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斯拐点

1.刘易斯转折点,即从剩余劳动力向短缺劳动力的转折点,意味着在工业化进程中,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比较终达到瓶颈状态 。
2.刘易斯认为,一个国家发展初期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一个是传统生产方式(以传统农业部门为代表)产生的“自给”部门;一种是现代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部门(以工业部门和城市为代表) 。

刘易斯拐点

文章插图
3.农业人口众多,增长迅速 。由于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其边际生产率很低甚至为零,农业部门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 。此时,只要工业部门能够提供一个略高于农村人口比较低生活水平的既定工资,农业部门就会向工业部门大量倾注劳动力,为工业部门的扩张提供无限的劳动力供给 。(所谓“无限劳动力供给”是指在给定的工资水平下,劳动力供给曲线具有无限的弹性 。“固定工资”是农业部门劳动力维持生计所需的比较低收入水平 。)
【刘易斯拐点】4.因为在既定的工资水平上,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工业部门会在实际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将获得的利润转化为再投资,并不断扩大规模,直到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吸收 。这时,工资将从水平运动变为急剧上升,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刘易斯转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