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那个日本人i!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杀死那个日本人i!

01

公元1909年10月26日本应是平常的一天 , 但发生在哈尔滨车站的一起刺杀事件 , 让这一天变得不平常 。 从某种意义上讲 , 这一天改变了东亚历史 , 它是“蝴蝶效应”中 , 在南美丛林扇动了一下翅膀的那只花蝴蝶 。

这天早上9点 , 大韩帝国“太上皇”、日本伟大政治家伊藤博文按约来到哈尔滨 , 他将与沙俄财政大臣科科夫佐夫商谈有关朝鲜半岛问题 , 以及划分日俄在中国东北势力范围等事宜 。

伊藤博文到达哈尔滨火车站

俄国人十分重视这位日本重臣 , 对他的到来予以高规格待遇 。 科科夫佐夫陪同伊藤博文检阅了仪仗队 , 这在国际礼仪中属于贵宾礼遇 。

就在伊藤博文检阅了俄国仪仗队时 , 事故发生了!

韩国爱国主义者安重根(也有称“朝鲜爱国主义者” , 此时朝鲜半岛上是大韩帝国1897年—1910年 , 两种叫法皆可)突然冲过仪仗队 , 距离伊藤博文仅几步之遥 , 掏出枪连开七枪 。 打中了伊藤博文三枪 , 都是要害部位 。 一枪打穿了两肺 , 一枪射进了右胸 , 第三枪打中腹部 。

刺杀伊藤博文用的比利时造勃朗宁手枪

还有四枪是射向伊藤博文的随从们 。 据安重根后来交待 , 之所以向随从开四枪 , 是怕之前三枪打错了人(反正枪里还有子弹 , 不用也浪费) , 所以多补几枪 , 有备无患 。 可见安重根此人是十分冷静的 , 都这个时候了还能心细如尘 , 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他早已视死如归 。

68岁的伊藤博文痛苦倒地 。 同时 , 周围人分明听见他生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我中了三枪 , 是谁(干的)?”

当时日本媒体描述 , 在伊藤博文倒下的瞬间 , 印在地上的阴影呈一个“女”字 。

杀人后的安重根倒是十分淡定 , 竟然没有要逃跑的意思 , 他甚至掏出一面大韩帝国国旗 , 用俄语高呼“韩国!万岁!”

我倒挺好奇为什么安重根要用俄语呢?难道是希望用这种极端手段 , 让俄国人“幡然醒悟”并主持正义 , 帮助他们克制住日本想要吞并韩国的野心?——这个与本文无关 , 不再追究了 。

当今朝鲜和韩国分别称安重根为“爱国烈士”和“义士”

杀人后的安重根被俄国警卫一拥而上 , 按倒在地 。 俄国警方将他关押两天之后 , 便移交给了日本设在中国辽东半岛的警察机构 。

当安重根在地下监牢里得知伊藤博文真的死了 , 作为基督徒的他在胸前默默画了个十字 , 说道“我冒险犯下严重罪行 , 为国家献出生命 。 这是一个高尚的爱国者的行为 。 ”

日本人不会觉得安重根高尚 , 他们痛恨这个刺客 , 杀死了他们爱戴的伊藤大人 。 尤其瞧不起暗杀的行为 , 尽管他们在“马关条约”时也对李鸿章干过这样的事 。

伊藤博文的死被当作是“为国捐躯” , 日本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

日本为伊藤博文举行国葬

接下来便是紧锣密鼓如何处置凶手安重根 。 日本人万万没想到 , 安重根先发制人“倒打一耙” , 罗列了伊藤博文的15项罪名 , 包括滥杀无辜韩国国民、废黜高宗皇帝、杀死明成皇后、抢夺大韩帝国政府权力等等 。 最有意思的是 , 安重根还指控伊藤博文杀死了日本孝明天皇 , 这都是几十年前的陈年老账了 , 而且是日本人自己的事 。

