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面向敌!老山15勇士退30倍越军,杀敌104,定向雷立大功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此面向敌!老山15勇士退30倍越军 , 杀敌104 , 定向雷立大功

在中越边境第三次大排雷行动中 , 云南扫雷大队在昔日老山作战的主战场排除地雷等爆炸物近20万枚 , 种类涵盖反坦克地雷、防步兵地雷、跳雷、棺材雷、抛撒雷等 。 种类之繁多、数量之巨大 , 触目惊心 , 从中也可看出在长达10年的对越作战中 , 双方地雷战的广泛和凶险 。


此面向敌!老山15勇士退30倍越军,杀敌104,定向雷立大功

此面向敌!老山15勇士退30倍越军 , 杀敌104 , 定向雷立大功// //

图:云南扫雷大队排除的66式定向雷 。

在扫雷兵排除的诸多地雷中 , 有一种鼎鼎大名 , 这就是我军的GLD150型防步兵地雷(即66式定向雷) 。 这种地雷因雷壳正面写有“此面向敌”四个字 , 让人过目难忘 。


此面向敌!老山15勇士退30倍越军,杀敌104,定向雷立大功

此面向敌!老山15勇士退30倍越军 , 杀敌104 , 定向雷立大功// //

66式定向雷的来历 , 说起来有些复杂 。 这种地雷首先出现在抗美援朝战场 , 美军发现加拿大使用了一种定向雷后 , 改进设计出了M18反步兵定向地雷 , 专门用来对付志愿军夜袭 。 由于这种地雷杀伤威力大 , 所以美国人给它取了个绰号叫“双刃大砍刀” 。 在越南战争中 , 美军大量使用这种定向雷对付越军 , 越南及当时援越的中国立即进行了仿制 , 便有了不同版本的定向雷 。 无论美版、越版还是中国版 , 都会在定向雷的攻击正面上印“此面向敌”字样 , 以提示布雷手千万别装反了 , 这个字样便成了定向雷的一个独特标识 。


此面向敌!老山15勇士退30倍越军,杀敌104,定向雷立大功

此面向敌!老山15勇士退30倍越军 , 杀敌104 , 定向雷立大功// //

66式定向雷的原理并不复杂:在一个塑料或铁制雷壳内 , 装上600克TNT药块 , TNT药块朝外一侧 , 装700颗钢珠 。 雷壳有一定弧度 , 引爆TNT后将钢珠炸出 , 密集飞散角60度 , 最大飞散角120度 , 有效杀伤距离80米 。

上面这组数字 , 在步兵攻防作战中是非常可怕的 。 700颗钢珠相当于瞬间密集发射700颗子弹 , 杀伤距离80米 , 这比冲锋枪扫射还威猛 。 密集飞散角60度 , 则意味着在60度夹角范围内 , 都有极大命中的可能 。


此面向敌!老山15勇士退30倍越军,杀敌104,定向雷立大功

此面向敌!老山15勇士退30倍越军 , 杀敌104 , 定向雷立大功// //

图:云南扫雷大队战士正在排除一枚66式定向雷 。

而且这还是一种可以瞄准的地雷 , 这是十分罕见的 。 在66式定向雷的上部中央 , 有一瞄准孔 , 可以瞄准设定杀伤方向和高度 。 布雷时 , 沿地雷预定杀伤范围的中心线 , 选择距50米左右 , 与人肩部同高的物体作为瞄准点 。 这样钢珠就会按设定的夹角方向射出 , 这对封控通道来说太有用了 。

66式定向雷有两种起爆方式 。 一种是电发火 , 即在定向雷中安装电雷管 , 通过电线控制地雷爆炸 , 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根据战场实际情况随时引爆 。 另一种方式是设置绊线 , 敌人一旦触动绊线 , 就会拉动拉火栓、引爆地雷 , 好处是无须人工守候观察 。

在对越作战中 , 中越双方大量使用了这种定向雷 , 在很多战史记述中多有提及 , 其中有两个战例很著名 。

战例一:越军特工偷袭辛柏林雷达 , 动用定向雷杀伤我军战士

上世纪80年代初 , 我军从英国进口了3部“辛柏林”雷达 。 这种雷达可以根据敌人迫击炮弹的飞行弹道 , 快速精确地探测敌人的迫炮阵地 , 从而实施炮火反制 , 这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侦察装备 。 这3部雷达原本有1部在宣化炮院 , 1部在广州军区 , 1部在昆明军区 。 1984年初我军开始备战“两山战役”后 , 3部雷达全部部署到了云南前线 , 归昆明军区直接掌握 。


此面向敌!老山15勇士退30倍越军,杀敌104,定向雷立大功

此面向敌!老山15勇士退30倍越军 , 杀敌104 , 定向雷立大功// //

图:部署在老山前线的“辛柏林”雷达 。

在“两山”战役及之后的炮战中 , 这些雷达发挥了重大作用 。 不少参战老兵说 , “越军炮弹刚发射 , 我军反制炮火立即覆盖敌人炮兵阵地” , 这话有一些夸张 , 但我军在炮战中确实占有绝对优势 , 特别是“辛柏林”雷达部署到前线后 , 让越军吃尽了苦头 。 这样的炮战神器在当时高度保密 , 越军并不掌握 , 但他们的特工却误打误撞 , 差点毁掉我军一部“辛柏林”雷达 。


