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里一个字道出真相,关羽根本没用“青龙偃月刀”斩颜良

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 , 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 。 羽望见良麾盖 , 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 , 斩其首还 , 绍诸将莫能当者 , 遂解白马围 。 ——《三国志》

五年 , 袁绍渡河兵至延津 , 使文丑与刘备挑战 , 曹操以辎重就道饵敌 , 文丑兵乱 , 遂被操击破而死 。 ——《三国志》

《三国演义》记载的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的故事 , 想必家喻户晓 , 那么历史上的关羽 , 真的有斩颜良诛文丑的事迹么?答案很简单 , 事迹是有的 , 但是具体细节 , 小说还是经过了艺术加工的 , 关羽斩杀的只有颜良 , 文丑是中计被曹操击破身死的 。


《三国志》里一个字道出真相,关羽根本没用“青龙偃月刀”斩颜良

《三国志》里一个字道出真相 , 关羽根本没用“青龙偃月刀”斩颜良// //

白马之战的历史背景

建安5年(公元200年)正月 , 刘备被曹操打败 , 投奔袁绍 。 关羽被围困在下邳 , 孤立无援下被迫投降曹操 。

同年年2月 , 袁绍南下大举进攻曹操 , 袁绍10万大军进驻黄河北岸的黎阳 , 又以颜良为先遣部队渡过黄河围攻白马 , 东郡太守刘延急忙向曹操求救 , 当时曹操军主力在距离白马仅仅数百里的官渡 。 如果白马失守 , 官渡会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地 。

由于白马战略位置重要 , 曹操亲自率领精兵救援白马 。 到达白马附近以后 , 曹操派遣张辽和关羽作为先锋攻击颜良军 , 张辽还在指挥士兵冲锋之时 , 关羽已经一个人冲向了颜良 。


《三国志》里一个字道出真相,关羽根本没用“青龙偃月刀”斩颜良

《三国志》里一个字道出真相 , 关羽根本没用“青龙偃月刀”斩颜良// //

关羽是如何斩杀颜良的

麾盖 , 是将帅用的旌旗伞盖 。 麾盖本来是用以指示主将位置的标志 , 此时却成了关羽锁定敌方主将颜良位置的标志 。 锁定好位置以后 , 关羽扬鞭策马 , 无视敌方众多士兵 , 直接向颜良冲去 。 颜良反应过来已经太迟了 , 被关羽刺于马下 , 砍下他的头颅回去 。 袁绍诸将没有能够抵挡关羽的 , 因此解除了敌人对白马的包围 。

真实的战争 , 不像《三国演义》描述的那么简单 , 《三国演义》中主将动不动单挑 , 单挑赢了不管兵力差距是否中计就一定得胜这种情况在真正的战争中是几乎不会出现的 。 真实的战争一般都是士兵保护着主将 , 就算有少数主将会身先士卒激励士气 , 也会处于士兵的严密保护 , 不会拿自己性命开玩笑 。


《三国志》里一个字道出真相,关羽根本没用“青龙偃月刀”斩颜良

《三国志》里一个字道出真相 , 关羽根本没用“青龙偃月刀”斩颜良// //

可是关羽 , 却真的做到了一般只有小说中才出现的情节::“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 。 关羽居然能够单枪匹马一个人突破颜良的防御圈刺杀颜良并且全身而退 , 可见他的武艺达到了何种登峰造极的地步 。 , 正因为这样 , 正史中的关羽 , 比演义中的关羽表现更为精彩 , 更为曹操敬畏 。

正因关羽如此精彩绝伦的表现 , 关羽被称为“万人敌” 。 而《三国演义》吹嘘的神乎其神的吕布 , 在《三国志》中 , 反而没有他“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记载 。 三英战吕布是子虚乌有 , 真打起来关羽未必会输给吕布 , 虽然说历史上“关羽温酒斩华雄”是子虚乌有 , 华雄是被孙坚军所杀 , 颜良的搭档文丑 , 是在延津之战中计身死 , 并非关羽诛杀 。 但是 , 仅仅万军之中刺杀颜良 , 以一己之力解除白马之围 , 这一震惊天下的表现 , 已经鉴定了关羽无人动摇的虎将地位 。


《三国志》里一个字道出真相,关羽根本没用“青龙偃月刀”斩颜良

《三国志》里一个字道出真相 , 关羽根本没用“青龙偃月刀”斩颜良// //

关羽斩颜良用的武器

在《三国演义》中 , 关羽用的兵器是“青龙偃月刀” , 但是据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考证 , 当时并没有”青龙偃月刀”这个武器 。 在那个是时代 , 最常用的武器是长戟和长枪 。 《三国志》中 , 提到关羽斩颜良时 , 描述词语是“策马剌良” , 而只有长矛或者长戟 , 能够用“剌”这个动词 。 如果是刀 , 应该直接用”斩” 。 所以关羽斩颜良用的武器 , 不是长戟就是长矛 , 再结合“策马” , 显然更适合在马上使用的长矛 , 更有可能成为关羽斩颜良用的武器 。 至于《三国演义》提到的”青龙偃月刀” , 大概是为了衬托关羽的关辉形象吧 , 小说总是会进行一些艺术加工 , 毕竟”青龙偃月刀”还涉及一个神话传说 , 说的是关羽找人打造宝刀即将成功的时候 , 天上出现一把青龙 , 宝刀放出一道光 , 斩杀青龙 , 刀上因此出现龙纹 , 关羽把他命名为青龙偃月刀 。

参考文献:

陈寿《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