另外 , 安重根还坚持认为他不该被当作刑事罪犯 , 而应该是战俘 。 因为他们建立了一支韩国抵抗军 , 为了反抗日本人的压迫发动了独立战争 , 所以他认为开枪打死伊藤博文是在战场上 , 最后不幸战败被抓 , 应为战俘 。

别说 , 他还颇有几分诡辩的道理 。

如果若安重根的道理说得通 , 他就不会被处死 , 按照国际公约是不可以杀战俘的 。

但日本人可不管安重根的说辞 , 最终以谋杀罪判处死刑 。 1910年3月26日在旅顺监狱刑场被枪决 。

02

那么 , 安重根为什么要杀伊藤博文 , 他为什么又如此恨伊藤博文呢?这要从日本人日益膨胀的野心说起 。

早在1870年代初 , 日本国内就出现了出兵朝鲜的呼声 , 但这种声音被另一派以“内政为先”的声音所压制下来了 。 到了1875年日本人觉得时机已然成熟 , 便派出云扬号军舰驶入朝鲜首都汉城附近的江华湾挑衅 , 终于引发了战斗 。 这场规模不算太大的战斗以日本人的胜利而告终 。 这就是“云扬号事件” 。

隔年 , 朝鲜被迫签订了《江华岛条约》 , 这是朝鲜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 这份条约让朝鲜丧失了关税自主权;让日本获得了领事裁判权(日本人在朝鲜犯法 , 必须交由日本处理 , 朝鲜不能审理);日本还获得了最惠国待遇等等 。

《江华岛条约》的第一款还明文规定:朝鲜是一个独立自主之邦 。 显然 , 这一条是针对中国的 。 朝鲜向中国王朝朝贡、并接受册封已有几百年历史了 , 朝鲜是中国的藩属国确凿无疑 。 日本人在条约上写明此规定 , 旨在让朝鲜脱离藩属国地位 , 以便他们下一步对朝鲜半岛的入侵 。

日本人“胆大包天”想让朝鲜不再是大清藩属国 , 并不是一时兴起 , 事实上他们早已摸好了底 。 在“云扬号事件”后 , 日本派人来到中国 , 试探清政府的的态度 。 清朝总理衙门表示:“朝鲜虽隶属中国 , 一切政教禁令 , 完全自主 , 中国从不与闻 。 ”

日本得到这个答案后 , 认为大清所谓宗主国 , 有名无实而已 , 今后“在朝鲜问题上 , 已无再同清国政府进行交涉之必要” 。 也就是说 , 大清对朝鲜的态度其实是爱莫能助的 , 毕竟自己内外还一团乱麻呢 。

朝鲜王朝的官员都穿着明朝服饰

朝鲜内部又是什么态度呢?一些人认为应该恪守传统 , 与大清保持紧密联系 , 用大清牵制日本 。 而另一派以朝鲜知识分子为主要代表 , 他们意识到日本正在发生剧烈变化 , 国力日益增强 , 认为应该向日本学习 , 加强与日本的紧密联系 。 所以在朝鲜知识分子心目中 , 对《江华岛条约》甚至是持欢迎态度的 。

朝鲜内部的这种路线之争拉扯了一段时间 , 渐渐知识分子势力占了上风 , 朝鲜向日本靠拢 , 学习日本进行改革 。 但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 又让朝鲜人清醒了过来 , 他们认识到了日本人的野心 , 同时对自己国家还能不能独立自主感到十分担忧 。

而甲午战争大清的战败 , 又彻底改变了包括朝鲜在内的东亚各国的命运 。

就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七个月的一个夜里 , 一群日本浪人打扮模样的暴徒闯入朝鲜宫廷 , 杀害了朝鲜高宗李熙心爱的明成皇后 。

明成皇后

明成皇后有很大的权力 , 能左右朝鲜的政局 , 是高宗李熙的得力助手 。 她一开始就是积极反日的 , 希望能接清朝的力量 , 来牵制日本的 。 如今清朝都败在日本人手下 , 明成皇后自然不会有好下场 。 日本人必定要对付她 。 杀掉她 , 也是给高宗李熙一个下马威 , 使之服服帖帖于日本人脚下 。

