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戈 |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郑戈 |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郑戈 | 书之岁华 , 其曰可读// //


郑戈 |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郑戈 | 书之岁华 , 其曰可读// //

郑戈教授 , 雅理君的好盆友戈叔 。 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 , 曾任教于香港大学法学院 。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宪法、比较宪法和法理学 。

书之岁华 , 其曰可读

2018年风驰电掣般的过去了 。 在这一年里 , 我曾经分别给《南方周末》和三联学术通讯公号写过书单 。 为了避免重复 , 我在这里推荐几本没有推荐过的书 , 再加上我给几本书写的封底推荐语 , 算是完成雅理的作业 。 题目取自司空图《诗品》:“落花无言 , 人淡如菊 。 书之岁华 , 其曰可读 。 ”说的是读书的心态 。

01


郑戈 |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郑戈 | 书之岁华 , 其曰可读// //

Karl-Heinz Ladeur, Der Anfang des westlichen Rechts: Die Christianisierung der r?mischen Rechtskulturund die Entstehung des universalen Rechts, Mohr Siebeck, 2018

卡尔-海因茨?拉都尔是当代德国著名法学家 , 1983-1994年任教于布莱门大学 , 随后担任汉堡大学公法学讲席教授 , 直至2009年退休 。 此后他受聘于布莱门国际社会科学研究生院 , 迄今仍在教书育人 , 笔耕不辍 。 《西方法律的起源:罗马法律文化的基督教化与普世法的兴起》是他2018年出版的新书 。

拉都尔的思想深受卢曼的影响 。 在本书中 , 他借用了卢曼的文化概念(文化是一种社会记忆 , 一种为沟通和交流而形成的话题集)来分析“西方法律”的起源 。 作者写道:“普世法(universellen Rechts)和主观权利(subjektiven Rechte)只有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才能获得理解 。 本书试图为理解这一特定的西方法律文化之生成做出贡献 。 ”本书追诉了基督教化之前的罗马法概念化过程 , 随后探寻了基督教化和日尔曼化这两大历史事件对罗马法的重塑 , 随后又讨论了十九世纪阿拉伯文化中的“自由”概念如何被剥离出它的原生文化语境而进入西方法律的概念体系的过程 。 以一本180页的小书来讨论这样一个上下两千多年的话题 , 使这本书注定在观念史和制度史的细节上比较粗糙 。 但它胜在条理清晰 , 逻辑缜密 , 是卢曼社会理论在法律史研究中的应用范例 。

02


郑戈 |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郑戈 | 书之岁华 , 其曰可读// //

Aldo Schiavone, The Invention of Law in the West, translated by Jeremy Carden and Antony Shugaar,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阿尔多·斯奇沃尼是意大利人文科学研究院(Istituto Italiano di Scienze Umane)的创办人和罗马法教授 , 2006-2010年担任该院院长 。 本书是一部六百多页的巨著 , 是伯尔曼的《法律与革命》之后罕见的以整个“西方”法律传统的起源为研究对象的视野宏阔的作品 。 正如书名所显示的那样 , 它讲述的是法律如何被“发明”(invención)的故事 , 而不是法律如何被发现的故事 。 比如 , 在谈到查士丁尼的《法典》、《学说汇纂》、《法学阶梯》和《新律》如何重新发明罗马法的时候 , 本书讲述了查士丁尼的御用法学家们如何从贝鲁特和君士坦丁堡的图书馆里找寻古老的残卷并根据自己的想象来重构罗马法教义的过程 。 这一过程使罗马古法获得了新生 , 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正像任何古建筑翻新工程一样 , 查士丁尼的编纂工程使得古法的原初面貌更加难以辨识 。 为往圣继绝学 , 实际上是借往圣铸新学 。 本书对我们深入理解西方法律文明的源流极有帮助 。


郑戈 |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郑戈 | 书之岁华 , 其曰可读// //

03


郑戈 |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郑戈 | 书之岁华 , 其曰可读// //

[瑞士]巴霍芬著 , 孜子译:《母权论:对古代世界母权制宗教性和法权性的探究》 , 选译本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8年

作为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主要思想渊源之一 , 巴霍芬这个名字可以说是并不陌生 。 但他的《母权论》一书却迟迟未有中译本 。 本书根据1973年曼海姆英文节译本译出 。 英美人类学家虽承认母系社会的普遍性 , 但多数并不承认母权社会的存在 。 恩格斯所秉持的母权论 , 正是来自于巴霍芬 。 巴霍芬的《母权论》并非基于“科学的”民族志或人类学研究 , 而是基于对神话和符号的研究 , 也就是一种文化研究 。 书中充满着诗性的表达方式 , 比如:“质料生命的易逝性与母权相生相伴 , 父权则与属于光明天界的超质料生命的永恒不朽联系在一起 。 只要宗教承认生育繁衍原则在大地质料中的重要地位 , 质料法就会盛行:此时 , 人类与无人怜惜的低级生物无异 , 母权同时掌管人类和动物的繁衍 。 ”(第89页)当代女权主义者看到这样的话怕是会勃然大怒而不是有找到知音的感觉 。 吴飞教授为中译本所写的前言“今天为什么还要读巴霍芬”为我们理解本书的意义和相关性提供了很好的指引 。

