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别称 七夕节别称是什么

七夕节的别称主要有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等 。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 , 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 , 相传每年七月初七 , 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 。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 , 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
应节食品
巧果: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 , 以巧果最为有名 。巧果又叫“乞巧果子” , 款式极多 。“乞巧果子”是七夕节的传统祭品和美点 。七夕晚上人们把“乞巧果子”端到庭院 , 全家人围坐 , 品尝做“巧果”人的手艺 。现在这种习俗在许多地方都已经不流传了 , “乞巧果子”这种传统食品 , 也演变成多种花色糕点 。巧果款式极多 , 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此外 , 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 , 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
酥糖:在我国一些地方的糕点铺 , 这一天还要制作一些织女形象的酥糖 , 俗称“巧人”、“巧酥” , 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 , 民间认为 , 吃了这种“酥糖”的人会变得心灵手巧 。
巧巧饭:在我国山东 , 这一天要吃巧巧饭 , 乞巧的风俗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 , 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 , 乞巧活动以后 , 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 , 传说吃到钱的有福 , 吃到针的手巧 , 吃到枣的早婚 。
【七夕节别称 七夕节别称是什么】瓜果:在福建 , 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 , 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 。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 。一般是斋戒沐浴后 , 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 , 默祷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