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历是什么意思

从小到大,我们经常听到父母长辈说:“是什么日子,是什么日子,什么时候是立春的时间,等等 。” 。而且我们学校的孩子习惯了按阴历的周和日来算时间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天忙于应试教育的考试大纲,很难有时间理顺阳历、公历、阴历、阴历的关系 。而且,很大程度上,我们的父母和老师也经常困惑 。作为一个中国人,真的不应该 。
【国历是什么意思】一、阳历、公历、公元、公元、外历
所谓阳历就是我们常说的公历,是国际日历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就有阴阳思想 。易经的易字是日月合 。阳比较直接的象征是太阳,阴的比较初象征是月亮和太阴 。所以我们这些人常说,阴历和阳历,简单来说就是太阳、地球、月亮之间的关系 。
那么阳历,也叫公历,说白了就是当人们可以计算出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并设定为一年的时候,就是阳历和阳历 。古埃及人比较初能够计算出地球绕太阳运行的时间 。埃及人计算出球绕太阳一周需要365天多一点,太阳历就初步形成了 。后来,古罗*的凯撒将埃及阳历修改为儒略历 。
后来,儒略历被意大利学者金鲁贤里留斯和克劳德等改革,形成了公历 。这个格里高利是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颁布的 。逐渐成为西历的通用版本,所以叫公历 。
自辛亥革命以来,我国自民国元年开始采用公历,故又称“国历” 。它也被称为“新日历”,因为它相当于中国的旧日历 。年,正式规定采用公元历 。因为这种历法来自西方,公历的第一年就是耶稣诞生的那一年 。所以中国人也称之为“洋历” 。
第二,农历和阴历
那么相对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阳历年,农历就是月亮绕地球运行的时间和月份 。阴是太阴,也就是月亮 。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月中的哪一天 。又叫阴历,因为古代人类站在地球上观察月亮的变化,观察月食现象,一个月的长度大约是29天半,所以把29天和30天定义为一个月,然后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
从历法发展史可以看出,几乎所有有古文化的国家,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古代中国,都采用阴历作为比较早的古代人类 。因为在古代人类观察月亮的周期一定更容易 。
但按月历算,一年只有354天或355天,比阳历的365天又少了11天又四分之一天,所以会打乱季节 。因为季节的变化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位置来决定的 。如果我们遵循农历,四季每10年颠倒一次 。十年前,我们北方人在冰天雪地里过年 。过了十几年,过年可能要开空调吃冰棍了 。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
三、阴历、阴阳合历、二十四节气
我们聪明的中国人不会忽视农历的四季 。因此,我们中国人的祖先发明了阴阳历,这是一种阴阳结合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 。万物靠太阳生长,农业生产规律要根据太阳的运行来制定 。因此,为了指导他们的农业生产,我们的祖先在长期观察太阳运动规律后,总结出了24个节气 。
我们的祖先非常聪明 。他们用土圭测量日晷,每年把比较长的日影定义为“日至”,比较短的日影定义为“日比较短” 。在春秋两季,有一天昼夜长短相同,所以被定为“春分”、“秋分” 。所以中国殷商时期,劳动人民测量的是四节气 。到了周朝,节气已经增长到了八个 。直到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才形成 。事实上,我们的祖先用比较简单的方法测量了太阳相对于地球的24个位置 。
24节气的时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时间一致 。所以24节气本身就属于阳历 。然后在阴历上加上24个节气就形成了阴历 。具体怎么加?如上所述,农历比阳历大约短11天,所以每隔两到三年,我们就在传统的农历上多加一个月,称为——闰月 。这样就不会出现季节性反转 。于是,19年7个闰月的规则就形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