04


郑戈 |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郑戈 | 书之岁华 , 其曰可读// //


郑戈 |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郑戈 | 书之岁华 , 其曰可读// //

[美]约翰?格里森姆著 , 于霄译:《无辜的人:一个美国小镇上的谋杀与冤案》 , 译林出版社 , 2018年

约翰?格雷森姆是美国当代最成功的小说家之一 , 他的作品累计销量已突破3亿册 , 而本书是他的首部非虚构作品 。 1982年12月的一晚 , 俄克拉荷马州埃达镇发生了一起杀人案 , 在马车灯酒吧工作的女孩儿黛比?卡特惨死于公寓房中 。 罗恩?威廉斯 , 一个白人小镇的白人 , 被白人警察敲开了家门 , 被白人检察官提起公诉 , 又被白人陪审团定罪 。 在监狱中度过了12年之后 , 才经过DNA检测被确认为无罪 。 与往往发生在美国黑人身上的冤案不同 , 此案说明:冤案可能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 。 此书出版后长期占据畅销书排行榜榜首 , 2018年底又被Nexflix拍成纪录 , 是一部扣人心弦的作品 。


郑戈 |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郑戈 | 书之岁华 , 其曰可读// //

05


郑戈 |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郑戈 | 书之岁华 , 其曰可读// //

秋山贤三著 , 曾玉婷译 , 魏磊杰校:《法官因何错判》 , 法律出版社 , 2019年

秋山贤三写道:“冤案是在构造上产生的 。 在这个构造下 , 无论多么优秀的法官 , 如果在审判上没有不断自我注意与警戒 , 很有可能导致错判 , 产生冤案 。 ”本书正是他基于自己先后长期从事法官和刑辩律师职业的经验与反思对这种“构造”进行的深入分析 , 值得每一位关心“冤案”和刑事司法问题的人士阅读 。

06


郑戈 |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郑戈 | 书之岁华 , 其曰可读// //


郑戈 |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郑戈 | 书之岁华 , 其曰可读// //

刘晗著:《合众为一:美国宪法的深层结构》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2018年

本书与其说是一部历史学作品 , 不如说是一部史诗作品 , 其中糅合了他者的故事(历史)和英雄传说 , 这些因素一起交织成关于美国宪法的一种融贯的叙事 。 正如古罗马的建国史需要《埃涅阿斯纪》这样的史诗来加以讲述一样 , 穿越过二百多年的时间和不断扩张的领土、经受过内战和新政考验的美国宪法的历史也不是一系列文本、判例和事件的堆砌 , 将这些零散事实粘合到一起的是为捍卫宪法而付出的牺牲以及为歌颂和传承这种牺牲而书写的传奇 。 套用《大雅》首篇的诗句来说:“美虽新邦 , 其命维宪 。 ”美国一代又一代政治家、法律人和军人如何以政治谋划、法律理性和战斗激情来前仆后继地维护作为国家整合之基石的宪法?读了本书 , 你或许仍然不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 却一定会有某种豁然开朗的领悟 。


郑戈 |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郑戈 | 书之岁华 , 其曰可读// //

07


郑戈 |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郑戈 | 书之岁华 , 其曰可读// //

[美]马克?泰勒著 , 文晗译:《为什么速度越快 , 时间越少:从马丁?路德到大数据时代的速度、金钱与生命》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2018年

时间去哪儿了?这是现代都市人经常追问的问题 。 尽管凯恩斯所预言的科技与工业化将使人类花越来越少的时间劳动便可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已经成为现实 , 但人类却发明了各种与生活需求和精神追求无关的“垃圾职业”以及与此相关的配套制度和文化来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忙碌 。 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营造了将人类所经验的时间“微粒化”的基础设施 , 使一切坚固和持久的东西都看似烟消云散 。 马克?泰勒的这部作品从历史、哲学和文化批判的角度对不断加速而目的地越来越模糊的人类生存处境进行了深入和彻底的反思 , 指出花岗岩的纹路、海水的潮汐、冰川的凝结与消融、树木的年轮以及人的肉身这些经年累月造就的物理存在都对速度构成着制约 , “速度不断创造的世界是不可持续的”(本书第349页) , 必将导致人类生活世界的大崩溃 。 这是一部基于对总体事实的宏观把握而写就的匠心之作 , 值得每一位尚残留着些许反思能力的人士认真阅读 。

089


郑戈 |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郑戈 | 书之岁华 , 其曰可读// //


郑戈 |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郑戈 | 书之岁华 , 其曰可读// //

[美]劳伦斯?莱斯格著 , 李旭、沈伟伟译:《代码2.0:网络空间中的法律》 , 修订版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18年

互联网不仅是我们这个时代主要商业模式的基础设施 , 也是学术研究、科技创新乃至我们日常生活的基础设施 。 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都是在互联网的基础架构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 用代码编织算法 , 用算法引导行为 , 在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影响和控制着人们的行为 。 人类给机器编码 , 是为了解码人类自身的行为 , 从而打造完美可控的人间秩序 。 今天 , 当我们说算力即权力、代码即法律的时候 , 已经不算是标新立异 , 倒像是老生常谈 。 但莱西格的《代码》一书却早在将近20年以前就提出并深入论证了这一观点 , 尤其是发展出了一个极有解释力且迄今未能被超越的理论框架来分析法律、代码架构、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与市场四种规制手段之间的关系 。 其大幅度修订后的2.0版本(即本书)是互联网法律领域最重要的作品 。

END

戈叔书单 , 陪你走过每个春夏秋冬


郑戈 |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郑戈 | 书之岁华 , 其曰可读// //

我的日常阅读19丨郑戈:在历史经验中思考现代法律建设


郑戈 |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郑戈 | 书之岁华 , 其曰可读// //

郑戈 | 欲尽智能倾巧技 , 涵育智慧需读书:我的2017年书单


郑戈 |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郑戈 | 书之岁华 , 其曰可读// //

郑戈 |“不因微薄忘古今”:我的2016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