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权力场》为建文皇帝殉节的大臣名单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大明权力场》为建文皇帝殉节的大臣名单

本文摘自《大明权力场》 作者:阮景东 出版机构:台海出版社

当朱棣进入南京城后看见的是熊熊大火 , 建文皇帝的结局究竟如何已经不再重要 , 中国的文官们试图改造中枢的努力只能是以失败而告终 , 明王朝的政治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重回洪武之治的轨道 。

建文帝失败的原因不是由于朱棣多么睿智 , 也不是由于燕军战斗力多么强 , 而是由于建文帝手中掌握的资源太少 , 无人愿意帮助平叛 。 虽然李景隆、盛庸带兵平叛 , 但他们更多的是出于道义上的帮助 , 真正对建文忠心耿耿的大约便是那帮文臣 。

从持续四年的内战可以看出 , 建文能够调动的也就是李景隆和后来盛庸率领的那支军队 , 当朱棣的一支孤军从北平南下的时候 , 竟然没有一处勤王之师前来拦截 , 这就说明这些将领都在隔岸观火 。


《大明权力场》为建文皇帝殉节的大臣名单

《大明权力场》为建文皇帝殉节的大臣名单// //

所以削藩先削谁 , 后削谁已经不重要了 , 复古不复古已经不重要了 , 井田制究竟要不要恢复也不重要了 , 重要的是对于一个继任者来说如何快速的掌握兵权 , 让各地的驻军统帅忠于自己 , 而建文一系列的政策失误最终葬送了自己 。

建文的削藩跟景帝的削藩有异曲同工之处 , 都是在形势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受到文臣的蛊惑 , 但景帝手中掌握的资源要比建文多的多 , 景帝有梁王做屏藩 , 有周亚夫、李广等平叛大将 , 而且建文跟景帝在削藩前后的态度也惊人的相似 , 先是锐意削之 , 待天下突变又优柔寡断 , 可以说这两位皇帝时而积极、时而消极 。

封藩跟儒家的礼治是相抵触的 , 儒家奉行干涉主义 , 主张通过维护君主的权威来实现干涉主义 , 而藩王制度恰恰影响到了儒家的干涉主义 , 这也是汉明两代儒臣皆力主削藩的原因 。 贾谊的《治安策》深刻论述了这种盛世下的末日危机 。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 , 火未及燃 , 因谓之安 , 方今之势 , 何以异此 。 ” 贾谊的《治安策》深刻论述了这种盛世下由于藩王制度而潜伏的末日危机 。

不光如此 , 苏轼也针对削藩问题发表了一番议论 , 苏轼在《晁错论》的开篇提到世上最难办的事情是表面上一片太平 , 暗地里却埋藏着隐患 , 实际上就是指封藩 。 接下来苏轼指出要想成功的削藩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第一 , 要把削藩这件事情搞清楚 , 也就是要对敌我双方的力量进行科学评价 , 要清楚削藩的后果;第二 , 一旦由于削藩而带来了后果 , 就不要害怕;第三 , 削藩要讲究循序渐进 。 苏轼在提出这三个条件的基础上也点明汉代的晁错是不适合做这件事情的人 。

建文皇帝在没有掌握军权的情况下过急过快的削藩 , 是建文皇帝失败的根本原因 。 无论你承认不承认 , 朱棣的造反是被建文皇帝所逼迫 , 造成此种局面的责任在建文而不在朱棣 。 虽然建文皇帝失败了 , 但建文皇帝的仁政、礼治在明初的政坛上留下一抹余辉 , 这对朱棣日后的施政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虽然朱棣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 但他依然纠结 , 他纠结的是如何对建文皇帝定位问题 。 在明代实录中 , 建文皇帝被定义为一个昏聩、残害手足、不遵循洪武皇帝遗愿的人 , 甚至建文皇帝篡夺了本应该属于永乐皇帝的皇位 , 如此一来 , 朱棣的靖难之役似乎名正言顺 。 光有这些还不够 , 建文时代大多数文献被焚毁 , 以致于今人研究建文一代的历史是那么艰难 , 虽然没有过多的史料对建文皇帝进行描述 , 但我们透过历史的脉络依然可以看到一个温文而又残酷、意志决绝而又步履维颠的皇帝孤然的落寞 。

永乐皇帝开始不畏余力的展示他的正统性 , 他开始重新修建大报恩寺 , 这确实有欲盖弥彰之嫌 , 朱棣对此也很清楚 , 他要的就是堵天下悠悠众口 。 不光如此 , 更加残酷的还在后面 , 让我们还是回到南京城破的最初阶段 。

南京城破在文人心目中不亚于一场改朝换代 , 对于一些人来说 , 1402年南京城破跟1645年的南京城破没有任何区别 。 的确如此 , 在那个年代 , 为此殉节的大有人在 , 甚至有跟此事无关的农民置身水中 。 在他们心目中 , 那个好皇帝不见了 , 在文人心中 , 他们的那个政治梦想破灭了 , 在南京城熊熊的大火中无情破灭了 。

洪武皇帝虽然没有给他的孙子留下一帮武将 , 但是却留下了一帮铮铮铁骨的文臣 , 如果你看一下名单 , 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多么豪华的阵容 。


《大明权力场》为建文皇帝殉节的大臣名单

《大明权力场》为建文皇帝殉节的大臣名单// //

黄子澄、齐泰、方孝孺、景清、连楹、卓敬、练子宁、铁铉、暴昭、陈性善、王彬、宋忠、崇刚、陈迪、黄魁、颜伯玮、王省、胡闰、高翔、王度、戴德彝、谢升、丁志方、甘霖、董镛、陈继之、韩永、叶福、王艮、高逊志、廖升、魏冕、邹瑾、龚泰、周是修、程本立、黄观、王叔英、林英、黄钺、曾凤韶、王良、陈思贤、龙溪六生、台温二樵、程通、黄希范、 叶惠仲、黄彦清、蔡运、石允常、韩郁、高贤宁、王璡、周缙、牛景先、程济 。

这批文臣不仅是明帝国最后的绝唱 , 更是结束了中国古典意义上的士大夫精神 , 此后的士大夫们从气质上来说都跟前代不同 , 这场政治变动在士大夫的眼中丝毫不亚于宋元两朝的灭亡 , 他们心目中的那个明王朝的确已经灭亡了 。

很快 , 明王朝历史上最震撼的事情发生了 , 这批儒生要么被处死 , 要么自杀殉节 , 朱棣不知道这些大儒是整个民族的灵魂 , 大儒杀之不祥 。 在洪武的那个恐怖年代 , 朱元璋也对这些大儒礼敬有加 。 虽然悲剧发生了 , 但这些儒生在国初的舞台上进行了一次最精彩的表演 , 他们终于有机会来诠释心中的理想与信念 。


《大明权力场》为建文皇帝殉节的大臣名单

《大明权力场》为建文皇帝殉节的大臣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