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汉唐主气 , 宋明主情 。 然而 , 苏轼却是极其鲜见的唐宋文学气势犹在者 。 时人比作盛唐李白 , 《赤壁怀古》犹若曹操当年的“对酒当歌” 。 世人所谓文章穷而后工 , 又正是苏轼遭贬黄州的人生写照 , 其巅峰之作 , 皆成于此 。 千年来 , 有关苏子的评说 , 可谓“横看成峰侧成岭 , 远近高低各不同” 。 苏氏门下的黄庭坚看不清楚 , 一等文化票友、二流文学才华者 , 如林语堂者写了整整一部《苏东坡传》亦不知所云 。

东坡者 , 文士也 。 儒生根底 , 佛道向往 。 要说气势 , 再“惊涛拍岸”也不及曹孟德“山不厌高 , 海不厌深”雄浑;因为毕竟没有管、乐之才 , 了无君临天下能力;若说李白再世 , 只是泛泛之论 , 苏轼固然不像李白那么无厘头 , 但其文学才华也缺乏那位交趾少年的野性;比之同样以豪放著称的南宋词人辛弃疾 , 苏轼又少了一番金戈铁马的沙场经历;故而那“卷起千堆雪”卷得相当空泛 , 远不如稼轩的“醉里挑灯看剑 , 梦回吹角连营”那般血气方刚 。 苏轼这边厢仅止于“遥想公瑾当年”而已 , 稼轩那边厢却是“栏杆拍遍 , 无人会、登临意” 。 彼此虚实 , 一目了然 。

但苏轼的“三国周郎赤壁”那番感叹 , 却一语道破历史玄机:有宋一代 , 再也没有了三国当年能够力挽狂澜的政治雄才 。 赵家王朝本来就是杯酒释兵权那么忽悠出来的 , 不要说管仲、乐毅 , 即便是曹操、孙权那样的高度 , 也为历代赵官家难望项背 。 宋朝最精彩的皇帝不是治理天下的 , 而是游玩于琴棋书画的 。 有说《赤壁怀古》乃是针对宋神宗讨伐西夏的“灵州溃败”、感叹朝中无人而作 , 即便如此 , 也只是写作契机 , 而非词作意蕴所抵达的全部历史内涵 。

不过 , 苏轼的“高处不胜寒”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却是曹操不曾体味到 , 李白不曾领略过 , 后来的辛弃疾也没能企及的人情味十足的审美高度 。 比起于稼轩的“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 揾英雄泪” , 苏轼那番“明月几时有 , 把酒问青天” , 无疑问得高远 , 问得透彻 。 宋明之情固然没有了汉唐之气的力度 , 但于人性的透视、于人情的关切 , 却别有洞天 。 红巾翠袖并非只是用来揾英雄泪的 , 而更是有待于诸多须眉悉心呵护的 。 天地再大 , 也大不过一个情字 。 因此 , “执手相看泪眼”比“千里共婵娟”更多情 。 “但愿人长久”乃人之常情 , “竟无语凝噎”却是海誓山盟的瞬间结晶 。 因此 , 才有了“暮霭沉沉楚天阔”之阔 。 就宋词之于情爱的审美而言 , 苏轼仅止常情 , 柳永写出的是非常情 。 苏轼问幕下士:“我词何如柳七” , 问得有些不知天高地厚 。

东坡的精华 , 吐露在《前后赤壁赋》里 。 官场失意之后并没有“处江湖之远 , 则忧其君” , 而是敞开胸襟“诵明月之诗 , 歌窈窕之章” 。 苏子能够跨出儒生藩篱 , 问道礼佛 , 不易 。 从《初到黄州》的“好竹连山觉笋香” , 至《前后赤壁赋》渐入佳境 , 有道是偕“渔樵于江渚之上 , 侣鱼虾而友麋鹿”;借此了悟“惟江上之清风 , 与山间之明月 , 耳得之而为声 , 目遇之而成色” 。

但也不要以为 , 东坡就此成道了 。 《后赤壁赋》以梦作结 , 将入梦道士与江天孤鹤作互喻 , 虽然有趣 , 却太过着相 。 其情形一如苏子墨迹 , 疏阔有致 , 气宇轩昂 , 为黄庭坚所不逮;但显然用功所致 , 没有王羲之的浑然天成 , 也没有怀素、张旭的挥洒自如 , 甚至不及米南宫的至性至情 。

问道礼佛的苏东坡 , 佛、道之缘未了 。 汉唐之气 , 于苏东坡渐诸式微 , 宋明之情 , 在苏东坡算是青萍之末 。 唐宋八大家散文 , 东坡《前后赤壁赋》居首 。 有宋词家 , 东坡逊于柳永;苏黄米蔡 , 东坡并非第一家 。 但是 , 若以诗词书文合之 , 苏轼无疑全能之冠 。 有宋一代的几大人文地标 , 苏轼当属相当醒目了 。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