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毛泽东学知人善任——识人之智
编者按:毛泽东在抗战初期指出:“指导伟大的革命 , 要有伟大的党 , 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 。 在一个四亿五千万人的中国里面 , 进行历史上空前的大革命 , 如果领导者是一个狭隘的小团体是不行的 , 党内仅有一些委琐不识大体、没有远见、没有能力的领袖和干部也是不行的 。 ”“只有依靠成千成万的好干部 , 革命的方针与办法才能执行 , 全面的全民族的革命战争才能出现于中国 , 才能最后战胜敌人 。 ”为此 , 他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政治路线确定之后 , 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 ”毛泽东把“用干部”作为领导者的两大责任之一 。 1967年6月7日 , 他向人谈到 , 汉高祖刘邦得天下 , 原因之一就在于用人得当 。 毛泽东还称赞过唐朝的武则天 , 说“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 , 她既有容人之量 , 又有识人之智 , 还有用人之术” 。 其实 , 这也是他的用人之道 , 是他个人对“用干部”的总结 , 他本人正是这样做的 , 从而才使他成为知人善任的能手 。
识人之智
千里马常有 , 但伯乐不常有 。 领导干部要善于做伯乐 , 发现人才 。 唐太宗曾感叹 , “何代无贤?但患遗而不知耳” 。 任何时候 , 以中国之大 , 贤才并不缺 , 就看治国者或当政者是否具有慧眼 。 古人云:乱世出英雄 , 何以如此呢?其中一个原因 , 就在于太平之世 , 往往庸人当道 , 英才淹没于众而不显 。 三国时 , 如果不是战乱 , 刘备也不会三顾茅庐 。
毛泽东所处的时代 , 乱治交织 , 人才的标准也与古代大为不同 。 因此 , 他看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眼光 。 “识人之智” , 其实就是毛泽东说的“善于识别干部” 。 他曾引用白居易的“试玉要烧三日满 , 辨材须待七年期”诗句 , 来说明识人之难 。 怎样才能“识别干部”呢?在他看来 , 一是“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 , 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 , 这是识别干部的主要方法” 。 即要对干部所生活的社会关系、社会经历和工作表现作全面历史的分析 , 而不能以点掩面、以偏概全 。 二是在实践中识别和考察干部 。 “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 是在群众斗争中产生的 , 是在革命大风大浪的锻炼中成长的 。 应当在长期的群众斗争中 , 考察和识别干部 , 挑选和培养接班人 。 ”三是依靠群众 。 他多次讲道 , 识别和考察干部必须走群众路线 。 干部好还是不好 , 有何特长和能力 , 群众最有发言权 。 在江西斗争时期 , 毛泽东对罗荣桓的选用集中体现了这三点 。
向毛泽东学知人善任——识人之智// //
1930年 , 林彪被任命为红四军军长 , 但军政委一职让谁担任令毛泽东颇费脑筋 。 因为林彪这个人性格有点古怪 , 平时少言寡语 , 别人很难与他交流和共事 , 自他担任28团团长以来 , 同历届党代表的关系都不好 。 经过慎重考虑 , 毛泽东最后选中了红四军第二纵队的党代表罗荣桓 , “荣桓同志是个老实人 , 而又有很强的原则性 , 能顾全大局 , 一向对己严 , 待人宽 , 做政治工作就需要这样的干部” 。 井冈山斗争时 , 毛泽东就发现了他许多可贵的品质:凡是要求战士做的 , 自己首先做到;打仗时冲锋在前 , 退却时掩护在后;行军时为病号扛枪 , 宿营时下班查铺 。 罗荣桓上任后果然不负所望 , 把红四军的政治工作包括后勤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 即使林彪对他也无可挑剔 。 正是由于毛泽东的重用 , 罗荣桓后来在军队政治工作方面成就卓著 , 从而使他成为唯一的一位政工干部出身的元帅 。 他去世后 , 毛泽东专门写了一首七律诗 , 即《吊罗荣桓同志》 , 其中有:“君今不幸离人世 , 国有疑难可问谁?”充分表达了对他的深情和倚重 。
