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煌言为何联合郑成功反抗满清?张煌言在兵败后,是如何逃亡的?

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明永历九年) , 张名振与张煌言合兵三入长江 , 抵燕子矶 , 因兵力单弱 , 无功而返;乃会同郑成功部甘辉、陈六御等收复舟山 , 张名振缟素入城 , 遍觅母尸 , 哀动三军 。 岁末 , 张名振猝死 。 死前曾言:“吾于君母恩俱未报 , 若母尸不获 , 毋收吾骸 。 ”言毕起坐 , 击床而逝 , 死不瞑目 , 犹凛凛有生气 。

后葬于普陀勾山南岙村 。 张名振原本遗嘱由张煌言统领其军 , 而郑成功却下令由陈六御接掌 。 次年清军再度占领舟山 , 陈六御阵亡 , 在将士的推戴下张煌言成为原鲁监国系统军队的主要领袖 , 继续同郑成功联合作战 。


张煌言为何联合郑成功反抗满清?张煌言在兵败后,是如何逃亡的?

张煌言为何联合郑成功反抗满清?张煌言在兵败后 , 是如何逃亡的?// //

1658年(清顺治十五年、明永历十二年) , 永历帝封郑成功为延平郡王 , 张煌言为兵部左侍郎 。 同年清军进犯云贵 , 郑成功、张煌言进军浙江 , 攻克乐清、宁海等地 , 在羊山遇台风 , 损失巨舰百余艘 , 漂没战士八千余人 , 被迫撤回厦门 。

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明永历十三年) , 张煌言与郑成功一起 , 为牵制大举向云贵地区进攻的清军 , 再次率义军入长江作战 。 先是 , 义军抵达并占领崇明 。 张煌言对郑成功建议说:“崇明 , 江、海门户” , 宜先将义军“定营于此” , 稍事休整 , 务使义军“进退有所据” 。 但郑成功未听从 。 当时 , 驻防长江的清军 , 在瓜洲金、焦二山间横上拦江铁索(俗称“滚江龙”) , 且在沿江两岸遍置西洋大炮 , 防守颇为坚固 。 张煌言却率义军乘十七条船机警巧妙地破坏了江防防线 , 在后援的郑军配合下 , “翦江而渡” , 于六月一举攻占瓜洲 。

攻克瓜洲后 , 张煌言又向郑成功建议全力攻取镇江 , 然郑成功顾虑驻守江宁(南京)的清军将赶往支援 。 张煌言则主张可先派一支舟师水军 , 佯攻直捣江宁北门 , 即观音门 , 这样“南京清军自不暇出援” 。

同时 , 他还提议这支水军应溯江而上 , 前往芜湖一带活动 , 以防阻江楚方面清军的来援 。 郑成功采纳了意见 , 并命他向南京方向进攻 。 此时 , 张煌言所率义军将属人数不满一万 , 渡江之舟不满百艘 , 仍毅然率军西行 。 不久 , 张煌言攻克仪真 , 并进军六合 , 沿途受到沿江民众的热烈欢迎 , “仪征吏民赍版图迎降五十里外” 。

当得悉郑成功攻克镇江后 , 张煌言又致信郑成功 , 言及当“先抚定夹江郡县”后 , 再从陆路进军 , 直取南京 , 但郑成功未采纳他的建议 , “竟从水道进” 。 致使有利战机瞬间丧失 , 而南京清军得以喘息并获后援而巩固城防 。

六月二十八日 , 张煌言军直抵南京观音门外江面 , 停留两日仍不见郑军的到来 , 只得派遣别的将领率轻舟数十艘的水军 , “直(西)上攻芜湖” , 他自己则率军驻扎在浦口 。 待郑成功率“水师”到达后 , 张煌言又于七月七日赶到芜湖 , 在此 , 他“部勒诸军” , 将义军兵分四路 , 分道攻城略地 , 且在沿途“移檄诸郡县” , 张贴文告 。 许多故明降清的旧官吏 , 见到文告 , 纷纷倒戈 , “于是太平、宁国、池州、徽州、广德及诸属县皆请降” , 使义军很快便收复了四府、三州、二十四县 , 城池近三十座 。 义军纪律严明 , 所过之处 , 对民众百姓“秋毫无犯” 。

