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史上地位远高琼瑶金庸,民国作家张恨水的经济状况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现代文学史上地位远高琼瑶金庸 , 民国作家张恨水的经济状况

(内容简介:张恨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远高于琼瑶 , 而作为一个拥有广大市民读者的通俗作家和报人的成就 , 他也绝不亚于金庸之辈 。 今天让我们来考证一下他的经济生活 。 )

PART

01

张恨水(1895-1967) , 他的文字事业开始于青年时期在安徽一家小报《皖江报》当主笔(编辑) , 月薪只有8块银元 , 但经济上已经足以自立了 。 他24岁时(五四运动爆发那年)辞去《皖江报》的职务 , 依靠他在《皖江报》挣来的仅有的积蓄 , 只身来到北京准备投考北京大学 。


现代文学史上地位远高琼瑶金庸,民国作家张恨水的经济状况

现代文学史上地位远高琼瑶金庸 , 民国作家张恨水的经济状况// //

到北京之初 , 他没有职业收入 , 成了穷光蛋 。 幸亏他结交了上海《时事新报》的驻京采访人员秦墨哂 , 应邀做助手 , 开始每月能得到10元劳务费 。 不久 , 他又认识了北京《益世报》总编辑成舍我 , 便又兼任《益世报》助理编辑 , 月薪30银元 。

张恨水白天为时事新报驻北京采访人员站工作 , 晚上10点到清晨6点在《益世报》上夜班 。 这样几乎没有什么休息时间 , 当然也就圆不成“北大梦”了 。


现代文学史上地位远高琼瑶金庸,民国作家张恨水的经济状况

现代文学史上地位远高琼瑶金庸 , 民国作家张恨水的经济状况// //

1924年 , 成舍我以200银元作启动费 , 创办《世界日报》 , 特约张恨水担任副刊主笔 , 并撰写小说在报纸上分期刊登 。 张恨水抓住这个机会 , 开始创作长篇小说《春明外史》 , 从1924年4月12日起在《世界日报》连载 , 获得市民读者群的欢迎 , 《世界日报》也随之扩大了销售量 , 风靡一时 。 连载九个月 , 直到1929年1月24日载完 。 由于文化市场看好 , 全文连载完了之后 , 《春明外史》很快就出版了单行本 , 成为畅销书 。 于是 , 张恨水一举成名 。

PART

02

此后 , 张恨水在北平先后又写成了《金粉世家》等长篇小说 。 当时 , 上海的小报上就登出了“张恨水十分钟内到手几万元的稿费 , 在北平买下一座王府”的传闻 。 这显然是耸人听闻的夸张 , 但也事出有因 , 不完全是毫无根据 。

当时张恨水立即得到了《春明外史》稿酬(一次性买断)4000银元;并且此后分四次陆续收到《金粉世家》稿酬4000银元 , 以上合计8000银元 。 然后 , 每三个月得到20万字小说稿酬1600银元 , 也就是按照约定 , 每年至少可保证6400银元的稿酬 。 平均月收入在500银元以上 。 这还仅仅是上海世界书局给予张恨水的稿酬 , 还不计入其他的收入(如报刊编辑费等) 。 因此可以说 , 当时“张恨水稿酬几万银元”的传闻虽然不够准确 , 但绝非无中生有 。

PART

03

张恨水从上海回到北平 , 就用稿酬所得4000银元购置了前门大栅栏12号的一所大宅门四合院 。

同时 , 张恨水支付了几个弟妹的教育费和婚嫁费 。

张家大宅门有许多间大小房屋 , 居住十分宽敞 。 庭院里有许多树木花草 , 他常同来访的友人们在花丛中赏菊 , 一边喝茶一边闲谈 。


现代文学史上地位远高琼瑶金庸,民国作家张恨水的经济状况

现代文学史上地位远高琼瑶金庸 , 民国作家张恨水的经济状况// //

1929年 , 严独鹤主持《新闻报》时 , 赴北平预约张恨水写稿 , 名著《啼笑因缘》应运而生 , 使得该报销量猛增 。

1930年2月 , 张恨水辞去了《世界日报》和《世界晚报》副刊主编的职务 , 专心从事写作 , 成为畅销小说的大家 。 1931年他出资创办了华北美术专门学校 , 自己担任校长 。 聘请齐白石、于非阆、王梦白、李苦禅等国画大师来校任教 , 又邀请刘半农为校董 。 张恨水本人也开课讲学 。

张恨水拥有广泛的读者群 。 他爱读书、爱买书 , 常到琉璃厂、隆福寺等处采购;也喜欢买字画 , 他自己尤爱画菊 。

但是 ,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北、威胁华北 , 张恨水一家迁居南京 。 他又回到报社工作 。

PART

04

1937年12月 , 张恨水在南京沦陷前的四天才把《南京人报》停刊 。 他带着全家避难 , 到了安徽潜山老家 。 安顿家属之后 , 张恨水只带了一个柳条箱 , 装了些简单的衣物 , 出发参加抗战工作 。

