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值是怎么计算的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经济的风向标,是各地区年度经济成就的总结,历来备受关注 。怎么算的?我们通过分析一个城市统计年鉴的具体分解指标来解读一下 。
【产值是怎么计算的】一、核算方法 。
中国一直采用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gdp 。生产方式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收益法增加值=工资总额,净产品税,折旧,营业盈余 。第四次经济普查后,根据各种迹象,收入法已经在各地区全面实施进行核算,因为新的经济形式,收入法更加全面和完整 。
二、gdp构成 。
它由各行业的增加值组成,主要类别有: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
1.第二产业增加值由工业建筑业增加值构成;
2.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批发零售业增加值、住宿餐饮业增加值、物流邮政增加值、房地产业增加值、金融业增加值 。等等,以及非盈利方面(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的附加值 。).
三、具体核算 。
增加值=工资总额,净产品税,折旧,营业盈余 。
这里的工资总额包括工资、社保、公积金、个税等 。只要关系到员工福利;占gdp总量的45%-50%,是gdp的比较大组成部分 。也就是说,一个地区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和平均工资对gdp总量的影响很大 。看下图,工资总额占全市gdp的50.15% 。
四:详细分解 。
1.第一产业(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等)的增加值 。)几乎完全由工资总额组成,因为农业税收入很少,但有补贴和很少的折旧,剩余部分视为农民收入 。
2.第二产业的增加值,第二产业的社会平均工资低于第三产业,税率较高(增值税税率为13%,比较高水平),所以工资总额占增加值的比重相对较小,更多是由生产税的净营业盈余构成 。
3.第三产业增加值,涉及第三产业就业总量较多,还包括教育卫生事业单位等非营利单位,平均工资较高,所以工资总额占增加值的比例巨大,达到53.87%,但净产品税比例较小,这与服务税率低(平均增值税率只有6%)有关,非营利单位税收较少,因此净产品税整体比例较低 。
五:分解几个重点行业:
1.金融业是近年来比较活跃的经济行业之一,在大多数城市平均工资比较高,利润极高 。所以,如果看一下金融业增加值的构成,可以看到其经营盈余在所有行业中所占的比重是比较高的 。
但是因为员工相对较少,一个柜台或者几个业务员就可以经营这个行业上万亿的业务 。所以,虽然平均工资高,但总工资占增加值的比例不高,税率也不高,所以净产品税一般,盈余高(所以企业所得税高,但是在总营业盈余中计算) 。
2.房地产,这几年比较火的行业,到处都在搞房地产 。这个行业增加值的特点:高折旧,高产品税,大量盈余,工资总额不低,所以增加值的四个组成部分几乎相等;
3.教育、卫生、公共管理等非营利行业都属于这些行业,几乎没有税收,也没有盈余 。所以工资总额占价值增幅很大,平均工资也比较高 。
六:总结:
要获得更多的地区生产总值,实际上,一个是扩大就业,在第二和第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人口(第一产业的增加值率太低,只有几十万农民才能获得)
社会平均工资逐渐增加,不仅能更快的增加gdp,还能产生更多的生产者的收益感和幸福感 。在gdp增长的同时,普通人的口袋也能鼓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