张煌言每“经郡县 , 入谒孔子庙 , 坐明伦堂 , 进长吏 , 考察黜陟 , 略如巡按行部故事 , 远近响应” 。 致使出现“父老争出持牛酒犒师 , 扶杖炷香 , 望见衣冠 , 涕泪交下 , 以为十五年来所未见”的空前盛况 。 而“濒江小艇 , 载果蓏来贸易者如织” , 给义军很大支持与鼓舞 。 可是 , 这一大好形势 , 却因郑成功率军攻打南京城的失利 , 而很快急转直下 。

正当张煌言收复徽州时 , 闻郑成功在南京城下兵败之事 , 于是“还芜湖收兵 , 冀联合瓜洲、镇江(义)军为守计” , 期待有利时机 , 再作他图 。 不久 , 张煌言又得到郑成功军已放弃瓜洲、镇江等地 , 而退回海上的消息 , 致使张煌言所率义军处于进退维谷、腹背受敌的危险处境 , 很快遭致溃败 。

此际 , 清两江总督郎廷佐一方面调遣水军切断张煌言义军东退的水路 , 另一方面又写信向张煌言劝降 。 张煌言对招降书“拒不应” , 同时 , 为摆脱困境 , 又率“余兵道繁昌 , 谋入鄱阳湖” , 向江西发展 。 当义军船队进抵铜陵时 , 却与湖广来援的大批清军水师遭遇 , 与之激战而败退 。

最后 , 张煌言“抚残兵仅数百 , 退次无为 , 焚舟登陆” 。 又从陆路自桐城 , 取道霍山、英山 , 到达东溪岭时 , 适逢清军“追骑至 , 从者尽散” 。 张煌言好不容易才突围而出 , 只得“变服夜行 , 至高浒埠 , 有父老识之 , 匿于家数日 , 导使出间道 , 渡江走建德、祁门乱山间” 。 此时张煌言身染疟疾发作 , 几不能行 , 但他仍不顾病痛 , 奋力疾行 。 到达休宁后 , “得舟下严州” 。 登岸后 , 又复行山路 , 途经浙江的东阳、义乌“至天台达海” 。

历尽千难万险 , 兵败后绕道潜行二千余里 , 九死一生 , 终于回到了浙江沿海地区 。 此后 , 他“收集旧部” , 准备东山再起 。 郑成功得到张煌言生还的消息后 , 也将自己的部分兵力拨归他统辖 , 致使义军稍有壮大 。

张煌言将义军屯驻长亭乡 , “筑塘扞潮 , 辟田以赡军”需军饷 。 同时 , 张煌言又派遣使者向桂王禀告自己兵败的消息 。 桂王得悉后 , 在敕书中表示安抚慰问的同时 , 又给他“加兵部尚书”的职衔 。

甲辰八月辞故里

【原文】

其一

义帜纵横二十年 , 岂知闰位在于阗 。

桐江空系严光钓 , 震泽难回范蠡船 。

生比鸿毛犹负国 , 死留碧血欲支天 。

忠贞自是孤臣事 , 敢望千秋春史传 。

其二

国亡家破欲何之? 西子湖头有我师 。

日月双悬于氏墓 , 乾坤半壁岳家祠 。

惭将赤手分三席 , 拟为丹心借一枝 。

他日素车东浙路 , 怒涛岂必属鸱夷?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其一

义帜纵横二十年 , 岂知闰位在于阗 。

桐江空系严光钓 , 震泽难回范蠡船 。

生比鸿毛犹负国 , 死留碧血欲支天 。

忠贞自是孤臣事 , 敢望千秋春史传 。

其二

国亡家破欲何之? 西子湖头有我师 。

日月双悬于氏墓 , 乾坤半壁岳家祠 。

惭将赤手分三席 , 拟为丹心借一枝 。

他日素车东浙路 , 怒涛岂必属鸱夷?