1938年7月 , 张恨水来到重庆 , 参加了《新民报》的工作 。 《新民报》有两个副刊 , 一个由张恨水主编 , 另一个由女作家谢冰莹主编 。 张恨水的副刊名为“最后关头” , 专登载与抗战有关的诗文 , 不登闲适之作 。 他自己写了许多诗文发表 , 又写了连载小说《疯狂》等 。 1941年“最后关头”奉命停刊 , 张恨水又负责《新民报》专栏“上下古今谈” , 他每天写一篇 , 三年半中写了1000多篇 , 约100万字 。

PART

05

张恨水到重庆半年之后 , 爱妻周南便带子女赶来会合 , 他们全家住在重庆南温泉的三间茅屋里 , 与老舍为邻 。 那种茅屋被称为“国难房” , 屋顶是茅草铺盖 , 四壁是竹篱笆墙糊泥巴刷上白石灰 , 难避风雨 。 雨季一来 , 室内到处滴漏 , 只好把盆盆罐罐都用来承接雨水 。


现代文学史上地位远高琼瑶金庸,民国作家张恨水的经济状况

现代文学史上地位远高琼瑶金庸 , 民国作家张恨水的经济状况// //

张恨水在抗战八年里 , 没有做过一件新衣服 , 终年穿着一件蓝长衫 , 洗成了蓝不蓝、灰不灰的破布片了 。 张恨水一家六口 , 还有故乡的老母、亲人 , 都等着他汇钱供养 , 生活实在艰难 。 平日很少有机会吃肉 , 妻子周南就买了一只小猪崽子 , 在家中喂养 。

日常生活虽然贫困 , 但却常有朋友到南温泉来 , 《新民报》同仁张友鸾、张慧剑、赵超构、卢冀野、马彦祥、黄少谷等人都是这茅草屋里的常客 。 朋友们来了 , 主人总是设法做出一两个“好菜”来招待他们 。 这时期 , 张恨水写成了他一生最好的作品《魍魉世界》和《八十一梦》等等 , 这也可称为“文穷则工”罢 。 1942年 , 周恩来曾赞美张恨水的《八十一梦》是揭露黑暗势力的优秀作品 。

PART

06

抗战胜利后 , 1946年2月15日 , 张恨水只身先到北平 , 筹办《新民报》 。 1946年夏天 , 全家都搬到北平来了 。 张恨水买了西城区北沟沿甲23号的一所宅院 , 共有四进院落 , 30多间房子 , 环境清幽 。 友人送了他一套西式家具 , 他又买了一套红木家具 , 有书橱、写字台、转椅、大圆桌、小茶几等 。 院子里有很多花草树木 , 一家人住得很舒适 。 他担任《新民报》主笔 , 又不断地写小说 , 还勤于作画 。


现代文学史上地位远高琼瑶金庸,民国作家张恨水的经济状况

现代文学史上地位远高琼瑶金庸 , 民国作家张恨水的经济状况// //

好景不长 。 内战又起 , 通货膨胀 , 物价飞涨 。 到1948年夏末 , 他辞去了《新民报》的职务 , 专门从事写作 。

7、

但到1949年春 , 北平刚解放 , 张恨水忽患半身不遂 , 丧失了说话能力 , 记忆力也遭到破坏 , 连妻子都不认识了 。 他的历年积蓄 , 深受通货膨胀的祸害 , 贬值得形同废纸 。 这位写了大量畅销书的文化人 , 除了住房和书画 , 什么财产都没有了 。 为了支付昂贵的医疗费 , 妻子卖掉了仅有的一些首饰 , 以医治他的疾病 。 这时周恩来特地派人来看望张恨水 , 邀请他参加全国第一届文代会 。 得知张恨水患病之后 , 政府便对他的生活作了妥善安排 。 1949年7月 , 全国第一届文代会开幕 , 张恨水是特邀代表 , 但他因病未能出席会议 。 这期间 , 他加入了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后改为中国作家协会) , 不久 , 他被聘为中央文化部顾问 , 每月有了一笔固定收入 , 家庭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

3个月后 , 张恨水的病情逐渐好转 , 可以扶着手杖练习走路、去看望朋友了 。 但他一时还不能写作 。 妻子为了让他安心养病 , 便卖掉了北河沿的房子 , 迁居到离此不远的砖塔胡同43号一个小四合院 。 妻子把卖房所得的钱 , 用来补养他的病弱之身 , 让他到胡同东口的同和居、沙锅居等饭馆去吃些可口的饭菜 。

1953年初夏 , 张恨水才恢复了写作 , 重新有了稿费收入 。

全文约:2579字 作者:东方欲晓 男 河南省驻马店人

网文新兵 抱志成为一名读者满意的写手


现代文学史上地位远高琼瑶金庸,民国作家张恨水的经济状况

现代文学史上地位远高琼瑶金庸 , 民国作家张恨水的经济状况// //

诚邀有志之士投稿 , 原创或推荐好文章 , 我们将第一时间发布您的内容 , 邮箱:107000701@qq.com

声明: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 , 仅供参考 。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