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韵取胜——东晋行书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以韵取胜——东晋行书
以韵取胜——东晋行书
晋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 后人常把晋书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 , 足见晋代书法的高度 。
王羲之(303—361年) , 字逸少 , 山东琅琊(临沂)人 。 曾任秘书郎、右军将军和会稽内史 , 人称王右军 。 王羲之学书经历了三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 , 师从卫夫人 , 学习正楷;第二个阶段 , 师从王廉 , 学习正楷和行书;第三个阶段 , 学习钟繇、张芝书法 。 王羲之书法楷、行、草三体俱精 , 但成就最大的是行书 。
据史载 , 他的书法作品有400余件 , 但没有一件留传 。 今天所能看到的王羲之的作品都是后人的摹本 。
以韵取胜——东晋行书// //
秀壮并存——唐代行书
唐代行书由两个系统组成 。 一个系统是王羲之书风 , 以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陆柬之和柳公权为代表 , 他们结合“尚法” , 创作着规范化的书法作品 。 另一个系统是颜真卿、李北海书风 , 走的是一条创新求变的道路 。 二王书风在唐代表现最甚 。
唐代建立后 , 唐太宗李世民重视书法 , 并且极力推崇王羲之 。 他对王羲之书法的提倡主要表现在:第一 , 亲自为王羲之写传 。 第二 , 广泛搜罗王羲之书法 , 派书家鉴定真伪 , 对真迹响拓临摹 , 然后把临摹品分赐朝中大臣 。
今天所能见到的《兰亭序》摹本就有冯承素摹本、褚遂良摹本、欧阳询摹本等多种 。 第三 , 撰《圣教序》 , 由怀仁汇集王羲之字迹 , 摹刻上石 , 这就是著名的《集王圣教序》帖 。 《集王圣教序》可谓是集字帖之祖 。 第四 , 以一手飘逸的具有王羲之书法体格的行书 , 留下了《晋祠铭》和《温泉铭》 , 这对推广王羲之书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正因为李世民以帝王之力提倡王羲之书法 , 所以 , 唐代掀起了一股研究王羲之书法的热潮 , 也形成了以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陆柬之、柳公权为代表的王羲之书风的行书书家群 。
以韵取胜——东晋行书// //
承上启下——五代(十国)行
承上启下——五代(十国)行书
发展到唐代 , 字体演变的任务已告完成 。 因此 , 有人将书法史分为两个阶段:唐前和唐后 。
唐前是寻找书法规律的时代 , 唐后是学习晋唐书法 , 摆脱晋唐书法的时代 。
五代十国是一个紧随唐代的朝代 , 它历时54年的短暂历史使五代书家难以有大的成就 , 但五代书法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它作为唐代书法与宋代书法的桥梁 , 既是前代书风的总结 , 又是后代书风的先声 。
杨凝式(873—954年) , 字景度 , 号虚白 , 别署希维居士 , 陕西华阴人 。 官至太子太保 , 人称杨少师 。 又因其佯狂 , 被称为“杨疯子” 。 他的行书受二王、颜真卿、欧阳询书法的影响 。 行楷《韭花帖》字态、体态整洁秀雅 , 二王精髓毕现 , 魏晋风神十足 。 行草《卢鸿草堂十志图跋》 , 深得颜真卿《祭侄稿》和《争坐位帖》笔意 , 线条圆转 , 字行茂密 。
以韵取胜——东晋行书// //
尚意为先—
尚意为先——宋代行书
行书为动态书体 , 挥洒起来比楷书随意 , 因而也更能抒发书家的情性 。 行书的这种抒情达性也正好暗合了宋代书家的身份构成 。 宋书尚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主要的有:其一是重文轻武的政策;其二是宋太宗淳化年间的《淳化阁帖》 。
《淳化阁帖》不包括碑 , 汇编在内的都是前人的书翰、尺牍 。 它共由十卷组成 , 二王书法在十卷中占去了一半 , 而二王书法大多为行草 。 这就为宋代书法家提供了习书的范本 , 也突出了二王书法在《淳化阁帖》中的重要性 。 楷书在宋代遭到了冷落 , 而行书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 宋代书家的成就也就表现在行书的创新上 。 代表书家有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 , 史称“宋四家” 。
继而复生——元代行书
元代是蒙古族建立的朝代 。 元初的皇帝们用武力来稳定社会 , 但武力却征服不了具有几千年发展历史的包括书法在内的汉文化 。 因此 , 到了仁宗、英宗时 , 除了加强政治统治以外 , 在文化上开始向汉族学习 , 并提拔汉族官员 , 使蒙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同化 。
天历初年 , 还设置“奎章阁’’ , 任命柯九思为鉴书博士 。 元代书法较之南宋有了发展 , 也出现了一些少数民族书法家 。 元代少数民族书家数量之多 , 在中国书法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
流派纷呈——明代行书
明代帝王雅好书法 , 诏求四方善书之士写“外制” , 挑其中最能者留在翰林院写“内制” , 授予“中书舍人” 。 还推选黄淮等28人专门学习二王书法 。
仁宗喜欢摹习《兰亭序》 , 神宗随身携带王献之《鸭头丸帖》 , 说明当时学书风气之盛 。 明代帖学盛行 , 出现了《泉州帖》、《停云馆帖》、《戏鸿堂帖》、《真赏斋帖》、《崇兰馆帖》等 。 由于皇帝的提倡 , 加上帖学的发达 , 明代的行书得到了发展 。 主要行书家有祝允明、文征明、王宠、董其昌、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徐渭、王铎等 。
以韵取胜——东晋行书// //
多元取向——清代行书
清代行书可分为三派:狂放派、帖学派和碑学派 。 狂放派是明代末年表现主义书风的延续 , 代表书家为傅山 。 帖学派是垄断清初书坛的一个流派 。 清初 , 康熙皇帝喜爱董其昌书法 , 派人四处搜求董书 。 上有所好 , 下必甚矣 。 一时间 , 天下尽学董书 。
有人曾将清初书坛划分为董书时代和赵书时代 , 便是从上述的事实出发的 。 但董书和赵书都属于帖学一系 , 所以 , 将它合为帖学派 。 帖学派的代表人物有梁同书、刘墉、王文治、张照等 。
碑学派和帖学派之间的年代分界是嘉庆、道光年间 。 嘉庆、道光之前书法多为帖学派 , 嘉庆、道光之后书法碑学派才鱼贯而出 。
-END-
- 晋朝电视剧为何只拍到司马炎登基统一三国,以后的事情为何不拍?
- 徐向前,在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
-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苏联不解体?
- 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寥寥数语便可以颠倒乾坤、纵横环宇
- 徐晓冬雷雷悬了?武术大师田野:让儿子去复仇,我可以闭上双眼了
- 返京者深夜有家难回:“硬核防疫,以人为本”,为何这并不矛盾?
- 盘点《三国演义》中的神仙、高人以及隐士
- 元始天尊可以复活门下弟子,通天教主却为何一个也不救?
- 武汉市长:只要有利于疫情控制,马国强和我愿意革职以谢天下
- 王阳明:五大处世之道,以心抵御外界纷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