注释

⑴义帜句——作者从开始起义到被捕 , 先后共十九年 , 这里是取整数 。

⑵闰位句——闰位 , 《汉书.王莽传》:“余分闰位 , ”说王莽不得正王之命 , 象积累若干年多余的天数而成闰月 , 不是正规的月份一样 , 不能当正统的皇帝;这里有王运、天命的意思 。 于阗 , 汉朝时候西域国家之一 , 这里借指满清 。

⑶桐江句——严光 , 东汉高士 , 光武帝要他出来作官 , 他在富春江(即桐江)隐居不出 , 以耕田钓鱼为乐 , 在他隐居处有钓鱼台古迹 , 钓是钓船 。

⑷震泽句——范蠡 , 春秋越国大夫 , 《越绝书》:“吴亡后 , 西施复归范蠡 , 同泛五湖而去” 。 震泽是太湖的古名 , 五湖是太湖的别名 。

⑸鸿毛——比喻轻 , 《汉书.司马迁传》:“死有重于泰山 , 或轻于鸿毛” 。

⑹碧血——见谢翱《西台哭所思》注③ 。

⑺日月句——日月 , 指明朝 , 也有光辉的意思 。 于氏 , 指于谦 , 见于谦《出塞》作者简介 。

⑻乾坤句——乾坤 , 天地 。 岳 , 指岳飞 , 见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作者简介 。

⑼赤手——空手 。

⑽借一枝——即借一枝栖 , 李义府《咏鸟》:“上林无限树 , 不借一枝栖” 。

⑾素车——素车白马 , 指送丧的行列 。

⑿怒涛句——鸱夷 , 革囊 , 《国语》:吴国忠臣申胥(伍子胥)死谏吴王 , 吴王不悦 , “使取申胥之尸 , 盛以鸱夷而投之于江 。 ”后人传说 , 伍子胥尸体投江之日 , 天也被激怒了 , 江潮特别汹涌 , 也有说怒潮是伍子胥的忠魂所化 。


张煌言为何联合郑成功反抗满清?张煌言在兵败后,是如何逃亡的?

张煌言为何联合郑成功反抗满清?张煌言在兵败后 , 是如何逃亡的?// //

【作品鉴赏】

《甲辰八月辞故里》面对死亡的命运 , 抗清英雄张煌言在诗中所抒发的 , 不是对生的留念 , 充塞全诗的是强烈的国家民族意识 , 以及身虽死而志不移的豪壮情怀

首联点题 , 述及辞故里、向杭州之行 , 且表明欲效民族英雄于谦、岳飞 , 魂归西湖 。 二三两联承此而展开 , 既表达对于、岳二人的景仰之情 , 又为自己能够为国家民族利益而献身感到自豪 。 尾联为全诗情感发展的高潮 , 慷慨悲壮之气震撼人心 。


张煌言为何联合郑成功反抗满清?张煌言在兵败后,是如何逃亡的?

张煌言为何联合郑成功反抗满清?张煌言在兵败后 , 是如何逃亡的?// //

作者介绍

张煌言


张煌言为何联合郑成功反抗满清?张煌言在兵败后,是如何逃亡的?

张煌言为何联合郑成功反抗满清?张煌言在兵败后 , 是如何逃亡的?// //

张煌言(1620—1664年) , 字玄著 , 号苍水 , 鄞县(今浙江宁波)人 , 汉族 , 南明儒将、诗人 , 著名抗清英雄 。 崇祯时举人 , 官至南明兵部尚书 。 1645年(清顺治元年、明弘光元年)南京失守后 , 与钱肃乐等起兵抗清 。 后奉鲁王 , 联络十三家农民军 , 并与郑成功配合 , 亲率部队连下安徽二十余城 , 坚持抗清斗争近二十年 。 1664年(康熙三年) , 随着永历帝、监国鲁王、郑成功等人相继死去 , 张煌言见大势已去 , 于南田的悬嶴岛解散义军 , 隐居不出 。 是年被俘 , 后遭杀害 , 就义前 , 赋《绝命诗》一首 。 谥号忠烈 。

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 , 质朴悲壮 , 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 , 有《张苍水集》行世 。 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 。 清国史馆为其立传 , 《明史》有传 。 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 , 入祀忠义祠 , 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


张煌言为何联合郑成功反抗满清?张煌言在兵败后,是如何逃亡的?

张煌言为何联合郑成功反抗满清?张煌言在兵败后 , 是如何逃亡的?// //

本 名

张煌言

别 称

张玄著 , 张苍水

所处时代

明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浙江鄞县

出生时间

1620年

去世时间

1664年

主要作品

《张苍水集》、《北征录》、《探微吟》

主要成就

拥立鲁王朱以海监国

官 职

兵部尚书

谥 号

忠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