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城晋源区西寨村登记文物旧物七旬翁拿出父亲的两份结婚证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山西省城晋源区西寨村登记文物旧物七旬翁拿出父亲的两份结婚证


山西省城晋源区西寨村登记文物旧物七旬翁拿出父亲的两份结婚证

山西省城晋源区西寨村登记文物旧物七旬翁拿出父亲的两份结婚证// //


山西省城晋源区西寨村登记文物旧物七旬翁拿出父亲的两份结婚证

山西省城晋源区西寨村登记文物旧物七旬翁拿出父亲的两份结婚证// //

图为李建业的亲爹继母在1951年的结婚证 。

图为李建业亲爹亲妈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的结婚证 。

李建业手里有两份老结婚证书 。 在他眼里 , 那可是无价之宝 。 那是他爹和他妈 , 还有他爹和他继母先后在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领的结婚证书 。 上面承载着过去 , 也承载着李建业对长辈最美好的怀念 。 前些日子 , 他们村里摸底梳理文物旧物 , 李建业高兴 , 于是晒了出来 , 让从未见识过的人们着实开了一番眼界 。

李建业 , 76岁 , 晋源区西寨村人 。 他保存至今的两份结婚证书全部存放在一个长圆纸筒中 。 他亲爹亲妈是在民国二十五年 , 也就是1936年领的结婚证 。 那证书同现如今的学生奖状差不多 , 长方形的一张纸 , 只是上面设计的图案要热闹喜庆得多 。 该证图上方正中有“结婚证书”4个大字 , 图下方正中有“同心永爱”4个小字 。 四周辅绘莲花、游鱼、玫瑰、鸳鸯、白头翁、吹喇叭的小天使等一圈中西结合的装饰彩图 , 颜色艳丽却不俗气 。 最让人感叹的是 , 领证的同时 , 他的父母还领到了一张具有指导意义的《新式结婚礼节单》 。 粉色彩纸印制的礼节单上面 , 对结婚程序等都做了具体而详细的安排 。

该证书是印制的 , 格式统一 , 文字内容半文半白 , 但一对新人、证婚人、介绍人的名字和日期是用毛笔填写的 。 其左上角另外贴有两枚暗粉色的印花税票 。 李建业说 , 那个圆纸筒就是存放这张证书的原装盒子 , 迄今已有83年 , 保存得非常完好 。

李建业6岁时 , 亲妈不幸去世 。 为了年幼的他正常成长 , 他爹又给他找了个后妈 。 那年是1951年 。 亲爹后妈的这张结婚证时代特色鲜明 , 图上方正中一个红双喜大字 , 两边辅以麦穗图案 , 再两边是鲜艳的五星红旗 。 证书一式两份 , 格式统一 , 充分体现了新社会男女地位的平等 。 证书底色还印着4个浅色大字“婚姻自主” 。 这是当时区别于旧社会“婚姻包办”最豪迈的口号 。

上世纪70年代 , 后妈亲爹相继去世 , 李建业将这两份具有纪念意义的结婚证书“继承”了下来 。 父母没留什么照片 , 每当想他们的时候 , 他就打开纸筒看看这两份证书 。 上面父母的名字好像能散发出光的温暖 , 让他的心顿时重归宁静 。

除了这两份结婚证书 , 李建业家里还有不少与他记忆相关的纪念物:他亲妈在民国时办理的身份证;1948年解放军攻打太原时在他家借宿 , 他家和邻家拆下门板给解放军过汾河当垫桥板 , 有军人送给他家一套红军时期的领章、帽徽……

随着年龄的增长 , 李建业现在只要没事 , 就爱翻翻手里的这些纪念物 , 回想一下过往 。

得知村中梳理登记民间文物旧物可能要办博物馆时 , 李建业拿出这两份具有年代感的结婚证 。

“值钱与否不必说 , 至少对研究当时社会婚书、婚姻状况有参考价值 。 ”李建业自信地说 。 (采访人员张国英文/摄)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七旬翁拿出父亲的两份结婚证

太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