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陶:黄河、卫河纠缠近2000年的恩怨场

现在人们打开地图会看到馆陶县离黄河很远很远 , 去黄河边玩开车也需要几个小时 , 好像黄河跟咱们一点关系也没有 。 可是您知道吗 , 黄河在古时候可跟现在的卫河一样就在咱们身边 , 去黄河边玩溜达着就去了 。


馆陶:黄河、卫河纠缠近2000年的恩怨场

馆陶:黄河、卫河纠缠近2000年的恩怨场// //

地图上直线距离馆陶离黄河也有80多公里

最早记载黄河流经馆陶的是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 , 黄河在今河南浚县宿胥 , 即卫河、淇河源不远处决口 , 沿卫河河道往东北流淌 。 这也是黄河有记载的第一次“夺卫” , 从此开始了和卫河近两千年的纠缠恩怨 。


馆陶:黄河、卫河纠缠近2000年的恩怨场

馆陶:黄河、卫河纠缠近2000年的恩怨场// //

周朝黄河 , 褐色的字是现在的地名 , 临清往左下2厘米处大概是馆陶的位置 , 不过那会还没到“赵置馆于其侧”的时期 , 馆陶还没出现呢

按水量、流域等要素所具备的影响、地位和势力分类 , 历史上的黄河 , 和卫河绝不是一个档次 , 充其量卫河仅仅是黄河的一条支流而已 。 但古黄河的下游河道处于一种自然散漫的状态 , 河道两边没有人工堤防 , 河床被泥沙淤高了 , 堆积到一定时期 , 遇到汛期 , 就免不了“水往低处流” , 自然的漫溢泛滥 , 夺卫、夺漳、夺滏 , 有时还可能分成多股 , 分流入海 , 上演了场场支脉分流的洪水闹剧 , 制造了一片片的洼淀沼泽及陆地 。

历史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 , 处于黄淮海平原地区的战国七雄中 , 赵、魏、齐 , 为了防护各自的疆土和臣民 , 都陆续的修筑了防河大堤 , 两堤相距五十里 。 据记载 , 左堤起自河南武陟 , 右堤起自今河南原阳 , 逶迤北去 , 绵延数百里 , 至战国中叶修成 。 这样的结果是汛期洪水来时 , 大流可以在堤内游荡 , 泥沙落淤于堤内 。 至此黄河总算有了固定的单一河道 , 结束了岔流为股分流在大平原上横冲直撞的局面 , 使我们的先人得以在这片土地上进行劳作生息、收获并逐渐发展成村落居民点城邑 。


馆陶:黄河、卫河纠缠近2000年的恩怨场

馆陶:黄河、卫河纠缠近2000年的恩怨场// //

春秋战国时期的黄河 , 馆陶简介里有这样一句“春秋属冠氏邑” , 看到了吧 。 褐色字是现在的名字 , 再说一次 , 以下不说了

西汉“文景之治”时期 , 朝廷鼓励农耕 , 华北一带渐成粮仓 。 文帝的女儿 , 景帝的姐姐 , “馆陶公主”刘嫖就是在这期间 , 被封于已成平原沃野的馆陶 , 作为其食邑之地 。 因为 , 这时的黄河、卫河堤内淤出的大片肥沃的滩地 , 吸引了很多农民前来垦殖、耕种 , 向朝臣的贡赋大大增加 。 馆陶名闻朝野 , 成了古名邑 。


馆陶:黄河、卫河纠缠近2000年的恩怨场

馆陶:黄河、卫河纠缠近2000年的恩怨场// //

西汉时的黄河和馆陶 , 可以看到此时馆陶已成为县了

但是 , 淤积的土地抬高 , 人口增长后所筑的围堰 , 使从今河南滑县至馆陶的一段黄河大堤内 , 堤坝重叠有数重 , 抬高了水位 , 使堤防难以承受汛期的洪水 , 形成了一处处的险工段 。 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09年)和汉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2年) , 黄河两次冲毁东岸大堤 , 决口从东南“夺淮”入海 。 到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 , 朝廷组织人力堵塞了瓠子黄河决口(今河南濮阳北) , 黄河才复归北流故道 。 但不久 , 黄河又在馆陶境内北决 , 冲出一条叫屯氏河的岔流“深与大河等” , 此流经清河、信都 , 渤海郡入海 , 成为黄河的天然泄洪道 。 黄河与屯氏岔河分流 , 水流畅通 。 但经七十余年后又发生淤塞 。 公元前29年黄河又决口馆陶及东郡“金堤” , 造成馆陶境内洪灾 。

在以后的日子里 , 由于朝廷重视中原地区的洪涝灾害所造成的臣民流离失所 , 贡赋减少等问题 , 朝廷中枢专门设立了治河的机构和官员 。 到东汉年间 , 在大平原上开辟了一条利津新的入海通道 , 一直到唐晚期的800余年 , 黄河在馆陶及周边地区的灾害相对减少 , 除在北齐河清二三年东郡阳平、馆陶一带发生了水涝外 , 黄河进入了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 。


