船按梯队前进 , 一艘紧跟着一艘 , 首尾相接 , 浩浩荡荡 。 帆布借着风力 , 吹得像癞蛤蟆的肚子鼓鼓的 。 借着顺潮水 , 速度飞快;其气势 , 令人畏惧三分 。 一时 , 船上枪声大作 , 众海盗站立在甲板上 , 挥舞着手中的武器 , 向天射击;高声叫嚣 , 仿佛在向洞江号示威和展示力量 。 一时间 , 枪声、嚎叫声、波涛声、风帆的啪啪声等嘈杂声形成一片……
船队围绕着洞江号转圈 , 转了一圈又一圈 , 才停息下来 。 三艘乌艚在左侧 , 右边三艘白底船 , 中间‘绿眉毛’大船坐阵指挥 。 过了片刻 , 林冠山一挥手 , 三艘乌艚 , 在一阵呐喊声中疾速而至 。
“轰——轰——轰” , 从乌艚船上射来几发炮弹 , 落在洞江号四周 , 激起几根水柱 。
“海盗武器升级了 。 ”唐学暗忖着 , 指挥着战舰 , 从炮火中谨慎前行 。
“大哥 , 我们要炮火反击吗?”魁内说 。 他发现对方火力嚣张凶猛 , 很不服气 。 何况自家也有同样的兵器 , 留着不用 。
“不焦急 , 我自有安排!”唐学说 。 他想 , 现在不亮剑 , 就是让敌人麻痹大意 。 自恃兵强马壮、武器先进、船多人广 , 藐视洞江号 。 而这正是他要传递的信息 。 兵不厌诈 , 在敌强我弱 , 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 , 迷惑敌人 , 保存实力 , 也是一种高超的战略战术 。
“轰——轰——轰” 又有几发炮弹呼啸而至 。 有一发炮弹炸在前右侧甲板上 , 炸弹爆炸的热浪把几个水兵掀翻在地 , 有人受伤了 。 唐斌急忙从医务室取出药箱 , 及时包扎……
当第一艘乌艚已经到达有效射程之内 , 唐学下达命令:“弓箭手 , 对准帆布射箭!”乌艚已靠近 , 躲在船侧护板下的弓箭手 , 手搭弓箭 , 箭头绑缚着带火的油棉团和火药 , 把一支支火箭射向乌艚 。
乌艚风帆相继中箭 , 燃起了火 。 帆布本身涂有桐油 , 防止风吹日晒;桅杆绳子也是麻绳等易燃物品 。 经火箭点燃 , 瞬间化成一团火燃烧了起来 。 这一招 , 果然灵验 。 乌艚前进速度随之停顿下来 , 改为摇橹 , 但已无济于事……
第二艘、第三艘乌艚 , 一起从左右两侧疾驶过来 , 企图夹击洞江号 。 唐学瞅准时机 , 发令:“枪手、弓箭手射击!”洞江号从两艘乌艚之间迅速通过 , “迫击炮 , 发射!”
6门迫击炮 , 从炮筒里射出一条条火龙 , 直扑乌艚 。 炸得船上木板、工具飞了起来 , 海盗乱作一团……
与此同时 , 洞江号也遭受重创 。 后桅钢杆被对方炮火打断 , 几只救生艇被炸毁 , 多名水手被炮弹炸飞抛进海里 , 几个伤号躺在甲板上……
冠山在‘绿眉毛’舵楼上 , 观察到自家三艘大船受挫 , 洞江号也损伤 。 正想一鼓作气 , 指挥白底船发动第二波攻击 。 此刻 , 海上忽起雾公j , 天边仿佛扯起一块灰蒙蒙的幕布;视线能见度慢慢变得模糊 , 不足十来米 , 双方一时休战 。
浓雾吞噬着所有的声响 , 限制着人们的视野 , 四周一派安静 。 这种宁静 , 让所有船员陷入一阵莫名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 阳光都黯然失色 , 黑暗随之而至……
“哐哐哐”——“嘟嘟嘟”——海盗船在海上敲锣吹号子 。 这是在浓雾期间 , 避免海上航行船只相撞的最佳办法 。 提醒对方注意 , 同时也告知自己船舶的方位 。
唐学听着这敲锣吹号子的声音 , 一时远、一时近 , 一时强、一时弱 。 吩咐道:“大家注意观察 , 海盗船就在附近 。 ”在驾驶室 , 他小心驾驶着洞江号 , 在海上缓慢移动 。
其实 , 周围海域就是大竹屿、斧头星屿 , 山形水道对唐学来说 , 再熟悉不过 。 从前不曾多少次在这里捕过鱼 , 也登上大竹屿 , 在那片大草坪捕过放养的山羊 。 但是 , 目前这根警惕的神经 , 还是时刻绷得紧紧的 。
突然 , 猎豹“汪汪汪”地嗥叫几声 。 站在瞭望台上探望的海龙 , 顺着狗叫声 , 发现一个巨大的物体正穿过浓雾向自己靠近 , 形状也逐渐清晰起来 。
“海——海盗——船!”海龙紧张地咽了口水 , 讲话也变得结巴 。 大声喊道 , “10点钟方向!”
