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被杀之地距刘备只有20里,刘备不去相救,是蓄意还是另有原因


关羽被杀之地距刘备只有20里,刘备不去相救,是蓄意还是另有原因

关羽被杀之地距刘备只有20里 , 刘备不去相救 , 是蓄意还是另有原因// //

我们都知道 , 关羽大意失荆州 , 按照当时《隆中对》说法“…若跨有荆、益 , 保其岩阻…天下有变 ,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刘备占据益州 , 关羽安定荆州 。 但是 , 关羽却打乱部署 , 丢失荆州 。 按“跨有荆益”所说 , 第一步就胎死腹中…

关羽违反《隆中对》措施 , 导致荆州失守 , 自身被杀 。 但在蜀中却并未加以阻止 , 亦不派兵往援 , 由于《三国志》史书这方面记载太少 , 没有直接证据 , 所以对这个问题历来有不同意见吧 。 对此 , 章太炎曾说:“关羽 , 世之虎臣…功多而无罪状 , 除之则不足以厌人心 , 不除则易世若不能御…故不惜以荆州之全土假手于吴 , 以陨关羽之命 。 ”将荆州之失归结为刘备的“疏慢” 。 这个意见很大胆 , 特别是在所谓“桃园结义”早已深入人心之时 。 但这个意见也很有见地 , 深恐易代之后不能驾御 , 而诛除功臣 , 这种事例历史上不是个别的 , 章太炎是精通中国历史的学者 。


关羽被杀之地距刘备只有20里,刘备不去相救,是蓄意还是另有原因

关羽被杀之地距刘备只有20里 , 刘备不去相救 , 是蓄意还是另有原因// //

据《三国志·蜀志·廖立传》 , 廖立被废其罪名主要是为“诽谤先帝” , 其中一项是“(刘备)后至汉中 , 使关侯(关羽)身死孑遗 , …羽怙恃威名 , 作军无法 , (刘备)直以意突耳” 。 这里所记廖立的话比较含糊 , 所谓“直以意突”指的是谁?粗看似乎是关羽 , 如果酱前后联系起来 , 所指应该是刘备 , 即是说 , 关羽仅具“威名” , 但“作军无法” , 刘备却故意让他镇守荆州 , 因而“使关侯身死无孑遗” 。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 , 廖立很难成立“诽谤先帝”之罪名 。 不惜以荆州“假手于吴人 , 以陨关羽之命”的 , 不是诸葛亮 , 而应该是“恩若兄弟”的刘备 。

《三国志》多处谈及关羽“骄于士大夫”“性颇自负 , 好陵人”“矜其娇气 , 陵轹于人” , 这是当时人们的共识 , 也是关羽最大的弱点 。 不但对敌人 , 对同一阵营的人也这样 , 甚至在刘备身上 。

刘备取下汉中 , 建立一个比较稳定的政治集团 。 马超、赵云、黄忠、诸葛亮这些人都好说 , 本来一开始就是幕僚 , 现在直接转换为臣属 , 而与刘备拜过兄弟的关张二人就不那么好处理了 , 张飞比较好办 , 虽然是三弟 , 但是还是很尊敬刘备 , 名为兄弟 , 实为臣属 , 相比之下 , 关羽就不那么好定位了 。


关羽被杀之地距刘备只有20里,刘备不去相救,是蓄意还是另有原因

关羽被杀之地距刘备只有20里 , 刘备不去相救 , 是蓄意还是另有原因// //

建安二十四年 , 马超前来归附 , 关羽已然不满 , 幸有诸葛亮调节 , 关羽才得以缓解 。 刘备重用黄忠为后将军 , 又引起关羽更大不满 , 刘备和诸葛亮协商“自当解之” , 仅是派益州前部司马费诗前往 , 却被关羽斥骂“老兵” , 这是愤怒至极的表现 , 是谁将自己与这个“老兵”同列 , 因而关羽愤怒更是指向刘备 。 关羽对刘备不满 , 对此 , 刘备不可能不知 , 但是 , 关羽也是手握重兵 , 镇守荆州 , 不光易代之后难以控制 , 即刘备健在也没有把握 。 而刘备让麋芳和士仁镇守江陵和公安 , 是否也是为了监视关羽 , 当关羽与曹仁在樊城相拒之时 , 命令“供给军资” , 竟然遭到抗命“不悉相救” 。 尽管关羽曾愤怒表示“正相治之” , 当时也毫无办法 。


关羽被杀之地距刘备只有20里,刘备不去相救,是蓄意还是另有原因

关羽被杀之地距刘备只有20里 , 刘备不去相救 , 是蓄意还是另有原因// //

《隆中对》破灭 , 荆州失守 , 关羽不能辞其纠 。 但是刘备与关羽的矛盾 , 一方面派人监视关羽 , 矛盾激化 , 在关羽对曹操战争的关键时刻 , 二人为孙“阴诱” , 背叛投降 , 以致关羽全军覆没 , 荆州丧失;一方面却放纵关羽“骄气”的发展 , 与孙权失和 , 更为重要的是 , 听任关羽破坏《隆中对》策划 , 挑起对曹操的战争 。 对比 , 刘备似皆若无其事此 , 因而 , “除之(关羽)则不足以厌人心 , 不除则易世所不能御” , “故不惜以荆州之全土假手于吴人 , 以陨关羽之命” , 章太炎在《訄书》中的看法是大胆的 , 更是有见地的 。


关羽被杀之地距刘备只有20里,刘备不去相救,是蓄意还是另有原因

关羽被杀之地距刘备只有20里 , 刘备不去相救 , 是蓄意还是另有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