馆陶:黄河、卫河纠缠近2000年的恩怨场

馆陶:黄河、卫河纠缠近2000年的恩怨场// //

汉和唐中间的南北朝时期的黄河故道 , 成为黄河天然的泄洪道 , 可以看到已成为季节性河流的标识了 , 黄河水大了多的水就走这里 , 水小了就走黄河本身的河道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 , 到北宋年间 , 黄河河患频发 , 又进入了多事之秋 。 乾德四年(公元966年)黄河于濮阳决口 , 水入大名、馆陶 , 冲毁房舍;淳化四年(公元993年)黄河决口澶州 , 西北注入御河(卫河);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黄河决口 , 冲大名、馆陶;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 , 河水决于滑县 , 宋仁宗天圣三年(公元1027年)始将决口堵住 , 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河水在澶州横跨埽(今濮阳东)决口 , 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河决澶州商胡埽 , 流大名、馆陶、邱县 , 北到乐寿 , 经海河入海 , 此为宋人称之北流之河 。 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三月 , 河决 , 北流经今大名、馆陶、清河;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五年(公元1060年)在第六埽决口 。 这一段时期 , 每至汛期 , 狂放不羁的黄河 , 就在这一块东西高、中间低的平原上来回游荡 , 几乎是三年一大决(口) , 年年有决口的紊乱时期 。 以馆陶为中心的上游大名、魏县、内黄、滑县 , 下游邱县、清河、乐寿、乐陵、德州多受其害 。


馆陶:黄河、卫河纠缠近2000年的恩怨场

馆陶:黄河、卫河纠缠近2000年的恩怨场// //

北宋黄河频繁的改道 , 可怜我馆陶的地貌成了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貌了

宋哲宗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 , 河决内黄 , 东流断绝 , 全河北流 。 南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 , 东京留守司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 , 挽救腐败无能的宋廷 , 在滑县李固渡西人为决堤 , 使黄河向东流经滑县南 , 由泗水入淮 , 而后入黄海 。 但人为决堤并未挽救宋廷灭亡命运 , 却使历时数千年的黄河北、东北流入渤海 , 给华北一代带来繁荣富庶的同时 , 又带来无数灾难的大河 , 离开了这一地区 , 自此至今彻底的离开了馆陶、大名等地方 , 屈指算来 , 黄河离我们这一地区已有八百八十年了 。


馆陶:黄河、卫河纠缠近2000年的恩怨场

馆陶:黄河、卫河纠缠近2000年的恩怨场// //

金代的馆陶 , 县城跑到北馆陶那了 , 黄河也离我们远去了 , 只有卫运河静静的伴着我们

沧海桑田、历史和曾经的黄河已经离我们远去 , 黄水泛滥流经的地方已成为平畴沃野、阡陌连绵 , 人们用执着在新的土地上 , 创造崭新的生活 。 但如今的馆陶地面还有黄水和卫水流经的遗迹——人们习惯的称为西沙河 , 即是黄水北流的遗迹 , 东沙河(今山东冠县)即是屯氏别河遗迹 。 卫运河还在流淌 , 已成为两省界河 。 而名载史册的永济渠则淹没在万顷麦田之中 , 只在个别地段有所显示 。 而记载在史书典籍上是这么几句话:“卫河 , 古清、淇二水所导也 , 汉为白沟亦曰宿胥渎 , 隋为永济渠 , 宋元曰御河 , 明曰卫河 。 ”屯氏河 , 为黄河下游故道之一 , 隋炀帝时开永济渠一部分是用屯氏河故道修浚而成 。 笔者从地方志书及其他资料上 , 不厌其烦地搞取关于黄水“夺卫” , 黄河决口 , 冲溺馆陶等悉说明 , 在数千年间黄河的每一次决口 , 几乎都和其不远的卫河纠缠在一起 , 毫不客气的“夺卫” , 以滔天巨浪、摧枯拉朽般的气势 , 挟带着卫河及其支流北流渤海 , 而在此过程中 , 馆陶作为卫水的上下游中心 , 又是西离太行 , 东距山东丘陵的中间地带 , 是黄河夺卫的必经之地——即受其益 , 也受其苦 。 古今馆陶人民没有屈服 , 变水害为水利 , 在这块土地上休养生息 , 描画着他们多彩的生活和气壮山河的治水 , 变水害为水利的壮歌 , 在这块土地上为中华民族发展和富庶做着贡献 。

但我还要说的是 , 尽管卫河和黄河恩怨纠缠 , 在不可抗拒的黄河滔天巨浪的裹挟下 , 但卫河始终毫无怨言的、执着的滋润着馆陶这片土地 。 在黄河母亲河的带领下 , 淤积洼淀 , 抬高土地 , 更适宜人民居住和垦殖 , 慢慢地馆陶一带成了中原粮仓 , 不管是与黄河相处的几千年 , 还是黄河离去的600余年 , 卫河始终不渝的尽着自己一个母亲的责任 , 直到永远 。

本文节选自《卫运河沧桑》 , 作者刘清月 , 文化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