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咏唱怀满乡间——明清两代狸桥地区的诗歌创作(上)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吟咏唱怀满乡间——明清两代狸桥地区的诗歌创作(上)

作者:章达鼎

制作:童达清

第615期

宣城自古诗人地 , 狸桥古代诗歌多 。 地处宣城北乡的狸桥地区 , 历代以来文人贤士寻幽揽胜 , 感时抒怀 , 创作了许多首优美的诗歌 。 虽历经兵燹劫难 , 大部已散佚湮没 , 然今天我们尚能从各家族历尽艰辛保存下来的残缺不全的家谱中 , 搜集到诗歌三百多首 。 这些散落在民间的诗歌宛如一颗颗闪光的珍珠 , 为宣城的诗歌文化增辉添彩 。

狸桥地处南漪湖以北 , 固城湖以南 , 东连郎川 , 北接高淳 , 西隔水阳江与金宝圩相望 , 境内群山叠翠、碧水环流 , 物产丰饶、宁静幽雅 。 早在西周时期起就有人居住 。 至今尚存三国时的古塔、隋代的石桥和唐代的寺庙 。 而有文字记载的人文资料即自北宋始 。 后因金人南下 , 中原的一批世家大族随宋高宗南渡 , 为避战乱 , 他们选择这片处在宣州与金陵之间的土地定居 , 得山水之利 , 勤耕而崇文 , 故人文荟萃、科第联绵 , 成为宛北名门望族之地 。


吟咏唱怀满乡间——明清两代狸桥地区的诗歌创作(上)

吟咏唱怀满乡间——明清两代狸桥地区的诗歌创作(上)// //

明清两代 , 狸桥地区各家族的文化达到了鼎盛 , 他们承先人懿德 , 崇文重教 , 因而人才辈出 , 蜚声艺苑者指不胜屈 。 “文物衣冠 , 力田孝悌 , 知不绍悉 。 而人文敷贲 , 云蒸霞蔚 , 文风之盛甲于宣邑之北” 。

诗歌创作的沃土

在古代的农耕社会中 , “地方家族在保存文化、形成学风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 加之家族之间的联姻、世交等关系 , 使得地方文化风气在传承交融中更加浓厚 , 宗族社会的稳定保证了学风、学术的的传承 。 ”正因为宗族势力规范了日常行为 , 并将宗族荣誉内化为每个人的价值取向 , 从而保持了传统文化基因深入到社会底层 , 得到了更好的传承 。 诚如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言:“家族对于传承文化 , 有着重要的作用 。 ”“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不可分离 。 ”

明清两代狸桥的世家大族之所以成为诗歌创作的沃土 , 主要造就了以下五个良好的条件 , 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

一、耕读传家 , 崇文重教

自明代起 , 狸桥各大家族历经迁居以来近十代人的开拓进取 , 努力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 生活得到了基本保证 , 便将“诗书传家久”、“亦耕亦读”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 , 可谓“弦诵之声与击壤之音相应答” 。 形成了一个家族世代承袭的文化氛围 , 造就了家族的灵魂 , 成为人才辈出的动力 。

三宝里许氏族人自南宋定居以来 , 勉励子孙勤耕苦读 , 矢志不谕 。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 , 祖祠光裕祠落成 , 将耕读立于规条之中:“古之耕者未尝不读 , 盖耕以治生 , 而读以明理 , 故古之豪杰多奋迹于陇亩之中 。 ”

明永乐进士许森曾忆幼时其父训导:“尔祖父授尔一经 , 期尔有成 , 以克绍先烈 , 尔期勉之” 。 明万历进士朱之蕃赞三宝里许氏一族崇文重教:“许氏又以人品重 , 更不惜资于衣冠科目已也 。 ”“耕者勤于耕 , 读者勤于读 , 贤者勇于为善 , 不肖者不敢为非 。 ”据家谱载 , 明清两代有进士、拔贡各一人 , 太学生27人 , 郡、邑庠生30人 , 为官为吏者10人 , 授予官职、荣誉称号者10人 。


吟咏唱怀满乡间——明清两代狸桥地区的诗歌创作(上)

吟咏唱怀满乡间——明清两代狸桥地区的诗歌创作(上)// //

南姥章氏一直奉行福建浦城先祖仔钧公所制定的家训 , 将“传家两字 , 曰耕与读”放在齐家篇之首 , 继承宋代家族三进士遗风 , 始终遵循“师范缅紫阳 , 重道崇儒懔祖训”之教诲 , 明清两代五百余年 , 耕种之余户诵家絃 , 文人贤士代代相承 。 清嘉庆时侍读张焘曾称赞:“数百年来 , 科名文学、孝子贤孙列于郡邑者不一而足 , 遂为吾宣望族 。 ”据谱载 , 全族明清时共有读书人397人 , 其中太学生、国学生96人 , 郡庠生、邑庠生、增生、廪生等128人 , 为官为吏者28人 , 受皇帝奖励的7人 , 授予官品59人 , 恩赐荣身者154人 。

