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因为「君王为人不忍」?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原因的另一种解读

鸿门宴上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出自于亚父范增的安排 , 《史记·项羽本纪》中如是记载:

范增起 , 出 , 召项庄 , 谓曰:“君王为人不忍 。 若入前为寿 , 寿毕 , 请以剑舞 , 因击沛公于坐 , 杀之 。 不者 , 若属皆且为所虏!”

此时的范增还没有说出鸿门宴结束时候的那句名言——『竖子不足与谋!』 , 虽然没有这句既气急败坏又一言九鼎的评价 , 此刻范增相对语气还比较中性 , 但某种意义上已经说得挺狠了 。


是否因为「君王为人不忍」?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原因的另一种解读

是否因为「君王为人不忍」?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原因的另一种解读// //

范增是项羽最主要的谋士 , 被项羽尊为“亚父” 。

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龙记·后记》中如是说:

像张无忌这样的人 , 任他武功再高 , 终究是不能做政治上的大领袖 。 当然 , 他自己根本不想做 , 就算勉强做了 , 最后也必定失败 。 中国三千年的政治史 , 早就将结论明确地摆在那里 。 中国成功的政治领袖 , 第一个条件是“忍” , 包括克制自己之忍、容人之忍以及对付敌人之忍 。 第二个条件是“决断明快” 。 第三是极强的权力欲 。 张无忌半个条件也没有 。 周芷若和赵敏却都有政治才能 , 但政治才能太强的姑娘 , 往往并不很可爱 。

范增在上面说到的『忍』 , 仅仅从此处的文本来看 , 似乎主要是指第三种『对付敌人之忍』(原作对付政敌之残忍 , 参考香港明合出版社1976年12月版《倚天屠龙记》) , 但是我们不难发现 , 项羽既没有第一种『克制自己之忍』 , 也没有第二种『容人之忍』 , 从这个角度看 , 项羽不具备这个成为成功的政治领袖的第一个条件 , 似乎其失败本就咎由自取、顺理成章 。


是否因为「君王为人不忍」?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原因的另一种解读

是否因为「君王为人不忍」?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原因的另一种解读// //

“妇人之仁”与“屠坑灭” , “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 , 皆若相反相违 , 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

《旧唐书·卷九十四·卢藏用》转引《析滞论》中的一句话:

垓下悲歌 , 实阶玩印 。

说的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项羽最终在垓下四面楚歌虞兮虞兮奈若何不肯过江东自刎而死 , 其根源在于『玩印不予』——韩信语:项王见人恭顺慈爱 , 言语呕呕 , 人有疾病 , 涕零分食饮 , 至使人有功当册封者 , 印劊敝 , 忍不克不及予 。 也就是说 , 项羽手下有人生病了 , 他嘘寒问暖 , 提了一筐筐土鸡蛋、有机蔬菜送给被探望者 , 可一旦部下建功立业应当受册封 , 他却把玩着大印盘出包浆来也不肯给人家 。

这也是项羽其心不忍的一个方面 , 韩信评价为『妇人之仁』 。

后人多以此论两方势力决胜负 , 其结果既牵涉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实力以及各种因素 , 但是双方领袖人物和统帅的性格禀赋和精神修养 , 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 项羽之败 , 刘邦之胜 , 似乎是这个说法最好的佐证 。

然而历史的真相确实如此吗?!


是否因为「君王为人不忍」?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原因的另一种解读

是否因为「君王为人不忍」?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原因的另一种解读// //

八千子弟不一定只有8000人 , 但无疑是一支贵族精英武装

韩信对项羽的评价 , 有客观的一部分 , 也和他主观上本人在项羽麾下得不到提拔晋升有关 , 项羽的『玩印不予』其本质不是『妇人之仁』 , 他不能越级提拔韩信也就是给到刘邦后来开出的价码 , 也不能像韩信希望的那样 , 将原先具有封建含义的古老王国的土地作为封地慷慨地赏赐给逆袭立功的将领 , 因为项羽不能破坏以八千子弟(八千子弟不一定只有8000人 , 但无疑是一支贵族精英武装)为核心的贵族团体的边界和原则 , 这样会从根本上损害他基本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 也会动摇和颠覆他试图建立的理想的国度的合法性基础 。


是否因为「君王为人不忍」?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原因的另一种解读

是否因为「君王为人不忍」?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原因的另一种解读// //

韩信投奔刘邦本身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是否因为「君王为人不忍」?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原因的另一种解读