明成皇后已死 , 日本人还不放过她 , 不仅把她的遗体一把火烧了 , 还命令高宗李熙剥夺她的皇后头衔 , 贬为庶人 。

李熙 , 朝鲜王朝第26代国王

失去明成皇后的高宗李熙看起来像个无头苍蝇 , 焦虑、恐惧一齐袭来 , 他忧心忡忡 , 或许下一个死的就是自己 。 为了生命安全 , 高宗李熙干脆搬到沙俄大使馆居住 。 环顾四周 , 目前也只有俄国人可以抗衡日本 。 俄国人为了自身利益 , 此时也十分乐意为朝鲜提供帮助 。

03

1897年 , 对东、西方世界都是极具重要意义的一年 。 欧洲爆发了希土战争 , 欧洲列强英、法、意、俄都不同程度卷入战争 。 在东方 , 德国强占了中国胶州湾 , 激起全国人民的义愤 。 康有为又上书光绪皇帝 , 强调变法维新、救亡图存已刻不容缓 。

在朝鲜半岛 , 则发生了更大的政治变故 。 高宗李熙做了一个重大决定 , 他宣布将国家改为“大韩帝国” , 李熙成为朝鲜半岛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 在此之前 , 这是只有中国帝王才配拥有的头衔 。

李熙 , 大韩帝国开国皇帝

李熙要大干一番 , 以图将国家带向真正的独立自强 。 他推行了土地改革、货币改革 , 强化军事实力 。 国家意图振兴所带来的变化 , 让韩国人民的爱国思想变得越发强烈 。 他们从一个几百年来附属国心态 , 转变为一个独立自主国家的心态 。 但这种心态与日本人蚕食韩国的行动 , 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矛盾冲突 。

本来韩国希望借俄国人的力量来牵制住日本 , 此前几年是相对成功的 , 日本对俄国有所忌惮 。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 , 最后结果让所有人感到震惊——日本赢了!

从大清到俄国 , 皆不是日本的对手 , 韩国人希望在列强夹缝中求生的算盘 , 完全落空了 。

日本对韩国的蚕食更加有恃无恐 , 再没有谁能阻碍他们 。

伊藤博文在韩国

日俄战争结束后不久 , 韩国就被迫与日本签下了一份“保护条约” 。 韩国不得不签 , 不敢不签 , 因为日本的军队已经在韩国首都汉城街头搞演习示威了 , 李熙必须战战兢兢拿起笔签字 。

根据这份所谓的“保护条约” , 韩国一切外交关系 , 都要交由日本全权处理 。 这么一来 , 等于韩国丧失了其独立性 , 完全沦为了殖民地 。

日本在韩国首都汉城设立了统监府 , 这个统监府就是落实“保护条约”规定 , 用来专门处理韩国外交事宜的 。 但其实统监府还有更大的权力 , 韩国的内政它也要干涉 。

统监府相当于是韩国政府的“上级部门” , 担任统监的人相当于是韩国的“太上皇” , 而这位“太上皇”就是后来被刺杀的伊藤博文 。

伊藤博文 , 日本第一位内阁总理大臣、明治宪法之父

当韩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或者说保护国)后 , 韩国国内反日情绪十分高涨 , 可是也拿日本人没有办法 , 只能将签约大臣(韩国版李鸿章)的房子烧了 , 还有些人天天聚集在皇宫外大哭 , 甚至有人自杀明志 。 却就是拿日本人没有办法 , 太气人了!

