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在四川:一渡赤水 中央红军涉险入川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红军长征在四川:一渡赤水 中央红军涉险入川

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 , 那场历时两年的红军长征 , 成为震惊世界的壮举 , 被誉为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 。 四川 , 是红军三大主力都经过的省份 , 在红军长征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

红军长征过四川 , 是长征路上自然环境最险恶、斗争最复杂、损失最惨重、创造奇迹最多的一段历程 。 在这里 , 红军经过的时间最久 , 从1935年1月下旬红一方面军第一次渡过赤水河进入四川 , 到1936年8月下旬红二、四方面军北出甘南 , 历时1年零8个月;活动区域最广 , 途经近70个县;走过的路程最长 , 行程1.5万公里 。 在这里 , 党中央先后召开关系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会理会议、两河口会议、沙窝会议、毛儿盖会议、巴西会议、炉霍会议等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其他重要会议 , 红军三大主力实现了两次成功的大会师 。 在这里 , 红军强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雪山、穿越草地 , 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 在这里 , 党和红军成功地开展了民族工作 , 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民族、宗教政策 , 留下了许多民族团结的佳话 。


红军长征在四川:一渡赤水 中央红军涉险入川

红军长征在四川:一渡赤水 中央红军涉险入川// //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 缅怀革命先烈 , 传承长征精神 , 本报从本期起在二版开辟《红军长征在四川》专栏 , 刊登依据四川省各级档案馆保存的珍贵档案撰写的红军长征经过四川时的动人故事 , 藉此让读者再次感受历史的脉搏 , 回味这场举世无双的伟大壮举 。

毛泽东力主入黔

1934年12月12日 , 湖南通道城恭城书院正厅内弥漫着凝重、紧张的气息 , 案桌前围坐着几个满身征尘的男人 , 焦灼的神色在他们的眉宇间时隐时现 。 他们正是博古、周恩来、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 , 以及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等 。

中央红军已经进行了两个月的战略转移 , 先后突破敌人的三道封锁线 。 而近10天来 , 为突破敌人40万重兵云集的第四道封锁线——湘江 , 红军将士损失过半 。 此刻 , 蒋介石的追剿重兵集团仍张网以待 , 时刻准备将仅存的3万多红军一网打尽 。 中央红军如何甩开几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这个巨大的问号 , 悬在屋内几位领导人的心头 。


红军长征在四川:一渡赤水 中央红军涉险入川

红军长征在四川:一渡赤水 中央红军涉险入川// //

军情如火 , 存亡旦夕 。 博古、李德主张北进湘西 , 和红二、六军团会合 。 已经失去军事指挥权的毛泽东敏锐洞察 , 这将是红军自投罗网的一步 。 他无法坐视这支雄师走向覆灭 , 便建议红军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西进 。 张闻天、王稼祥、周恩来对此表示支持和赞同 。 会议最终通过了毛泽东西进贵州的主张 。

12月15日 , 红军占领贵州黎平 。 18日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黎平会议 , 接受了毛泽东向贵州西北进军的意见 , 同时“政治局认为新的根据地区应该是川黔边区地区 , 在最初应以遵义为中心之地区” 。

“四川王”排兵布阵


红军长征在四川:一渡赤水 中央红军涉险入川

红军长征在四川:一渡赤水 中央红军涉险入川// //

1935年2月2日 , 国民党四川省叙永县县长调遣民团两个中队布防城郊红梁子一线 , 防堵红军攻城的命令 。

12月19日 , 重庆 , 国民党川军驻渝地区团长以上军官正在召开会议 。

国民党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满腹愁云:“朱毛”大军由黔入川几成定局 , 一旦与川北红四方面军会合 , 对其主政四川之威胁自不待言 。

此刻 , 场内座无虚席 , 面对川军部下 , 刘湘以煽动性的口吻说 , 毛泽东、朱德所率红军 , 已由湖南兵分三路进入贵州东部各县 。 据他们的通电说 , 是要北上抗日借路经过 。 “朱毛”大军是想进入四川与徐向前部会合 , 扩大其川陕根据地 。 如此一来 , 四川人民就会遭受莫大的“灾难” 。 因此 , 川军要做好防御准备 , 阻止他们入川 。

