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故宫修文物的师傅不?丽江木府也有这样一群走心“匠人”
“一座土司府 , 半部民族史” , 作为明朝丽江土司衙门府邸 , 木府曾经辉煌无他 。 好景不长 , 清朝改土归流之后 , 木府沦为“冷宫” , 清末时局动荡 , 木府建筑更是被毁坏殆尽 , 一代纳西族史诗戛然而止 。
还记得故宫修文物的师傅不?丽江木府也有这样一群走心“匠人”// //
直到1996年 , “祸兮福所倚” , 丽江大地震后 , 木府得到了世界银行的贷款得以重建 。 1999年5月1日 , 这是一个纳西族感慨万千的日子 , 历经两年筹备 , 几多波折 , 凤凰涅槃后的木府重现于世 。
建筑是死的 , 人是活的 , 想要弘扬纳西文化 , 单凭木府作为载体远远不够 , 当时 , 丽江古城博物院(木府)多番考量后 , 决定设“免费讲解员”为木府面向众人的关键一环 。 而这些讲解员的成长 , 伴随着层层拨开的纳西秘史 , 从初始只有十来人 , 到18年后已经壮大为一支强大队伍 。
还记得故宫修文物的师傅不?丽江木府也有这样一群走心“匠人”// //
论一个好讲解员的自我修养
“土司是少数民族官职 , 不是现在吃的吐司 。 ”一名讲解员的话语刚落地 , 游客的哄笑声一阵阵在木府响起 。
从刻有“天雨流芳”的牌坊到商讨国事的议事厅、集千卷东巴经、百卷大藏经的万卷楼、议家事的护法殿 , 再到玉音楼、三清殿 , 用半天时间 , 在讲解员的娓娓道来中 , 游人就已领略纳西族广才博纳的多元文化 。
到如今 , 节假日人多时 , 木府一天的游客接待量可以达8000人 。 但在讲解员王维权的记忆中 , 刚刚“开张”的头些年 , 有时候木府一天的游客就只有一百多人 。
还记得故宫修文物的师傅不?丽江木府也有这样一群走心“匠人”// //
王维权属于最早的那批讲解员 。 刚来木府时 , 王维权对木府完全不了解 , 当时关于木府的资料又少之又少 , 他基本上是“懵”的状态 。 直到后来 , 博物院通过对《徐霞客游记》《明史·云南土司传》《纳西族史》等史料的查阅整合 , 加之时任院长黄乃镇多番田野调查 , 关于木府的资料逐渐丰厚了起来 , 讲解员手握厚重资料 , 通过一番熟读了解 , 关于木府的知识体系才逐渐建立起来 。
还记得故宫修文物的师傅不?丽江木府也有这样一群走心“匠人”// //
现在 , 王维权忙起来的时候 , 一天要接待5次游客 , 从在上8点30开始 , 来来回回 , 转眼又到闭馆的时候 。 王维权说 , 在木府 , 每个讲解员都有自己的讲解风格 , 有幽默的 , 有温柔的 , 有活泼的 , 但他们都有一个的共同点 , 那就是充分吸收了解木府的资料后 , 运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口吻 , 灵机应变将木府说得更加“接地气” 。
毕竟 , 游客们来自天南海北 , 所接触的文化不同 , 喜爱的大讲解方式自然不一样 。 只有注重游客的个性 , 才能将木府讲得更深入人心 。 木府有着“传帮带”新讲解员的习惯 , 这能让“新生”更快上手工作 。
“在木府工作这些年 , 我透彻了解纳西民族文化 , 文化自信油然而生 。 ”王维权很自豪 。
还记得故宫修文物的师傅不?丽江木府也有这样一群走心“匠人”// //
纳西文化的口述者
时间调回2012年 。
那一年 , 《木府风云》热播 , 腥风血雨的争权夺势与权力更迭将木府带进了全国人民的视野 。 那一年开始 , 木府的游客量呈井喷式发展 。 检票员和金辉曾经就做过《木府风云》的群演 。 4年前 , 40岁的和金辉从讲解员变为了检票员 , 快闭院时 , 他耐心清点着手里的门票存根 。 在细雨中 , 和金辉回忆起了自己当讲解员的日子 。
还记得故宫修文物的师傅不?丽江木府也有这样一群走心“匠人”// //
17年前 , 从部队退伍回来的和金辉来到木府 , 因为在少数民族中他普通话算讲得流利了 , 就被安排为讲解员 。 在研读木府的讲解员材料时 , 他十分感叹 , 自己的民族竟然有如此博大的文化精神 。 “在当时 , 修缮木府是所有纳西人的心愿 。 ”
“讲解员要更忙些 , 经常讲得嗓子都哑了 。 但木府需要系统的解说 。 如果没有配套解说 , 木府在外人眼中就是一座看起来有些漂亮、却又干巴巴的建筑 。 讲解员作为纳西文化的口述者、传播者 , 可以让游客在短暂的时间内了解木府的来龙去脉 。 ”和金辉道出了当年设立免费讲解员的“内幕” , “木府整年全天候开放 , 逢年过节 , 是讲解员最忙的时候 , 不可能回家过节 。 ”
还记得故宫修文物的师傅不?丽江木府也有这样一群走心“匠人”// //
和金辉很喜欢当讲解员的日子 , 他的妻子也在木府上班 , 他对木府的感情很深 , 只是这几年身体不太好 , 做手术之后 , 体力不胜负荷 , 就转战到了检票一职 。
还记得故宫修文物的师傅不?丽江木府也有这样一群走心“匠人”// //
日行4万步不是事儿
从最开始的无人问津 , 到如今游人如织 , 岁月流转 , 几经修缮 , 木府向世人传达着纳西族的兴衰史 。 傍晚6点30 , 随着最后一波游客的离去 , 木府的红色大门“咔吱”一声关上了门 。 踩着黄昏 , 和秀芳匆匆忙忙从员工通道离开 , 去接还在培训班等待自己的孩子 。
