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宋代防止纸币造伪的技术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文史|宋代防止纸币造伪的技术
宋代纸币自出现以来 , 就伴随着作伪问题 。 宋初四川交子在私人发行时 , 伪造现象即已存在 , 史称“亦有诈伪者 , 兴行词讼不少” 。 以后随着交子官方发行 , 作伪并不因政府介入而停止 , 反而日渐严重 。 仁宗庆历年间 , 交子的伪造使政府“以伪造犯法者多 , 欲废不用” 。 南宋初期 , 仍然是“诈伪多有 , 狱讼益繁” 。 南宋东南会子的伪造问题 , 尤以孝宗、宁宗、理宗三朝为最严重 。
文史|宋代防止纸币造伪的技术// //
据史料所载 , 当时纸币作伪的手段主要有三种 , 这就是“伪造新会、揩改旧会、盗卖会底” 。 所谓“伪造新会” , 大致就是作伪者按会子的版式重新描摹雕刻印刷 , 然后把伪造的会子投入使用 。 “揩改旧会”可能是将旧币涂改界数或面额 , 而再投入流通的作伪方法 。 “盗卖会底”则是印刷纸币的官吏利用职权 , 将会底(尚未加盖官印正式发行的会子)卖给他人 , 买得会底者自行雕刻官印加盖其上 , 然后投入流通 。 宋廷针对当时纸币作伪比较严重的局面 , 主要从防范与严惩两方面入手进行治理 , 其具体措施有以下3点 。 提高纸币的质量 , 使作伪者难以仿造并加大作伪的成本 。 《宋史》卷181《食货下三》载 , 宋理宗时期 , 纸币作伪猖獗 , 伪币大量出现 。
文史|宋代防止纸币造伪的技术// //
淳祐三年(1243年) , 一位臣僚对纸币防伪提出了比较重要的4点思想 。 第一 , 防伪的上策是提高纸币质量 , 下策是制定法律严禁作伪 。 第二 , 人们作伪的动机主要是利益驱动 , 一边是获利5倍的诱惑 , 一边是被官府捕获惩罚的几率很低 , 这种情况下 , 人们就会敢于铤而走险 。 第三 , 伪币增多的一个主要条件是纸币质量下降 , 作伪者易于伪造 。 第四 , 提高纸币的质量主要应从纸料、雕刻、印刷等诸方面加以改进 , 使作伪者难以伪造 。 而且纸币质量提高 , 使民间作伪成本太高 , 无利可图 , 就会停止伪造 。 加强纸币制造发行过程的管理 。 熙宁元年(1068年) , 监官戴蒙“请置抄纸院 , 以革伪造之弊” 。 其目的是通过设立专门负责币纸生产的部门 , 将币纸经营权统一收归官营 , 以杜绝民间伪造纸币的币料来源 。 严惩造伪者 , 奖赏陈告者 。 宋仁宗时期 , 知益州薛田、转运使张若谷上奏欲官办四川交子时 , 就定下针对伪造的奖惩条文:“若民间伪造 , 许人陈告 , 支小钱五百贯 , 犯人决讫 , 配铜钱界 。 ”神宗熙宁初年规定 , 伪造交子的处罚等同于伪写官文书印者 , 处以流放2000里的惩罚 。 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 , 朝廷扩大对涉及伪造纸币行为处罚的范围 , 除伪造者本人外 , 知情不报者、转用伪币者等均得受罚 。 到南宋时 , 将伪造犯人处斩已成定例 , 支赐陈告人的奖赏也增加了 。
- 清代仿宋汝、官、哥、钧瓷器什么样?看能不能与宋代的搞混
- 银针试毒真的管用吗?真实的古人如何防止中毒?
- 鉴赏|传承宋代织锦的清代宋锦:织工精细,纹饰高雅
- 宋代桥梁记的多维价值
- 四川三苏祠式苏轩遗址发掘首次发现宋代遗址 出土遗物500件
- 为何宋代皇帝画像千篇一律,西夏帝王画像却如此逼真?答案很好笑
- 文史 | 叶圣陶与《民立报》
- 漳州记忆:王安石笔下的宋代漳州
- 《鹤唳华亭》多用宋代流行织物“罗”
- 研讨会︱宋代高僧慈云遵式历史价值的“再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