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含义和风俗◎立冬的意思与习俗

导语:在我国的古代,立冬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而在现在,人们还是会在立冬节气当天,来庆祝一下 。那么,立冬的含义和风俗是什么?立冬的意思与习俗是什么?
立冬的含义和风俗
立冬的含义
立冬是反映季节变化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侯:初候,水始冻;二候,地始冻;三侯,雉入大水为蜃 。蜃,蚌属 。意思为立冬之后,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由于此时地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还不算太冷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因此,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 。确切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意思 。
立冬的风俗
1、祭祀:立冬在古代社会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我国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 。
2、补冬:谚语 “立冬补冬,补嘴空”,古时农民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 。便在立冬这天杀鸡宰羊或以其他营养品进补 。立冬“补冬”,家家户户要熬制草根汤,将山白芷根、盐肤木根、山苍子根、地稔根等剁成片,下锅熬煮出浓浓的草根汤后,捞去根块,再加入鸡、鸭、兔肉或猪蹄、猪肚等熬制 。
3、酿黄酒: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是传统的酿酒风俗 。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 。因此在民间,人们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祈求福祉 。
4、吃赤豆糯米饭:立冬之夜,还有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 。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
5、舂“交冬糍”:立冬这一天,有的地方民间风俗有舂“交冬糍”,用来庆祝好收成 。糯米蒸熟后倒入石臼,揪成乒乓球大小,细细地揉成团,做好的小糍粑滚以白糖花生粉,摆放在大海碗里,食用时用筷子一口气串上几粒,就像拨浪鼓,所以也叫“拨浪糍” 。做好“交冬糍”,得敬一敬土地神,感谢他慷慨的给予 。
6、冬泳:有意思的是,庆祝立冬的方式现在也有了创新,在哈尔滨,立冬之日,黑龙江省冬泳协会的健儿横渡松花江,以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
描写立冬的诗句
《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
我们的大诗仙李白,也是因为家里不缺钱,所以留下的那么多墨宝里都可以感觉他一直都是那么潇洒 。天气寒冷,笔墨都被冻住了,没关系,不写诗唱和了,那我们就围着火炉喝着美酒吧 。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宋】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
暮秋和冬初,最美的还是菊花,古往今来,文人骚客留下关于菊花的诗词很多,因为傲立风雪,所以菊花一直备受赞誉,园林里的所有美景随着西风都凋零了,唯有菊花不负这个秋天也不负冬日的来临 。就像黄巢的那句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
《立冬》
宋:陆文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