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了衰亡


大唐盛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了衰亡

大唐盛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了衰亡// //

唐朝盛世是这样由盛及衰的

自古英雄多傲娇 , 人定胜天神自保 。 冰清玉洁杨贵妃 , 开元盛世谁创造?

自李隆基自豪的改元天宝之后 , 这位天之骄子开始了享乐之旅 。 天宝四年 , 唐玄宗将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纳入后宫 。 无论在哪个年代 , 博得美人欢心都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 。 民间尚且如此何况天下之主的皇帝 , 经济支出就会迫在眉睫 。

第一个为唐玄宗私人筹款的人是隋炀帝的三十孙 , 隋朝灭亡后杨广子弟累世为官 。 杨广的三世孙叫杨慎矜任太府寺卿 , 主要负责验收地方税收 。 天宝年间因为才能卓著被唐玄宗提拔为诸道铸钱使 , 管理天下铸钱炉子(央行行长) 。 为满足皇家各种开支 , 杨慎矜开始在铜钱掺铅 。 如此之法即可以用有限的铜增加铜钱出库数量 , 又可以把多出来的部分挪作皇家使用可谓一举两得 。 有经济学常识的人看到这觉得大事不妙 , 增加货币供给会带来通货膨胀 。 单纯的这么理解就片面了 , 因为随着社会财富增长如果货币供给不匹配就会带来钱重货轻的局面(通货紧缩) 。


大唐盛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了衰亡

大唐盛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了衰亡// //

随着杨慎矜日渐受宠 , 李林甫开始提防潜在政敌的出现 。 天宝6年 , 李林甫上述弹劾杨慎矜谋反证据就是其杨广嫡系三世孙的身份 。 李隆基虽然得到不少实在好处其多疑的君王性格杀了理财能手杨慎矜 。 捎带着把杨氏家族灭门 , 以绝后患 。

为了加大对朝局把控李林甫提拔自己得意门生王鉷接任央行行长 , 他成为第二个为唐玄宗敛财的能臣 。 王鉷为了迎合上意 , 从地方税收截留部分成立大盈库 。 太盈库顾名思义就是国库盈余部分截留 , 但是民间财富并不能保证每年都大丰收那盈字何来呢?王鉷看上了其恩师创造的惠民政策 , 和籴、和雇 。

和籴政策是当年未解决农民现金不足而制定的补贴政策 , 即高于市场价收购农民粮食 。 王鋐却利用权利压低收购价格 , 而实际执行的各级官员更是有恃无恐据说实际收购价格却低于市场价格六成收购 。 如果农民不接受 , 很简单强行收购!

和雇 , 是为政府提供义务劳动的报酬基本上废除了无偿徭役制度 。 现在怎么办呢?收个人所得税 , 你为政府打工所得的报酬不能全部收入囊中吧?更为离谱的是向每个卖粮给官府的农人征收运输费 。 官家两字口 , 本来惠民的政策最后都被各级官员衙役弄了个雁过拔毛 。 只是这毛拔的狠了一些 , 很多时候只剩下个骨头架子 。


大唐盛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了衰亡

大唐盛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了衰亡// //

太盈库还有一些计划外收入划拨 , 那就是罚没 。 天下的有钱人一旦口风不正就会扣上谋反的帽子 , 家产充公的路径就是太盈库 。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 听说有地方土豪扣上谋逆后既能出政绩又能发财各地纷纷效仿 。 一时太盈库钱满为患 , 就像马克思说的一样每一个铜板占满了鲜血!

王鋐的下场和前任一样 , 在李林甫与杨国忠的斗争中当了替罪羊 。 杨国忠预谋有序的把王鋐卷入了一场谋反案 , 据相关史料记载盘剥王鋐家产的时候仅仅清理属地名册就耗费大量人力费时7天 。 其府衙奢靡程度令无数前人汗颜 , 据说王鋐家有一口配合声音震动的喷泉 。 只要有人声传来 , 喷泉自动喷出雨雾 。 不得不佩服在那个没有电能的环境里能工巧匠的技术水平 。

天宝11年 , 李林甫掌权20年的宰辅病死 。 杨国忠接替了宰相职位 , 这个自幼不学无术的人成了第三个为唐玄宗敛财的小人 。 寒门出身的人身居高位对于任何体制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 自从位极人臣之后杨国忠很实在的确立了自己为官目标 。 那就是有生之年不求名声只要安乐 , 其手中的权利伸向了财富的每一个角落 。 农耕社会最值钱的无疑就是最大的生产资料土地 , 天宝11年唐玄宗在杨国忠的劝说下发布诏令 。 《禁官夺百姓口分永业田诏》的颁布就是承认土地买卖 , 伴随李林甫驾鹤西游的还有他一生最大政绩开源限购令 。

天下百姓的土地开始被各级官僚合法的抢劫 , 社会开始有了动乱苗头 。 星星之火开始在局部蔓延 , 我看到一幕幕悲剧要上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