反映毛泽东“识人之智”的另一个典型例子 , 是他对粟裕的发现和重用 。 抗日战争时 , 粟裕卓越的军事才能已为毛泽东觉察 。 1945年9月 , 他被任命为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兼华中野战军司令员 。 内战爆发后 , 他率部以3万人迎战国民党军12万人的进攻 , 七战七捷 。 后来华中野战军与粟裕的老上级陈毅指挥的山东野战军会合 , 这就产生了如何行使军事指挥权的问题 。 1946年10月15日 , 毛泽东电令:在陈毅领导下 , 大政方针共同决定 , 战役指挥交粟裕负责 。 当陈毅将第一个战役方案报军委时 , 毛泽东还专门去电询问此案是否和粟裕研究过 , 可见他对粟裕不同寻常的重视和信任 。 后来粟裕具体组织指挥了宿北、鲁南、莱芜战役 , 均获大胜 , 其中莱芜战役创造了3天之内歼敌7万余人的纪录 , 陈毅称赞粟裕的指挥是“愈出愈奇 , 愈打愈妙” 。
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后 , 中共中央根据战略形势决定 , 从中原战场上抽出一部分兵力渡江南下 , 以调动中原战场上的国民党主力部队 , 把战争进一步引向敌人的大后方 。 然而 , 粟裕经过研究认为 , 此举不一定能达到吸引敌军的目的 , 反而减少了中原地区的作战力量 , 不如集中兵力于中原地区 , 大量歼灭敌人 , 从而改变整个战局 。 为此 , 他三次致电直陈中央 。 1948年1月22日 , 他向中央军委发出“子养电”;1月31日 , 又发出一份长达2000字的电报 , 重申“子养电”的看法;4月18日 , 再次“斗胆直陈” 。 当然 , 在不断陈情自己看法的过程中 , 他也表示做好南下的准备 , 等待中央的进一步命令 。 毛泽东对粟裕的不同意见非常重视 , 通知他到中央直接汇报 , 最后决定采纳他的建议 。 后来 , 战争的实际进程恰如粟裕所料 。 如果不是毛泽东独具慧眼 , 一下子看出了粟裕的军事才能 , 至少中原战场不会那么顺利 。
向毛泽东学知人善任——识人之智// //
如何识人或知人?毛泽东重“才”更重“德” , 尤其强调“德才兼备” 。 德 , 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思想作风 , 不同时代赋予德的内容不尽相同 。 在毛泽东看来 , “德”是统帅 , 是灵魂 , 是管政治方向和政治观点的 。 他曾提出六条“贤才”的标准 , 即“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 , 服从党的纪律 , 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 , 有独立的工作能力 , 积极肯干 , 不谋私利” 。 不难发现 , 其中 , 只有一条是“才” , 其余都属于“德”的范畴 , 就是说 , 政治、能力 , 不能缺一 , 但以政治为主 。 对此 , 陈云后来作了进一步发挥:德才兼备 , 以德为主 。 邓小平也多次指出:“我们选干部 , 要注意德才兼备 。 所谓德 , 最主要的 , 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 。 ”这集中体现了共产党的用人观 。
不过 , 重“德”但不能轻“才” 。 毛泽东曾说:“一定要反对不问政治的倾向;但是 , 专搞政治 , 不懂技术 , 不懂业务 , 也不行 。 ”后来 , 毛泽东称之为“又红又专” , “红与专、政治与业务的关系 , 是两个对立物的统一”;“政治和经济的统一 , 政治和技术的统一 , 这是毫无疑义的 , 年年如此 , 永远如此 。 这就是又红又专” 。 意思是说 , 好的干部是红与专的统一体 , 缺一不可 。 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进一步指出:“‘红’就是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专’就是学习和掌握现代化建设的专业知识 , 成为本职工作的内行和能手 。 专不等于红 , 但红必须专 。 ”显然 , 那些只善于政治表现、做表面文章的人不是党的好干部 。 只是现实的政治生活中 , 一些会喊会叫的人往往因“听话”而受重用;相反 , 那些真正有才的硕学之士 , 并不是不“红” , 却往往因不善于或不愿于“表现” , 而被认为“清高” , 或拒之千里 , 或备受冷落 。 所以 , 领导者对“红”一定要有深刻的认识 , 特别是要警惕那些“抬轿子”的人;同时 , 要善于发现有操守之人 , 不惜登门求贤 , “专”者的“红”能不能表现出来 , 往往缘于是否能得到领导者的“知遇” 。
