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我们不知道的苗族民族风俗( 二 )


苗族--服饰
喜戴银饰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们挽发髻于头顶,戴上高约20公分左右,制作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图案 。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更显的高贵富丽 。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 。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 。耳环、手镯都是银制品 。只有两只衣袖才呈现出以火红色为主基调的刺绣,但袖口还镶嵌着一圈较宽的银饰 。苗家姑娘盛装的服饰常常有数公斤重,有的是几代人积累继承下来的 。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 。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苗族的服饰各地不完全相同,男子多用布包头,身穿短衣裤,但苗族妇女的穿戴普遍比较讲究,尤其是盛装,极为精美,花饰很多,有的裙子有四十多层,故名“百褶裙” 。衣裙上面绣制的各种图案,古色古香,异彩纷呈 。妇女擅长纺织、刺绣、蜡染,工艺十分精湛 。
苗族--饮食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 。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 。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 。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
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 。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 。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 。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 。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 。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 。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 。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 。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 。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 。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

那些我们不知道的苗族民族风俗

文章插图
苗族--建筑
由于长期分散居住,形成了不同地区各自的特点,房屋多系木结构,以瓦、杉皮或茅草等盖顶,黔中或黔西地区有用薄石板盖顶 。山区多为吊脚楼;海南岛和云南昭通等地则住长形茅草房或以树干交叉搭成的“杈杈房”;湘西一带则为石屋 。
苗族多居住在山区,住房多以树栅为墙,削树皮为壁,编时为瓦,或以士善墙,竹片或木片做瓦,内分卧室、厨房和畜厩,摆设简单 。部分苗族居住在坝区,住房亦有水土结构的瓦房,内分三室,左右室各设一侧门,中室设大门,亦即正门 。在部分苗族中,正门一般不得随便出入,凡家中遇有婚丧嫁娶或祭把等活动,方能由正门出入 。
苗族--禁忌
在苗族人家做客,切记不能去夹鸡头吃 。客人一般也不能夹鸡肝、鸡杂和鸡腿,鸡胆、鸡杂要敬老年妇女,鸡腿则是留给小孩的 。当你离开苗族主人家时,一定要有礼貌地说声“哇周”,意为“谢谢”,感谢苗家对你的盛情款待 。
有些苗族地区,忌随时洗刷饮甑、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 。随时洗刷会洗去家财,饭不够吃 。在山上饮生水忌直接饮用,须先打草标,以示杀害病鬼 。忌动他人放于路边的衣物,以免传染麻疯病 。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 。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 。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 。
禁杀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遇门上悬挂草帽、树枝或婚丧祭日,不要进屋;路遇新婚夫妇,不要从中间穿过等 。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原始宗教,重视拜山神、树神、猎神、雨神、火神等自然神祝,遇有暴风骤雨,要烧黄腊祭鬼;小孩生病,要拜献石头神;大人生病,要杀猪祭水井神,并取“灵水”治病;家有不幸,要“做牛鬼”,即“推牛还愿”,祈求神灵保佑 。相信财神,并有“开财门祭”,祭瞬钉一方尺红布于门上,魔公呛咒,以示求财 。祖先崇拜在苗族中也很盛行,最大的祭祖节日是每年秋后的“西松”节;平时家人遇到认为不吉利的事,或做恶梦等,要杀鸡祭祖,并请魔公呛咒转达子孙对祖先神灵的祈求 。部分苗族也信仰道教 。祟奉观音、关帝、天王菩萨和盘瓢等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