笼雾中 , 双方几乎同时发现对方 。 近在咫尺 , 两只船猛然地撞在一起 。 一时双方人员匆忙应战 , 枪声大作 , 场面混乱 。
“冲啊 , 杀!”海盗们利用这个有利时机 , 故伎重演 , 拉扯着桅杆上的各种缆绳 , 既像荡秋千 , 又像一群蝙蝠 , 吱吱喳喳地奔跳过来 。
“兄弟们 , 杀!”唐学沉着冷静 , 指挥水兵们作战 。 同时 , 判断和预测事态的发展 。
他想 , 为什么海盗个个不怕死 , 前赴后继、勇往直前?一方面是习惯成性 , 没有他们打不过的对手;另一方面 , 依然占据人多势大的优势 。 现在 , 仅是一艘海盗船和洞江号搏斗 , 我们几乎把全部战斗力投上去 。 如果加上那几艘 , 那洞江号在劫难逃 。
海上起风 , 浓雾沉重地在海面上滚动着、翻腾着 , 它那巨大的灰白色气团 , 裹挟着毛毛细雨渐渐地散开了 。 天际慢慢开扩 , 竹屿岛从朦胧中清晰显露了出来……
这时 , 他又发现六艘海盗船就在附近转悠 。 多亏于浓雾 , 才没有合力攻击洞江号 。 现在风起雾开 , 洞江号危在旦夕 。
唐学感到大事不妙 , 形势严峻 。 现在唯一要做的 , 就是速战速决 , 退出战场 。 他摇起警铃 , 命令:“全速后退!”
两船分离 , 洞江号佯败 , 开始往炮台山方向撤退 。 冠山见状 , 哪里善罢甘休 。 眼看将要活吞撕裂洞江号 , 却又被它逃跑 。 他率领众船奋起直追 。
洞江号在前 , 海盗船紧随其后 。 就像一场海上竞逐比赛 , 其场面十分壮观……
?①洞头民间有雾公、雾母的说法 。 单数日 , 如初一十五 , 雾公 , 雾易散;双数日 , 初二十六 , 雾不易散 。 亦有说南风雾为公 , 雾易散;北风雾为母 , 不易散 。
- 小脚的起源:为防疫古人如何解决大妈们串门、扎堆的问题
- 天津这栋洋楼有百年的风云故事,因为两位人物,让它声名远扬
- 困难总能解决。但是自欺欺人,隐瞒实情,那就完蛋了| 写在历史边上
- 隆中决策:诸葛亮战略上的失误与他的人生境遇有直接关系
- 钱学森研制导弹,遇到生产气瓶难题,竟被民营厂的老技工帮助解决
- 荆襄战区:三国时期决定性的战区
- 三国最悲催的继承人,原本被主要培养,结果被处决落魄收场
- 接连两个大动作!文在寅宣布重要决定,朴槿惠结局或有意外
- 【梗系】想解决问题 着急是没有用的 !????
- 父亲一生的五次决定,八十大寿那天我向他讨一句终生受用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