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内低温潮湿如何解决

1、降低湿度 , 抑制病害
扣棚后设施内温度较高 , 同时极易形成高湿的环境 , 而高温高湿为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 。生产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降低棚室内的湿度 。当然 , 结合起来效果更佳 。
(1)用无滴膜覆盖
棚室由于内外温度的差异 , 棚膜结露是不可避免的 。普通塑料薄膜表面结露分布均匀 , 因而滴水面大 , 空气湿度增加 。采用无滴膜后 , 表面虽然结露 , 但水珠沿膜面流下 , 滴水面小 , 湿度明显降低 , 且透光性能好 , 有利于增温降湿 。
(2)覆盖地膜
采用地膜覆盖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 , 且可以减少灌水次数 , 是降低棚室内空气湿度的重要措施 。例如在棚室内采用大小垄距相间、地膜盖双垄的办法 , 浇水时沿地膜下的小垄沟流入 。地膜阻止了水分的蒸发 , 也就防止了浇水后棚室内空气湿度的大幅度提高 。
(3)合理密植
棚室内定植密度切勿过密 , 以利于通风透气 , 降低空气湿度 。
(4)通风换气
放风是排湿的主要措施 , 一般应在中午前后气温高时进行 , 以放顶风和腰风为主 , 不能放底脚风 , 以防棚室温度过低和“扫地风”伤苗 。如果棚室内湿度居高不下 , 而气温又在作物生长适温下限以上 , 应逐渐加大通风量 , 力争使空气湿度尽快降下来 , 但通风引起的降温应以作物不发生冷害为前提 。
【大棚内低温潮湿如何解决】(5)合理浇水
浇水是导致棚室内湿度增加的主要因素 。浇水的次数和每次的浇水量 , 需根据天气、土壤状况、蔬菜种类、生长期及生长势而定 , 一般应浇小水或隔沟轮浇 , 切忌大水漫灌 。果菜类蔬菜的定植水和缓苗水要浇透 , 在结果期要供水充足 , 其他时期可适当控水 。在棚室内温度较低 , 特别是不能放风通气时 , 应尽量控制浇水 。一般可在晴天上午10-2时浇水 , 并配合通风排湿 。有条件时 , 可采用膜下沟灌或滴灌 , 以减少灌水量和蒸发量 。
(6)加强中耕松土
在定植后、覆盖地膜前 , 浇水后及时中耕松土 , 可减少蒸发 , 保持土壤水分 , 减少浇水次数 , 降低空气湿度 。
(7)升温降湿
棚室内气温每升高1℃ , 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下降3%-5% 。采用升温降湿方法既可满足蔬菜对温度的需要 , 又可降低空气相对湿度 。当植株度过幼苗期 , 抵抗力稍强时 , 浇水闭棚升温达30℃以上 , 持续1小时 , 再通风排湿 。3-4小时后棚温低于25℃时可重复一次 。
(7)改变用药方法
菜农用药以喷雾为主 , 这势必会增加棚内湿度 。建议晴天喷药时 , 最好在下午二点左右进行 , 尽量在天黑以前喷完 , 保证药液完全吸收 。遇连阴天 , 菜农可以选用全自动喷药机、弥雾机 , 并减少用药量 。如条件许可 , 最好采用粉尘法及烟雾法用药 , 以避免增加棚内空气湿度 , 提高防治效果 。
(8)减少无效蒸腾
棚室蔬菜生产的中后期 , 植株蒸腾是室内水汽的主要来源 , 必须通过及时修整枝蔓、摘心打顶、除去枯老叶 , 以及拔去弱势植株等农艺措施 , 改善植株群体结构 , 从而降低植株无效蒸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