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也有寒假、春晚,拜年还送名片
南京 , 古称金陵 , 自古就被认为是龙盘虎踞之地 。
作为明代都城的南京 , 曾经一度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 如今有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及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明孝陵 。
临近春节 , 让我们一起“穿越”到曾经的繁华世界之城 , 看看那时的人是如何过春节的?
明朝也有寒假
明朝初期 , 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个“工作狂” , 因为国家初创 , 他不敢懈怠 , 夜以继日地工作 , 大臣们也跟着拼搏 。
所以那时假期很少 , 每年只有18天假期 , 元旦5日 , 冬至3日 , 元宵节10日 。 后来才增加了月假3天 , 加上原来的18天 , 每年休假有50天 。
据万历《明会典》卷八十《节假》记载 , 明代官员的法定假期主要有冬至、元旦、元宵三节 。
明朝也有“春晚”
鳌山灯会 , 是每年元宵佳节时 , 大明皇家在宫城里搭成的巨型花灯烟火景观 。
因其形状似鳌 , 因此名为“鳌山灯会” 。 从永乐七年元宵节起 , 这个盛大灯会更是高调开放——“听臣民赴午门观鳌山三日” , 君臣同乐的意义十分重大 , 堪称明朝版的“春晚” 。
通常是从上一年的十二月起开始准备 , 把各种设计独特的“奇花”“火炮”层层叠积起来 , 通常会堆积十三层高数丈 。
待到元宵节这天 , 庞大的“鳌山”上各种形状的彩灯闪烁 , 绚丽的焰火不停燃放 , 更有钟鼓司优美音乐里 , 宫娥们翩翩起舞 , 简直是美妙无比的视听享受 。
拜年送名片
拜年不必进府门 , 送上名片抵见人 。
各处贺岁皆如此 , 赠予纸店大笔金 。
明朝也有寒假、春晚 , 拜年还送名片// //
拜年送名片(资料图 图源网络)
拜年从最开始的登门拜访 , 形式逐渐的多样 。 宋代已用名片拜年 , 称为“飞帖” 。 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 , 上写“接福” , 即承放飞帖之用 。 新年贺节 , 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 。
到了明代名片拜年的风气更盛 。 文徵明《拜年》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 , 名纸朝来满敝庐 。 我亦随人投数纸 , 世情嫌简不嫌虚 。 ”
现代的贺年卡 , 就是名片的改良版 , 贺年卡设计精良 , 再加上邮寄的便捷 , 是拜年的良心方式之一 , 它比电话和微信要更加的温暖 。
鞭春牛
年年春打六九头 ,
烟火爆竹放未休 ,
五彩旌旗喧锣鼓 ,
围看府尹鞭春牛 。
鞭春牛的场面是很热闹的 , 首席长官用装饰华阳的“春鞭”先抽第一鞭 , 然后依排位大小 , 依次鞭打 , 最终是将一头用泥土捏制成的牛 , 打得稀巴烂后 , 围观者一拥而上 , 争抢碎土 , 据说扔进自己田里 , 就是丰收的象征 。
明朝也有寒假、春晚 , 拜年还送名片// //
鞭春牛(资料图 图源网络)
走百病上城头
姐妹元宵结伴游 , 金吾不禁登城头 。 走出深闺祛百病 , 胜到岳阳万丈楼 。
明朝也有寒假、春晚 , 拜年还送名片// //
鞭春牛(资料图 图源网络)
“走百病”从明朝开始有 , 当时仅限于妇女 , 以前过年对妇女的戒律很多 , 从腊月开始 , 妇女们就受到许多束缚 , 操持家务 , 养儿育女 , 身体劳累 , 容易生病 。
于是每年正月十六 , 便以驱除病邪为由出门四处游走 , 天长日久 , 形成了“走百病”的习俗 。 走一走 , 百病无 。
最近天气越来越好 , 在风和日丽的日子 , 约上小伙伴们一起登上紫金山 , 面对脚下壮丽河山 , 许下对自己的期许和对未来的展望!
明朝也有寒假、春晚 , 拜年还送名片// //
其实 , 每个朝代 , 每家每户 , 各有各的热闹 , 但是 , 过年的欢喜都是一样的 , 临近新年 , 开开心心迎新年 。
素材来源:国宝档案、南京晨报、阅读公社、中华网、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电子课本(高清版),寒假预习必备!
- 【电子课本】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电子课本(高清版),寒假预习必备!
- 【电子课本】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电子课本(高清版),寒假预习必备!
- 明朝第一废后胡善祥,为何让人同情,死后明英宗还给恢复皇后身份
- 胡惟庸被杀之后,大将蓝玉又被杀,明朝文武功臣诛杀殆尽
- 【寒假巩固】部编版:七上历史《寒假作业(一)》
- 明朝的廷杖:打屁股也要有套路
- 低调的明朝剧
- 南京也有一位“张富清”
- 通俗小说背后的明朝海外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