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之礼:有秩序的爱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以“礼”为特质和表征的文化 。 “礼”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概念 , 所有行为、仪节、典章制度、伦理道德等都属于“礼”的范畴 。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 , “礼”是政治思想和社会伦理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 是中国古代社会制度重要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标准 。 礼的精神体现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 不但具体化为礼俗、礼仪、礼节 , 也通过礼制建筑 , 如坛庙、祠堂、墓葬等祭祀性、纪念性建筑物等体现出来 。 中国古代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的祠堂 , 是古代中国人慎终追远的重要场所 , 彰显着“敬宗收族、亲亲有爱”的礼之精神 。 礼是有秩序的爱 。 祠堂以血缘之基 , 融道德、信仰、礼三者于一体 , 规范礼制 , 聚族祭祀先人 , 团结族人 , 表达共同的精神寄托 。

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在漫长的进程中 , 以“地缘”关系为依据 , 以“亲族血缘”关系为纽带 , 形成了宗族——家族共同体 , 以及根深蒂固的宗族宗法文化心理 。 古代的“宗族” , 是指有宗子 , 行宗法制而聚合成的“血缘-政治”团体 。 宋代程颐倡导士大夫阶层的宗族祭祀 , 范仲淹、司马光等大儒们都在思考着同一个问题 , 即通过哪种方式重建社会 。 到南宋朱熹制作《家礼》 , 提出了“祠堂”这一名词 , 确定了祠堂祭祀的格局 。 以程、朱为代表的士大夫阶层确定了家礼构想 , 目的是复兴宗子法 , 使朝廷有“世臣” 。 程子所立祭祀之法的本意 , 祭祀的主体是士大夫的宗子 , 不是庶人 。 一个家族祭拜先祖 , 由宗子主持祭祀 , 叫敬宗;一个家族由宗子率领祭祀共同的先祖 , 即收族 。 宋明之后 , 甚至出现了不设立宗子的“族” 。 一个同族同姓的村落 , 尽管没有“宗” , 仍然可以被称为“宗族” , 这个时期的宗族制度 , 就成了“血缘-社会”团体 ,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宗族大家庭乃至族内小家庭之间的“亲亲”要求 , 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 在这种“亲亲”的基础上 , 通过祭祀共同的祖先 , 达到凝聚人心 , 团结族人 , 互爱互助的效果 。 这样 , 敬宗收族 , 使得宗法不仅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人伦共同体 , 而且成为生者与死者交通的人神共同体 , 成为维持社会稳定、一统天下的重要环节和手段 , 因而具有重要的政治与社会功能 。

《礼》曰:“宗人将有事 , 族人皆侍 。 古者所以必有宗 , 何也?所以长和睦也 。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 , 通其有无 , 所以纪理族人者也 。 ”聚族而居是祠堂成立的社会基础 , 祠堂成了构造家族共同体的物质载体 。

祠堂的功能之一是祭祀宗族祖先或先贤 。 祠堂祭祖能够对强化宗族观念形成强烈的心理暗示 , 从而提高宗族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亲和力;通过祭祀祖先建立家族共同体 , 保持和促进家族成员之间的和睦友爱 。

祠堂祭祀有多种 , 有季祭、节祭、生辰祭、忌日祭等 , 不管豪门或寒族 , 对祭祀都十分重视 , 仪式庄严 , 礼节隆重 。 祭祀先人是为了教育后人 , 立约族规是为了惩治违规犯律 , 借祖宗之威 , 禀祖宗之训 , 在一定程度上赋予宗族管理权力的合理性 。 在祭祀中 , 族长要宣读族规和家训以及族谱 , 族长在此代祖宗立言 , 宣讲传统伦理 , 告诫和惩罚犯错子孙 。 凡做了错事的族人须站在特定的位置祭拜 , 寓意“低人一等” , 以这样的方式来惩戒不良行为 。 通过祠堂祭祀活动向后人宣讲孝悌忠信等伦理道德 。 祭毕 , 后辈向前辈行礼 , 族人之间相互行礼 , 这样 , 祠堂祭祀就成了一种精神联系的纽带 。 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 , 家族成员从儿童期就受长幼之序、孝悌之礼等熏陶 。 祭祀活动既加强了血缘关系 , 又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向心力 , 从而对族中成员的行为起到榜样或约束作用 。 在特定条件下 , 成为一种群体标准模式 , 向前人表达崇敬和哀思 , 为后人树立效法的楷模 。