毛泽东是识别“红与专”的高手 。 比如 , 抗战时期他对文艺工作者塞克的发现和任用 。 塞克是著名的歌词作者 , 《救国军歌》、《二月里来》等当时广为流传的歌曲 , 其歌词都是他创作的 。 但他性格直率、倔强 , 甚至有点孤傲 。 1938年底到达延安 , 毛泽东曾亲自去看望他 。 后来 , 毛泽东邀请一部分党外文艺工作者谈话 , 塞克即是其中之一 。 不料起初竟遭到塞克的拒绝 , 他的理由是毛泽东住处有岗哨 , 不愿前往 。 毛泽东完全可以不予理会 , 但令人想不到的是 , 他竟下令撤去了塞克必经之路上的所有岗哨 , 从而使塞克欣然赴会 。 1941年秋 , 延安成立青年艺术剧院 , 塞克还被委任为院长 。 在那时的所有文艺团体领导中 , 只有塞克属于非党员 。 某一天 , 塞克召开一次演出总结大会 , 结果一个人也没有到场 , 原来大家都参加党的支部大会去了 。 塞克得知后 , 赶到支部大会的会场 , 要求旁听 , 遭到拒绝 , 结果与主持会议的负责人冯文彬差点打起来 。 事后 , 塞克写信给毛泽东予以责问:“党的负责人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 我要不要工作?这样子我怎么工作?”毛泽东看了信 , 马上约塞克来谈心 。 等塞克发完牢骚之后 , 他不无安慰地风趣地说:“是呀 , 哪有队伍被别人拉走了 , 司令员还不知道的事呢?我本来就跟凯丰说过:青年艺术剧院的党要公开 。 ”此后不久 , 青年剧院的共产党员身份都公开了 , 结果塞克发现 , 全院一百多人 , 除了三人外 , 都是共产党员 , 没想到自己这个非党分子却做了一院之长 , 如此知遇 , 再有性子 , 岂能不“红”、不图报呢?1943年春 , 由毛泽东提议 , 经中共中央批准 , 塞克作为唯一的一名非党干部 , 进入中央党校学习 。 毛泽东曾不止一次引用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 , 不拘一格降人才” 。 显然 , 其中也包括看人识人同样要“不拘一格” 。 这则故事说明 , 面对桀骜不驯的“专”才 , 领导者不妨由着他一些 。
向毛泽东学知人善任——识人之智// //
“识人之智”在毛泽东那里还表现为对于优秀年轻人的发现和破格重用 。 林彪被任命为红四军军长时 , 只有23岁 。 据说 , 井冈山时期 ,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 , 毛泽东一眼就看上了林彪 。 他与陈毅三过井冈山 , 突然树林里边传来一个声音 , 有一个瘦弱的青年在讲话:“我们共产党有枪也有人 , 将来就可以有天下 。 ”毛泽东问这个人是谁 , 陈毅告诉他是林彪 。 领导者对人才要有敏感性 , 很多时候 , 很多情况下 , 缺的不是人才 , 而是眼光 。 显然 , 毛泽东看人的眼光是很敏锐的 。 再比如 , 当年不到30岁的吴亮平、艾思奇、田家英等 , 都被毛泽东委以重任 。
节选《向毛泽东学习》一书中 , 作者:谢春涛 , 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了解更多反邪教知识 , 传播社会正能量 , 请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太白剑”、微博“宝鸡反邪教”、网站秦岭雪“http://qinlingxue.com/”)
- 徐向前,在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
- 张昭:有风骨有气节,才学兼备名实相符的东吴老臣
- 龙文乡贤 | 龙溪理学名士——王咸熙
- 古代墓地风水十不向秘诀,墓地最佳风水坐向及朝向的吉凶
- 秦朝那个信奉“老鼠哲学”的人,后来怎么样了?—鼠年说鼠(8)
- 一部颂扬两代人献身抗痨事业的纪实文学《奇医神药》(连载六)
- 广场舞《你抢什么抢争什么争》句句大实话,附教学
- 八雅轩丨【墨缘有约】曹宝麟:学好书法,我有十条建议
- 张学良正妻活了93岁,死后墓碑上刻四个字,张学良看了泪如泉涌
- 八国联军侵略,只有这两国向中国道歉并归还国宝,如今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