亳里许氏将“厚根本、崇文教”列为规约十条之首 , 称赞读书之要:“诗书之泽盛 , 则彪悍之气衰;礼仪之风既 , 则鄙野之习杳” 。 教育子孙以“读书之教 , 礼义垂训 , 师儒崇而人文蔚” 。 因而家族人才辈出 , 明清两代有太学生60人 , 郡、邑庠生、贡生81人 , 为官、为吏及授予官职称号18人 。

金山唐氏将读书明理写入家训之中 , 要求子孙:“故为父兄者 , 于发蒙时 , 即择名师专意教诲 , 俾开心目 , 知立身行道皆由于此” 。 “冀我族人恪遵家法 , 谨守世业 , 耕者为良农 , 读者为良士 , 不坠行以玷先人 。 ”虽元末全族遭红巾军洗劫 , 家业毁于兵燹 , 然自明代起 , 竭力经营 , 家道炽昌 , 贤士辈出 , 明初于科举之外 , 诏选贤良赴朝为官 , 唐氏一族就有四位读书人入选 , 时人荣之 。 族人中儒士众多 。


吟咏唱怀满乡间——明清两代狸桥地区的诗歌创作(上)

吟咏唱怀满乡间——明清两代狸桥地区的诗歌创作(上)// //

水阳河东孙氏孙襄一门七代以功名显赫于明、清两朝 , 名扬宣邑 。 自其高祖义一公始就好读书、熟经史、讲明理学 , 楷模胶庠 , 后世子弟均为太学生、郡庠生 , 为官为吏 。 孙襄为明末进士 , 其子孙卓康熙时进士第二 , 授编修 , 诗文俱佳 , 名扬海内文坛 。

二、扶贫助学 , 奖励英才

古代农家子弟大多贫寒 , 全家人省吃俭用 , 培养后代上私塾读书 , 为的是博取功名 , 光宗耀祖 。 为鼓励族人勤学上进 , 各家族都制定了奖励措施 , 规定了考取秀才、举人、进士之后 , 对其家庭进行荣誉上的褒扬和经济上的奖赏 。 对在郡邑学堂及京师太学的读书人 , 祠堂亦给予一定的资助 。 因而学子们勤奋读书 , 不少儒生曾几次、十几次地赴南京、北京会考而毫不气馁 。


吟咏唱怀满乡间——明清两代狸桥地区的诗歌创作(上)

吟咏唱怀满乡间——明清两代狸桥地区的诗歌创作(上)// //

金山唐氏曾在家规中写道:“族中有可读之资、而贫不能读者 , 如义学之制 , 供给俸资纸笔 , 毋俾埋没 。 有入庠者 , 给衣巾之费 , 赴乡会试者 , 助其资斧 , 皆优崇读书辈也 。 ”唐氏族人澄宇先生“尤善奖诱后进 , 凡里闾俊异能文者 , 辄折简屈致为文字会 , 张筵列馔 , 惟恐不及 。 ”金愚先生教育儿子金山公说:“读圣贤书 , 岂仅掇拾青紫耶 , 亦将藉以明理考 , 镜得失耳” 。 因此 , 对文章道德之士 , 尤所尊礼 。 “性喜勤 , 尤喜人勤 , 见子弟耕读勤所事者 , 辄奖励之 。 ”金源先生少年从陈九龙先生求学于云山学馆 , 晚年对后辈学习甚为关心 , “临终拳拳以倡明理学、奖引后进为词” 。 培德先生为太学生 , “教儿曹存心忠厚 , 托志耕读” 。 对“有志读书者奖成之” 。

南姥章氏存斋公于清康熙时为家族立有需做的三件大事 , 其中的第三条为资助子孙入学:“吾族力田者多 , 知书者少 。 间有可造之童 , 又以家贫 , 故不能力学 , 当建置义馆 , 延请名师 , 庶家可知书 , 人教礼义 。 ”章氏一族每年均从公堂祀田中拿出一部分收取的租稻资助贫寒学子 , 这项制度延至民国时期 , 当年受惠的学生现尚有健在者 , 虽年逾九十 , 仍深怀感恩之心 。

(作者系宣州区狸桥镇退休干部、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