此面向敌!老山15勇士退30倍越军,杀敌104,定向雷立大功

此面向敌!老山15勇士退30倍越军 , 杀敌104 , 定向雷立大功// //

图:中越炮战 , 我军占明显优势 。

1984年7月4日深夜 , 越军821特工团406营7连一个排秘密潜入我境 , 在一山洞中不声不响潜伏了一天多 , 我军丝毫未发现其行踪 。 7月6日零时刚过 , 越军特工分两组 , 一组袭击我迫炮阵地和41师122团9连3排 , 另二组偷袭昆明军区炮兵仪器侦察营“辛柏林”雷达阵地 。 凌晨2时30分 , 越军特工突然动手 , 10分钟结束战斗 , 造成我军亡10人、伤49人 , 而越军特工仅亡1人 , 伤10人 , 而且成功地退回越南境 。

这起偷袭事件造成的影响很坏 , 暴露出我军在防特工袭拢上存在严重疏漏 。 事后调查发现 , 越军在袭击中并未使用枪弹 , 只使用了定向雷、手榴弹、火箭筒和炸药 。 这是越军特工精心考虑过的袭扰方式:如果开枪 , 枪声一响必定引起我军应对和反击 , 而用定向雷、手榴弹等爆炸性武器 , 会让我军误以为是零星炮击 , 不会引起警觉 。


此面向敌!老山15勇士退30倍越军,杀敌104,定向雷立大功

此面向敌!老山15勇士退30倍越军 , 杀敌104 , 定向雷立大功// //

图:无论美军还是越军 , 使用的定向雷都有“此面向敌” , 虽然语言不一 , 但意思是一样的 。

不得不承认 , 越军特工的偷袭是成功的 。 当时双方炮战一直在持续 , 大家都习以为常 , 深夜响起几声爆炸 , 确实没有引起我军重视 。 更要命的是 , 负责守卫“辛柏林”雷达的一个班 , 当晚换哨时出现重大疏漏 , 造成哨位无人 , 给了越军可趁之机 。

定向雷本是防御性武器 , 越军居然脑洞大开 , 在夜袭中当作攻击武器来使 。 夜暗中 , 双方都不便瞄准 , 他们用定向雷来射击我军 , 可谓狠辣 。 漫天钢珠飞射 , 让我军猝不及防 , 吃了大亏 。 所幸的是 , 越军特工并不清楚眼前的装备就是让他们吃尽苦头的雷达神器 , 只是破坏了一些部件 。 这部雷达修复后 , 又投入使用 。

战例二:老山“十五勇士”与30倍之敌作战 , 歼敌104名

来而不往非礼 , 越军特工7月6日用定向雷杀伤我军 , 我军在6天后以彼之道还治彼身 。

我军收复老山、者阴山和八里河东山等骑线要点后 , 越军一直企图反扑 。 经过数月备战 , 越军于7月12月以一个加强师的规模对老山阵地实施反扑 。 当日5时许 , 越军316师174团部分兵力偷袭老山142号高地 , 防御此高地的是14军40师119团8连3排 , 共15人 , 代理排长为李海欣 。


此面向敌!老山15勇士退30倍越军,杀敌104,定向雷立大功

此面向敌!老山15勇士退30倍越军 , 杀敌104 , 定向雷立大功// //

图:战斗英雄李海欣 。

李海欣是一位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 , 为应对越军特工偷袭 , 他在阵地四周布设了大量地雷 , 其中就有很多66式防步兵地雷 。 越军敢来 , 首先让他们尝尝定向雷钢珠的厉害 。


此面向敌!老山15勇士退30倍越军,杀敌104,定向雷立大功

此面向敌!老山15勇士退30倍越军 , 杀敌104 , 定向雷立大功// //

越军悄悄逼近时 , 被我观察哨发现 。 “十五勇士”严阵以待 , 在近距离内突然开火 , 同时引爆定向雷 , 将试图偷袭的越军打成了筛子 。 随后越军发起强攻 , 向我堑壕内疯狂扔炸药包、投手榴弹等 。 李海欣一人毙敌8人 , 左胸中弹负伤 。 重伤之际 , 他接连按响2颗66式定向雷 , 炸死炸伤越军一片 。 当他忍痛爬向阵地按响第三颗定向雷时 , 敌人扔过来一颗手榴弹 , 在他头上空爆 , 英雄壮烈牺牲 。


此面向敌!老山15勇士退30倍越军,杀敌104,定向雷立大功

此面向敌!老山15勇士退30倍越军 , 杀敌104 , 定向雷立大功// //

图:李海欣被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 葬于麻栗坡烈士陵园 。

5时45分 , 敌人又组织一个加强连对142号高地进行强攻 。 此时 , 3排已牺牲5人 , 伤8人 。 班长杨国跃带2名未伤战士、8名轻伤员抗击 , 定向雷又帮了大忙 , 一炸越军一大片 。 但终因敌人太多 , 战士们不得不退入坑道 , 表面阵地被越军占领 。 后在友邻连队的支援下 , 夺回了142高地 。

在这场阵地防御战中 , “十五勇士”能与30倍之敌激战10多个小时 , 打退敌人6轮攻击 , 毙敌104名 , 首先靠的是战士们无畏牺牲、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和高超的军事本领 , 另一点就是大量布设的地雷特别是66式定向雷立了大功 。 战后 , 15位战士被昆明军区授予“十五勇士”荣誉称号 , 142高地被称作“李海欣高地” 。


此面向敌!老山15勇士退30倍越军,杀敌104,定向雷立大功

此面向敌!老山15勇士退30倍越军 , 杀敌104 , 定向雷立大功// //

图:原昆明军区《国防战士》报道“7.12”大捷“十五勇士”的英雄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