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林蔚秀 其树冬青——读《冬青老人口述》小札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学林蔚秀 其树冬青——读《冬青老人口述》小札
【读书者说】
作者:季小乔(南京邮电大学教师)
最近 , 由卞孝萱先生口述、赵益教授整理的《冬青老人口述》一书 , 终于在凤凰出版社出版 。 开卷观览 , 我们不仅能够感知书中所展示出的为历史风烟所遮蔽的蔚秀学林 , 而且通过了解叙述者与学林诸公之间的交游往还 , 可以勾勒出卞氏一生的治学成才之路 。 学林的蔚然深秀滋养了卞先生这株“冬青之树” , 全书内容皆出于耳闻目见 , 故能娓娓道来 , 引人入胜 。
学林蔚秀 其树冬青——读《冬青老人口述》小札// //
高二适为卞孝萱之母题句 选自《冬青老人口述》
“轻松之漫谈”
卞孝萱(1924—2009) , 江苏扬州人 , 谱名敬堂 , 晚号冬青老人 。 卞先生之号 , 取自唐人刘禹锡《赠乐天》诗中“在人虽晚达 , 于树似冬青”两句 。 据整理者赵益教授所言 , 2006年春 , 卞先生召邀门下诸生围坐其冬青书屋中 , 为之讲授有关耆宿师长、家世渊源、友朋时彦等掌故见闻 。 讲述共进行九次 , 录音整理成文后 , 部分经由先生本人审阅 , 并修订补阙 , 后经由整理者厘定 , 分为“师长学行”“旧家往事”“诗人丛谈”“耆老杂纪”“维扬才俊”“友朋摭忆”“书林漫识”等七部分 。 卞先生在“缘起”中提到 , 黄曾樾、钱钟书二人分别将他们所聆听到的陈衍(石遗)的谈话记录为《谈艺录》《石语》二书 , 而此《口述》即仿其意为之 。 这些记录不同于官样文章或是学术论著 , 而是轻松的漫谈 , 类似旧人的笔记琐谈 , 因只记与自身相关的内容 , 所以颇近于陆游《家世旧闻》一类书 。
但《口述》一书与前贤的同类型撰著是有明显区别的 。 全书以人为目展开讲述 , 所涉人物众多 , 却能做到漫而不散 , 重点突出 。 卞孝萱先生晚年已是蜚声文史学界的大家 , 而其所述侧重师长友朋、乡梓家族 , 分明有明其渊源、彰其传承的用意 。 故而对自身学术生涯影响越大的 , 讲述得越详备 。 例如“范文澜”部分 , 体量竟达全书六分之一强 。 其他所及诸公 , 也多是述者亲身交往之人 。 若将之依年代排比 , 前后大致可以衔接无间 , 据此能得卞先生生平交游之编年简表 。
卞先生将所忆及的旧闻掌故讲述出来 , 并非如旧人那般“以资谈谑” , 他对于所述对象 , 往往抱有敬仰或赏识的态度 。 如对于金毓黻的“心病”以及后来的自戕行为、对于柳诒徵厚待蔡尚思 , 述者的叙述都饱含温情 。 又如讲到章士钊之母姓刘 , 母殁之后 , 章太炎建议他以“无卯”为笔名 。 “刘(劉)”字去卯则为“钊(釗)” , 痛悼之外复含情趣 , 可见时人精神风貌 。 这些细碎而有意味之事在书中俯拾皆是 , 尘封的故事正因以“漫谈”的方式出之 , 而能显得鲜活丰满 。
因事见人与学行并重
《口述》一书较之同类型记述 , 在具有翔实、鲜活、可读诸特点的同时 , 隐然有一个框架或体系 。 简言之 , 就是以人为目 , 因事见人 , 由行及学 , 学行兼论 。 他曾协助范文澜撰写《中国通史简编》 , 又曾为章士钊校订《柳文指要》 , 与金毓黻结识是因为民国碑传文献的裒辑编订 , 而与匡亚明的往还则集中于《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的撰写和审稿工作 。 关于这些旧事 , 该书首次披露了不少外人罕知的细节 , 如范文澜为卞先生手稿改错字 , 章士钊向周恩来写信表彰卞先生的校订功劳等 。 而更重要的是卞先生对诸位师长学术成就的思考与评骘 。 他认为“新式的人当中 , 范文澜够资格讲国学” , 而评金毓黻虽通“理学、文学、小学、史学” , 但“在哪一方面都没有达到最高峰” 。 同时卞先生赞叹史学家金氏的文学修养 , 认为现今史学界研究者于此点是缺乏的 。 这些归纳与对比 , 读者自可体会、思考 。
卞氏论人叙事 , 往往将人、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