祠堂的动文化(祭祀)体现着祠堂的功能 , 祠堂的静文化(建筑装饰)也暗示或渗透着祠堂的功能 。 装饰文化作为祠堂文化的载体 , 涵盖了浓厚的道德观念、地域民俗 , 无论是家居陈设还是建筑中的雕饰彩绘 , 又或是牌楼照壁都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 。 洛阳新安县吕氏祠堂 , 照壁上刻画的“龙蛇龟田”象征吕氏族人要勤勤恳恳、脚踏实地 , 才能福临;各种各样的墀头“耕读”引导后人要辛勤耕作以立身立命 , 刻苦读书以立德立行;祠堂里的牌匾、对联、石刻无不彰显出其教化功能和含义 。 河南洛阳偃师史家湾史家祠堂 , 前门石匾书“史氏宗祠” , 左右边门石刻“忠孝礼仪”“乐善好施” , 告诫族人族内团结 , 忠国孝亲 , 令人肃然起敬 。 还有的祠堂碑刻祠堂组织、祠堂建筑和家族荣耀 , 以此来激励后人慎终追远 , 恪守族规训示 。

河南洛阳孟津县魏家坡村的魏氏祠堂 , 坐落于一条长150米、宽10米的东西向古街上 , 街头一颗“龙头槐”、街尾一颗“龙尾槐”寓意保整个村子平安 , 门楼高大庄严 , 上悬“宗族千秋”的匾额 。 走进祠堂 , 可以强烈感受到其在古代社会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 正厅的核心部分是祭祀台 , 台上成百上千的牌位提醒人们这是宗族的“血脉”传承 , 是本族延续的标志 。 通过这种方式 , 强化子孙与祖先血缘相承的联系 , 从而激发族人的归宿感和认同感 。

山东省长清县孝里铺南孝堂山顶上的东汉石祠 , 用青石砌成 , 坐北朝南 , 祠室内三面皆有浅线刻画像 , 横贯西北东三面内壁上部的图像 , 场面宏大 , 人物、车马众多 , 有伏羲、女娲、西王母、周公辅成王、孔子见老子等神话、故事题材 。 孝堂山原名巫山 , 因山上建有郭氏祠堂而得名孝堂山 , 祠堂主人郭氏相传为二十四孝中的东汉人郭巨;祠堂西外墙所篆刻的北齐北平元年(570)齐州刺史胡长仁撰写的感孝颂 , 文中提到郭巨养母的故事 , 颂扬“孝道” , 营造出对祖先、先贤崇敬、尊爱的传统文化氛围 。

儒家伦理中家族观念尤为深刻 , 祠堂作为整个家族的聚集活动之所 , 承担的是弘扬祖先美德、传承“孝礼”文化、维系亲情意义等功能 , 从而以传统文化的孝、悌、显耀祖先功德等诸多方面 , 体现对“礼”的理解和强调 。 礼仪和道德结合在一起 , 从而延伸到更大的范围乃至整个社会 , 以期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 。 因此 , 祠堂祭礼 , 不仅是“情感-道德”性的 , 而且是“伦理-政治”性的 。

祠堂作为礼制性建筑 , 并非是文化虚构 , 而是从对亲生父母之爱与敬追溯到对祖父、曾祖、太祖甚至整个宗族真实无妄的伦常尊亲的追溯以及对天地诸神的祭拜 , 关系着对人伦关系、社会结构、政治组织的理解 。 祠堂文化是中国礼制文化的核心 , 其丰富的教育内涵及传承价值 , 见证了家族起源和发展历史 。 祠堂在建立家族共同体的进程中 , 把人与人的行为全部纳入一个秩序中 , 亲亲有爱 , 形成“天下一家 , 各亲其亲 , 各子其子”的“礼”主要内容;对共同族源的认同和体悟 , 为社会秩序的稳定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从而达到中国传统文化审美“和”的最高境界 。

(作者:李玲 , 系山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