是否因为「君王为人不忍」?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原因的另一种解读// //

贵族出身的张良始终以为韩报仇作为标榜 , 但实际也变成了浪人冒险家

贫无行 , 不得推择为吏 , 又不能治生商贾但是好带刀剑的韩信 , 其实很可能就是一个没落王孙 , 但是他感知到了时代的脉搏 , 因而 , 韩信投奔刘邦是必然的 , 因为刘邦集团是一个在秦末乱世『乘运以跃鳞』(汉祖起丰沛 , 乘运以跃鳞)的冒险家集团 , 能够给凭借个人才能奋斗的冒险家无论文武开出最高的价码(天下游士离其亲戚 , 弃坟墓 , 去故旧 , 从陛下游者 , 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甚至出身贵族世家的张良(其谱系比韩信更真实可靠) , 虽然始终以所谓为韩(国)报仇为标榜 , 但实际上也把自己定位成了浪人冒险家 , 当他以『今复六国 , 立韩、魏、燕、赵、齐、楚之后 , 天下游士各归事其主 , 从其亲戚 , 反其故旧坟墓 , 陛下与谁取天下乎?』劝阻刘邦分封六国之后的时候 , 他彻底背叛了自己的阶级 。


是否因为「君王为人不忍」?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原因的另一种解读

是否因为「君王为人不忍」?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原因的另一种解读// //

刘邦团结了最多的一起『乘运以跃鳞』的冒险家

回过头再看鸿门宴 , 有学者曾经这样总结项羽“鸿门释刘”的原因:

第一 , 刘邦在鸿门宴上答应把关中让给项羽……项羽不战而屈人之兵 , 以全得关中 , 获得巨大的果实 。 第二 , 项羽欲击刘邦 , 不能不考虑战争结局的问题 。 第三 , 更大的制约因素是 , 如果项羽对刘邦开战 , 则项羽很可能把自己孤立起来 。

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 , 项羽在鸿门宴上接受刘邦附带交出关中为条件的诚恳谢罪 , 从而放了刘邦一马 , 并非战略错误 , 而是当时形势局面下合理的战略安排和调整 。

同样具有浪人冒险家气质和属性的范增貌似比所谓匹夫之勇、妇人之仁的项羽更有智慧 , 实际上反而是范增远远达不到项羽这样有尊严有底线的境界 。

刘邦和韩信的胜利不是因为他或他雄才大略或者用兵如神 , 而是因为刘邦和韩信背弃了曾经的初心 , 顺应了华夏文明衰落的潮流 , 和自己曾经的死敌秦政融为一体 。


是否因为「君王为人不忍」?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原因的另一种解读

是否因为「君王为人不忍」?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原因的另一种解读// //

汉高帝五年(前202)十二月 , 楚汉战争的最后一战——垓下之战


是否因为「君王为人不忍」?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原因的另一种解读

是否因为「君王为人不忍」?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原因的另一种解读// //

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进行战略决战

垓下十面埋伏的本质 , 是用包括原先秦人(关中良家子)在内的大量军事素质较低的士兵人海战术消耗骄傲的但数量相对较少的楚人精英武士 , 项羽的所谓『天亡我也 , 非战之罪』并非后世史家和百姓理解的大败之余还没有反思想在言辞上找场子 , 而是他确实不屑于这种靠自己一方的人命和白骨堆砌出来的所谓『胜利』 。


是否因为「君王为人不忍」?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原因的另一种解读

是否因为「君王为人不忍」?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原因的另一种解读// //

陈凯歌导演电影《霸王别姬》剧照

后世的史家包括同情项羽的司马迁 , 从根本上还是不能理解项羽 , 项羽不可能在长安称帝 , 和他本人不想衣锦夜行毫无关系 , 项羽不可能东渡乌江 , 和他是不是傲娇不愿意包羞忍耻毫无关系——项羽只是不愿意将类似长平之战的浩劫加之于江东父老和江东才俊 。


是否因为「君王为人不忍」?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原因的另一种解读

是否因为「君王为人不忍」?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原因的另一种解读// //

项羽最后一战还以二十八骑击杀数百汉军 , 表现出其楚军核心集团逆天的战斗力

然而 , 后世无数生活在秦政下的顺民 , 还是根据人性的本能 , 感觉到了项羽在历史长河中的温度和深度 。 至今思项羽 , 不肯过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