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看到穿皮鞋的日军部队,当即下令撤退,到底是什么原因?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李云龙看到穿皮鞋的日军部队 , 当即下令撤退 , 到底是什么原因?

相信大家对《亮剑》这部电视剧一定不会陌生 , 自2004年播出以来 , 虽然历经十余年时间 , 但是至今它仍在各大卫视热播 , 成为目前为数不多的优质抗战题材电视剧之一 。 《亮剑》中的主人公李云龙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 作为我军抗日将领的突出代表 , 李云龙和他所率领的独立团在与日寇的作战中勇猛顽强、敢打敢拼 , 在抗日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 不过李云龙其人也并非尽善尽美 , 他以胆大心细 , 有想法著称 , 上级下达的命令到了他这里经常会阳奉阴违 , 最后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打仗 , 为此他在剧中也没少受到处分 。 不过也正是因为他脑子活爱耍小聪明 , 打仗经常不按套路出牌 , 因此在战场上总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比如被人津津乐道的平安格勒大捷就是因为李云龙违抗命令 , 执意攻取日军控制的平安县城 , 才取得了计划之外的重大胜利 。


李云龙看到穿皮鞋的日军部队,当即下令撤退,到底是什么原因?

李云龙看到穿皮鞋的日军部队 , 当即下令撤退 , 到底是什么原因?// //

不过在《亮剑》中却有这样一个让人看不懂的情节 , 一次李云龙和晋绥军楚云飞所部一起伏击日本"战地观摩团" , 当李云龙用望远镜观察日军时发现这群日军穿的不是常见的屎黄色胶鞋 , 而是清一色的皮鞋 , 于是李云龙马上下令部队撤退 , 这可以说是剧中值得深思和玩味的一段情节 。 因为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的李云龙居然也有认怂的时候 , 这实在是难得一见啊 。 那么 , 这群穿皮鞋的日本鬼子到底有什么能耐 , 竟能让我们的战神李云龙如此忌惮呢?


李云龙看到穿皮鞋的日军部队,当即下令撤退,到底是什么原因?

李云龙看到穿皮鞋的日军部队 , 当即下令撤退 , 到底是什么原因?// //

知道个中缘由 , 就要从了解日军军鞋开始 。 日本陆军在二战时有好几款军服装备 , 其中最著名和最常见的就是昭和五式军服 , 也就是我们在抗战剧中经常看到日军穿戴的一身屎黄色衣服鞋帽 。 这款军服的军鞋是用牛皮制成的 , 鞋身用棉线缝合 , 鞋底有36个掌钉 , 非常适合行军打仗使用 。 自从1930年开始 , 它就成为日本各级陆军的标配作战装备 。


李云龙看到穿皮鞋的日军部队,当即下令撤退,到底是什么原因?

李云龙看到穿皮鞋的日军部队 , 当即下令撤退 , 到底是什么原因?// //

侵华战争初期 , 日本军队仍然穿着昭和五式军鞋参与作战 。 然而随着战争的深入发展 , 一方面日本的侵华战线越拉越长 , 另一方面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也逐渐把日军拖入到战争的泥潭之中 。 这些都使得当时本就自然资源短缺、劳动力匮乏的日本更加力不从心 , 军鞋的材质也开始不断缩水 。 这时的昭和五式军鞋开始由牛皮变成了猪皮 , 后来日本国内连猪皮都供应不上了 , 于是日军又开始普遍装备质量更差的昭和十六式军鞋 , 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那种屎黄色胶鞋 。


李云龙看到穿皮鞋的日军部队,当即下令撤退,到底是什么原因?

李云龙看到穿皮鞋的日军部队 , 当即下令撤退 , 到底是什么原因?// //

不过昭和五式军鞋并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 在日军一些资历较老 , 级别较高的作战部队里仍然配备有这种军鞋 , 李云龙当时面对的这支日军穿的正是昭和五式军用皮鞋 。 这样的日军部队往往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 战斗经验丰富 , 和穿着黄胶鞋、战斗力一般的普通日军不可相提并论 , 因此没有一定的实力和能力是无法将其歼灭的 。


李云龙看到穿皮鞋的日军部队,当即下令撤退,到底是什么原因?

李云龙看到穿皮鞋的日军部队 , 当即下令撤退 , 到底是什么原因?// //

而当时我军无论从装备还是士兵作战素质上都明显不如日军 , 所以当时就算李云龙的独立团全员参战也未必有把握将其制伏 , 何况他当时率领执行阻击任务的还只是独立团的一小部分部队而已 。 可以想见 , 如果李云龙当时贸然发动进攻的话 , 非但不能保证全歼这股强悍的日军 , 反倒是有可能被其反杀 。 好汉不吃眼前亏 , 这道理李云龙不可能不懂 , 因此他才会毫不犹豫的下令部队撤退 。


李云龙看到穿皮鞋的日军部队,当即下令撤退,到底是什么原因?

李云龙看到穿皮鞋的日军部队 , 当即下令撤退 , 到底是什么原因?// //

李云龙出身贫寒 , 在当兵之前曾经给地主家当过长工 , 其人文化程度不高 , 大字不识几个 , 讲话粗俗还总喜欢骂人 , 但这并不能掩盖他作为一个优秀指挥人员的军事素质 。 他身经百战 , 粗中有细 , 作战经验丰富 , 能够根据战场情况的变化做出随机应变的反应 , 这也是他能总打胜仗的原因所在 。 而从一双皮鞋判断出敌军的基本情况 , 并做出正确的应变反应 , 也淋漓尽致的表现了他杰出的指挥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