接着 , 刘湘分析了中央红军入川北上的五条可能路线 , 其中第三条最有可能 , 即沿赤水河出合江 , 渡长江北上;或经古蔺、叙永出泸州北上;第五条路线最不可能 , 即渡金沙江经会理、西康穿越大凉山区 , 走太平天国时期石达开走过的道路;或据康定 , 或趋岷山东端 , 进入陕甘地区 。 他说 , 如果红军选择第五条路线 , 那只需派一两个旅的兵力扼守大渡河天堑 , 红军便插翅难飞 , 必蹈当年石达开之覆辙 。

既然泸州一线可能性最大 , 刘湘随即宣布了川军防堵中央红军的部署:他本人坐镇重庆“四川剿匪总司令部” , 潘文华作为川军长江南岸“剿匪”总指挥坐镇泸州 。 其余各路部队分别部署 , 并根据战况再作调整 。

北渡长江胜算渺茫

随后的战况表明 , 刘湘的预判不无道理 。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 ,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会议 , 实际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 1月29日 , 红军一渡赤水河进入川南古蔺、叙永地区 。 泸州地区成为中央红军入川首站 。 红军在宜、泸之间北渡长江的意图十分明显 。

然而 , 刘湘于1月28日下达的《川军长江上游江面防务训令》上显示:中央红军在宜宾、泸州一线北渡长江胜算渺茫 。 为防堵红军渡江北上 , 川江公安舰队的4艘舰艇及租用的4艘商船 , 配足了枪炮械弹和兵员 , 安装了无线电台 , 对长江沿线上至宜宾南溪、下至重庆长寿一线实施分段巡弋 。 此外 , 川滇黔交界地区特别是长江上游地区集结了国民党中央军和川滇黔军阀部队20万兵力 。

从泸州北渡长江一度是中央红军的首选战略转移方向 , 1月22日 , 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军委为红军主力入川致红四方面军的电文中说:“决定我野战军转入川西 , 拟从泸州上游渡江 , 若无障碍 , 约二月中旬即可渡江北上 。 预计沿途将有许多激烈的战斗 。 ”可见 , 上级对从泸州渡江北上的风险已有相当的估量 。 而叙永县城作为川南门户重镇 , 距泸州不足100公里 。 欲实现从泸州或宜、泸之间渡江北上 , 叙永县城甚为关键 , 一场攻防战已是箭在弦上 。


红军长征在四川:一渡赤水 中央红军涉险入川

红军长征在四川:一渡赤水 中央红军涉险入川// //

国民党四川省政府主席、陆军第21军军长刘湘发布的《川军长江上游江面防务训令》

中央红军另辟蹊径

1935年2月2日至3日 , 红一军团第二师在师长陈光、政委刘亚楼指挥下 , 猛攻叙永县城 。 起初 , 守敌力不能支 , 破城几在旦夕 。

2月2日 , 国民党叙永县县长先智渊急令该县大坝镇镇长向秉钧派人支援 。 2月3日午后4时 , 潘文华急令郭勋祺旅:“即率所部 , 星夜相机截击猫儿关、双井 , 万勿迟延为要 。 ”大批援敌急速赶来 , 此时 , 取叙永出泸州渡江北上 , 红军难有胜算 。

为避免攻叙之战形成拉锯消耗战 , 同时又达到吸引、牵制大批敌人 , 掩护红军主力转向敌人兵力薄弱的滇东北地区的目的 , 当晚22时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以下简称“中革军委”)电令红军各军团:“迅速脱离当前之敌并集结全力行动 , 特改定分水岭、水潦、水田寨、扎西为总的行动目标 。 ”这一军事调整 , 标志着中革军委取消了经叙永出泸州北渡长江的军事计划 。

1935年5月 , 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 , 走的基本就是刘湘预判最不可能的那条“死亡路线” 。 但中央红军不是“石达开第二” , 大渡河并未再现“石达开的覆辙” , 相反 , 展现在中央红军面前的是中国革命迈向伟大胜利的光明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