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腊八节有什么传统风俗

【腊八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腊八节有什么传统风俗】腊八节现在人们也是过的挺多的了,这个腊八节是属于我国的传统节日的吗?在腊八节这一天有着什么样的风俗和传统?
腊八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腊八节毋庸置疑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定于每年的十二月初八,十二月又称为腊月,所以才称这天为腊八节 。
在这一天,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 。但提起“腊八节”,大概多数人头脑中闪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喝腊八粥”,但其实古时候腊八粥的用料比较单一,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腊八粥会有很多种用料 。
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腊八粥就是为了纪念这有意义的一天 。
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秦朝修筑长城的人,当时始皇帝召天下民夫修建长城,长年不能回家,吃粮却靠家里人送,秦始皇就下令给那些修筑长城的人送去这种粥,但还是会有很多人死去,后人为了悼念这些长眠于长城脚下的民夫,人们每年喝腊八粥,以作纪念 。
而关于腊八节的由来其实还有很多传说,但实际就是指代十二月初八这一天 。大多是为了纪念,也承载着人们的美好祝愿 。
腊八节有什么传统风俗腊八节习俗有:祭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制腊八豆腐等 。喝腊八粥是腊八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古代每到腊八这一天,朝廷、官府、寺院都要做腊八粥,老百姓也会在合家团聚时喝腊八粥 。在腊八节这天,人们还有在泡腊八蒜的习俗,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密封的罐子里,倒入醋、封上口,蒜瓣会逐渐变成像翡翠一样 。
腊八节有什么忌讳腊八节有出嫁的女儿不准回娘家的说法,按照古人的说法,每年有几个特定的日子是不能在娘家过的,腊八节就是其中的一天 。还有腊八不动土不搬家,古人认为腊月是寒气比较重的一月,搬入新宅子的话,寒冷的气氛会阻隔家中的兴旺气氛 。
腊八节是纪念谁的节日
一、佛教的释咖牟尼: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 。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 。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 。“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 。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 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 。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 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 。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 。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
二、纪念秦朝修水城城死的民工 。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 。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 。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 。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