韩国皇帝李熙还不想放弃 , 在荷兰海牙召开的《万国和平会议》给了他一线希望 。 讽刺的是 , 这个所谓的“万国”、所谓的“和平”会议 , 本质上都是对外扩张的列强国家参与 , “我为鱼肉”的韩国自然不在其列 。

即便如此 , 李熙还是派出了三个秘史密使远赴海牙 , 向与会的欧洲列强求援 , 希望他们主持公道 , 阻止日本人对韩国的吞并 。

韩国的三个密使到海牙就吃了闭门羹 , 欧洲列强拒绝见他们 , 说韩国已经隶属于日本 , 这是别国内政 , 外人无权干涉 。 可见 , 那是日本真的强大了 , 欧洲列强也不远得罪他们 。

这就是历史上被称为的“海牙密使事件” 。

韩国派密使的事很快被“太上皇”伊藤博文知道了 , 他气呼呼地来到皇宫 , 向李熙表达了强烈不满 。 李熙一言不发 , 不敢说什么 , 只能听伊藤博文训斥 。

李熙的委曲求全没有换来伊藤博文的谅解 。 他又召见了韩国总理大臣李完用 , 提出要李熙退位 , 为派密使的行为负责 。 李完用是亲日派首脑 , 被韩国人视为头号卖国贼 。

李完用根据伊藤博文的意思 , 联合一众亲日派官员向李熙逼宫 , 要求其退位 。 伊藤博文又一边积极调动军队策应 。 这是两手准备 , 一手软 , 一手硬 。

1907年7月19日 , 在日军6门大炮对准皇宫的情况下 , 李熙被迫宣布退位 , 34岁的皇太子李坧即位 。

李坧 , 大韩帝国第2任皇帝

李坧即位后 , 韩国的命运更加堪忧 。 完全沦为日本人傀儡的李坧被要求签署了又一个更严苛的“保护条约” , 这次连韩国的内政、司法都要一并交由统监府全权处理 。 同时 , 韩国的军队也被解散了 。

04

如果说 , 这以上情况都是政治层面的入侵 , 那日本人对韩国社会的入侵在更早就已开始了 。

在日俄战争之前 , 日本的资本就已经进入了韩国 , 日本银行和大企业都在韩国进行投资 。 到李熙退位时 , 日本已相当程度掌控了韩国的经济 。

日俄战争之后 , 日本人移民韩国也呈暴增趋势 。 在韩国的主要城市 , 越来越多出现了日本社区 。

在宣传媒体方面 , 市面上基本都是日本人的报纸或亲日本的报纸 。 这些报纸每天歪曲事实 , 不断灌输皇民化思想 。 这让韩国老百姓感到无比恶心 。

这一系列事实的叠加 , 让韩国反日势力不断聚集 , 反抗日本的行动也愈发激烈 。 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事件 , 就是“压死老黄牛的最后一根稻草”——这几乎是一起必然会发生的事件 。

1907年韩国反抗军

其实在伊藤博文被杀时 , 由于对韩政治主张的分歧 , 他已辞去统监一职 。 伊藤博文不赞成激进日本政客提出的一举并吞韩国政策 , 他主张“渐进式”并吞 。 说起来 , 伊藤博文算是并吞韩国的温和派 。

但韩国人不会这样认为 , 毕竟伊藤博文是直接“骑”在他们头上的人 , 是并吞韩国的直接执行者 。

安重根一类的韩国爱国者不会想到 , 伊藤博文的死 , 反而加速了日本并吞韩国的速度 , 他的死 , 似乎给了日本激进派以正当性 。

1910年8月22日 , 韩国头号卖国贼李完用与日本代表签订了《日韩合并条约》 。

条约开头“解释”了合并的原因:“日本国皇帝陛下与韩国皇帝陛下 , 顾及两国间之特殊而亲密之关系 , 欲增进相互幸福 , 永久合并确保东洋和平 。 为达此目的 , 确信韩国与日本国合并是最佳方法 , 兹决定两国间缔结合并条约 。 ”

而条约第一条这样写道:“韩国皇帝陛下将关于韩国全部一切统治权 , 完全且永久让与日本国皇帝陛下 。 ”

合并条约签订后 , 日本国民欢欣鼓舞 , 举国欢腾 。 在东京街头 , 民众自发组织了花车游行和太鼓表演 。 日本人饮酒作乐高呼万岁 , 庆祝活动从白天一直延续到半夜……

已被枪决几个月的安重根永远不会知道事情竟然会这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