还记得故宫修文物的师傅不?丽江木府也有这样一群走心“匠人”// //
和秀芳在木府工作了19年 。 和同批讲解员不太一样 , 和秀芳对于纳西文化的了解 , 在当导游时就有所接触 , 不多那时候接触得很浅 , 深度了解还是从木府开始的 。 年轻时 , 她就爱学习 , 对于不懂的就一定要搞清楚 , 喜欢将《徐霞客游记》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摘抄记录下来 。 “300多年前 , 徐霞客与纳西先祖木增相交在丽江 , 他将在丽江十多天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化为了文字 , 流传至今 。 若没有《徐霞客游记》里关于木府的珍贵史料 , 大家恐怕很难了解木氏土司的盛况 。 ”
还记得故宫修文物的师傅不?丽江木府也有这样一群走心“匠人”// //
和秀芳喜欢和游客打交道 , 她把讲解看为一件很快乐的事 , 她说 , 游客有时提出的问题 , 角度会很新颖、专业 , 这会拓宽她看事情的角度 , 让她不断学习 。
精通英文为和秀芳加分不少 , 不少外国游客在听她讲解之后 , 互相留了联络方式 。 其中一位瑞士友人给她的触动很大 。 那名瑞士人每年5月份就会来丽江一趟 , 喜欢住在木府周边 , 他对和秀芳说过 , 自己喜欢木府“接近生活的气息” 。
还记得故宫修文物的师傅不?丽江木府也有这样一群走心“匠人”// //
“酒香不怕巷子深 。 ”和秀芳一直认为木府是一块美玉 , 看似一眼就能走到头 , 但木府的历史却是说也说不完的 。 她希望讲解员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 , 将纳西文化传承下去 。
就是在这个凝结了纳西文化46亩府邸 , 忙的时候 , 讲解员一天内要在木府来回8趟 , 一趟下来差不多2小时 , 这样算下来 , 平常手机显示4万步数 , 那都算正常情况了 。
诚然 , 人们将木府称为丽江古城的“大观园”并无不当 , 在木府 , 随时都可以看到松鼠、小鸟、游人、建筑和谐并存 。
还记得故宫修文物的师傅不?丽江木府也有这样一群走心“匠人”// //
讲解员们总说 ,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 园林是流淌的音符” , 纳西族讲究“无树不成家 , 无家不成院” , 人们仅仅是走近木府 , 就已经无限接近了纳西族的生活方式、历史脉络 。
还记得故宫修文物的师傅不?丽江木府也有这样一群走心“匠人”// //
坚守与传承就是最好的发展
木府是纳西族的历史 , 对于丽江来说 , 它是厚重历史的载体 。 如今 , 木府软实力与硬实力都已十分完善 , 在旅游业蒸蒸日上的丽江 , 作为丽江旅游重要一站 , 木府有着自己的坚守 , 也焕发着新生 。
还记得故宫修文物的师傅不?丽江木府也有这样一群走心“匠人”// //
“木府是纳西历史的心脏 , 是纳西族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 这就是当时为什么纳西人想要恢复重建木府的原因 。 对于下一代 , 这个存在的建筑就是特别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 ”木府工会主席木丽娟介绍说 , 从开馆以来 , 木府与丽江市委、市政府合作 , 致力于民族文化进校园 , 不定时会邀请各年级的学生来木府参观学习 。 每年三多节 , 木府都会对本地游客免费开放 。
还记得故宫修文物的师傅不?丽江木府也有这样一群走心“匠人”// //
木丽娟表示 , 木府的管理层都是从讲解员过来的 , 从开馆到现在 , 木府的讲解员越来越专业了 。 即便现在 , 自己还是“兼职”讲解员的工作 。 “建筑是死的 , 但里面有许多故事 。 讲解员是纳西文化的传承者 , 他们能让木府在游客脑中活起来 。 ”
还记得故宫修文物的师傅不?丽江木府也有这样一群走心“匠人”// //
对于木府现阶段的发展 , 木丽娟谈道 , 在坚守好自己的文化阵地 , 持之以恒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 , 木府也在不断挖掘丽江古城的本土故事 , 以木府为基石 , 坚守、保护、传承民族文化 , 不断发扬民族文化 。
文/雷尔佳佳 图/雷尔佳佳 受访者供 本文未经授权 , 不得转载!
- 《圣斗士星矢》重病的伊利亚斯为什么还能对冥斗士产生重大威胁?
- LeBron 17 Low为什么低帮还要减配?
- 你不知道的李清照:除了写诗,还是赌神和酒神
- 撒豆成兵挥剑成河,乘坐风轮飞跃天堑,这本古书诸葛亮比演义还神
- 浅谈后诸葛亮时代的蜀汉政权:挣扎还是静待结局?
- 30年前走亲戚的老照片,你还记得多少?
- 不是有南水北调吗,为啥还要引黄河水入白洋淀?这一点你要熟记
- 明朝第一废后胡善祥,为何让人同情,死后明英宗还给恢复皇后身份
- 花样历史:猫头鹰会传染疾病吗?为何古人很惧怕它,却还要吃它?
- 八国联军侵略,只有这两国向中国道歉并归还国宝,如今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