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5日几点是清明节

2023年4月5日9点12分52秒进入清明节 , 清明节 , 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 , 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 , 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 , 既是自然节气点 , 也是传统节日 。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 , 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 , 至今不辍 , 流传下来的说法都是不错的 。
清明习俗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 。清明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 春意已浓 , 万物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这时候扫墓祭祖、踏青郊游 , 是自古传承、至今不辍的传统习俗 。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 , 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 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 , 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清明节兼具节气与节日两大内涵 , 清明节气在时间和气象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踏青习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 。清明时节 , 春回大地 , 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 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人们乃因利趁便 , 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
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 踏青习俗由来已久 。清明期间正是春风得意、春意盎然的时节 , 万物萌动之时 , 迎春郊游于野外早就已成为风俗 。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 , 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 。踏青风俗至唐宋尤盛 。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 , 幸昆明池踏青 。”可见 , 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 。
植树
清明前后 , 春阳照临 , 春雨飞洒 , 种植树苗成活率高 , 成长快 。因此 , 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 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清明节植树的习俗 , 据说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 。关于清明戴柳插柳 , 有三种传说 。第一种传说 , 据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 , 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 。第二种传说与介子推有关 , 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 , 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 , 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 。第三种传说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 , 以示赐福驱疫 。
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鸢儿” , 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风筝即是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 , 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 , 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 , 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 。每逢清明时节 , 人们不仅白天放 , 夜间也放 。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 , 像闪烁的明星 , 被称为“神灯” 。过去 , 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 , 便剪断牵线 , 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 , 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 , 给自己带来好运 。
扫墓祭祖
扫墓祭祖习俗历史久远 , 在先秦以前就有了 , 由于古时南北风俗各异 , 有些地方扫墓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 。唐代以前北方一些地区扫墓主要在寒食节与寒衣节 , 到唐宋后清明扫墓才开始在全国范围盛行 , 唐代是各地墓祭风俗融合时期 , 沿袭清明墓祭风俗 , 并扩大到全国各地 。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 , 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 , 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清明祭祀按祭祀场所的不同可分为墓祭、祠堂祭 。以墓祭最为普遍 , 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 , 清明祭祀被称为扫墓 , 主要是由于采取墓祭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