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能当什么官,哪个考中难度更大?

有人问 ,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能当什么官 , 考中难度有多大?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

第一:秀才

秀才不能当官 。 也不会去当官 , 因为秀才必须努力去考举人 , 才能有士的身份 。 以下以科举定型的明清时期为例 。 蒙生(读过书的人 , 有地方村、里长做保)通过县级考试为童生 。 童生参加县府院三级11场考试通过为生员 , 也就是通常称呼的秀才 。 每两年大约产生2.5万秀才 , 而全国读过书的人大约三四百万 , 可见秀才不容易考 。 中了秀才 , 也就被称呼为读书人(不是读过书) , 见地方官不跪 , 口称学生 。 可被推荐去担任富贵人家的幕僚 , 师爷 , 掌柜 。 在地方上有一些话语权 。 而国家政权每年会支持秀才部分钱粮 , 等于资助你继续求学 。 但秀才需要每年参加县考 , 通过者才能参加举人考试 。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能当什么官,哪个考中难度更大?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能当什么官 , 哪个考中难度更大?// //

第二:举人

每三年秋季 , 国家在各省首府举办乡试 , 秀才和县学、国子监学生可参加 , 中者就是举人 。 举人是士 , 享有税务全免待遇 。 所以中举之后很多小农小商会献上财产 , 请求托庇 。 由于秀才基本都会拼命考举人 , 而每三年只产生大约3000名举人 , 录取率一般都是低于千分之五 , 远比进士录取率的百分之一要低 , 所以明清时期就有金举人、银进士的说法 , 尤其是在江南地区 , 中举非常难 。 所以 , 举人通常考两三次就不会再去参加京城礼部考试 , 转而发展家族业务 。 或者給高级官员担任幕僚 , 为今后出仕积累人脉 。 举人已经可以出仕 , 得到推荐 , 经各省布政史、按察使审核担任本省从九品以上正式官员比如税目 , 司库 , 巡检等职务 。 如果名气大 , 背景强 , 则可能得到县教喻等八品职务 。 但是举人的晋升很慢 。 到老运气好也就六品 , 能够因功晋升五品都是祖坟冒烟 。 毕竟如左宗棠这样得到军功的举人并不多 。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能当什么官,哪个考中难度更大?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能当什么官 , 哪个考中难度更大?// //

第三:贡士

贡士在唐宋时期相当于明清的举人 。 明清时期的贡士指会试通过者的300人 , 但随即就会参加殿试 。 殿试通常不黜贡士 , 所以贡士99.99%都是进士 , 这就不单独说了 。

第四:进士

头年乡试结束 , 举人第二年二月进京城参加礼部考试 , 称为会试 。 会试中者三百参加殿试 。 前十名之外顺序大体不会发生变化 , 统称进士 。 但唐代进士非常严格 , 每科多不过二三十人 , 少则可能三五人甚至一二人 , 乃至一个不中 。 宋代推崇文治 , 每科进士一般百来人 , 宋仁宗甚至创造过一科点800进士的超级记录 。

到明清时期 , 每科进士固定300人 。 特殊情况下 , 比如会试中者家中突发丧事 , 则被允许直接参加下一届的殿试 , 本科不再补录缺额 。 进士授官各时期不同 。 唐宋时期进士初授官多是八九品 。 明清时期的进士前三甲称一甲进士及第 。 状元初授官为从六品翰林院修纂 , 榜眼探花均为正七品翰林院编修 , 三年期满另外授予职务 。 但是从整个明清来看 , 前三甲官运都不怎么好 , 最终出将入相者 , 极少 。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能当什么官,哪个考中难度更大?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能当什么官 , 哪个考中难度更大?// //

第4名至第60名为二甲进士出身 , 第61名至300名为三甲同进士出身 。 无论二甲三甲都可参加庶吉士考试 , 通过者授从七品 , 入中央各部学习三年 , 三年后重新分配 。 事实上 , 明清宰相尚书基本都是庶吉士出身 。 所以庶吉士是积累官场人脉、学习行政过程 , 结识中央政权高级官员的重要通道 , 也就有非庶吉士不得入阁的说法 。 对于没有考中庶吉士的进士 , 会分配去地方各省下担任从七品官职 , 通常是各州府司法副手等职务 。 三年后多可晋升正七品 。 但过后就有较大区别 , 三甲同进士晋升缓慢 , 到老能够在地方上晋升四品知府都很难 。 二甲进士则会相对好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