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历史:通过姜维北伐,我们读懂了他在夹缝中的执着

阿斗被黑的程度 , 绝对比姜维严重 。 或许这就是一桩悲剧 , 根据武侯撒手西去后 , 阿斗做出来的种种政治手腕 , 即使不是一个优秀的君主 , 60的及格分是绝对没问题的 。 立场不同而已 。 类似于于禁和庞德 , 因为一个人生生拔高了道德线 。 武侯的北伐 , 军事上大体是成功的 。 但是武侯真的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 但是阿斗是皇帝啊 。


经典历史:通过姜维北伐,我们读懂了他在夹缝中的执着

经典历史:通过姜维北伐 , 我们读懂了他在夹缝中的执着// //

姜维北伐因为身份和资历问题 , 很多时候会遭到朝廷的阻挠 。 人们都看到了姜维在夹缝中的执着 , 但是 , 你们为什么不返回头想一想 , 武侯北伐的大前提是 , 稳 。 所以 , 胜可能是小胜 , 也可能是大胜 。 败 , 绝不允许大败 。 (马谡那个除外 , 那个是诸葛亮用人不当 , 但是 , 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无人可用了 , 想提拔一些新秀 。 不可否认的是 , 夷陵之战 , 蜀汉人才青黄不接了 。 )


经典历史:通过姜维北伐,我们读懂了他在夹缝中的执着

经典历史:通过姜维北伐 , 我们读懂了他在夹缝中的执着// //

哪怕是这样一个战绩的武侯 , 历史上都有穷兵黩武的嫌疑加身 。 何况胜少败多的姜维?一个皇帝 , 无论是为了休养生息 , 还是为了稳固皇权 , 无论是什么原因 , 暂停北伐是说得通的 , 谁敢说是错的?实际上 , 武侯北伐的目的 , 与姜维北伐的目的已经发生了变化 。 武侯北伐我个人认为并不是为了转移矛盾、平衡内部等等 , 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 , 但是武侯的谨慎 , 先帝的托孤 , 兴汉的志愿互相纠缠之后 , 武侯是在保证不败的基础上去进行那微乎及微的北伐复国的理想 , 所以武侯怎么可能会去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 武侯可以北伐 , 但是不可以冒险 。


经典历史:通过姜维北伐,我们读懂了他在夹缝中的执着

经典历史:通过姜维北伐 , 我们读懂了他在夹缝中的执着// //

但是姜维 , 他是一个武人 , 而且是一个真正的后三国武将 , 对于蜀汉的构成、世族势力纠缠他即使有认知 , 也绝不如诸葛亮 。 他的北伐名号上和武侯一致 , 实际上已经偏移 , 所以 , 如果有人指责武侯穷兵黩武 , 我一定会反驳 , 哪怕我是个曹魏粉 。 但是如果是说姜维 , 我只能暗暗叹息 。 三国 , 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而已 。 这样一个英杰辈出的大势 , 我没有看到时势造英雄 , 也没有看到英雄造历史 , 看到的是在历史夹缝里 , 奋起挣扎的人杰 , 无一不是黯然落幕 , 无一不是荡气回肠的悲壮 。 我觉得就算姜维赢了 , 蜀国一统天下 , 最后还是会亡在阿斗手里 。 生前建立再大的基业 , 子孙不行 , 短短数十载依然可以败个精光 。


经典历史:通过姜维北伐,我们读懂了他在夹缝中的执着

经典历史:通过姜维北伐 , 我们读懂了他在夹缝中的执着// //

昔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 何其嚣张 , 而后呢?曹爽志短无能 , 大权尽归司马氏 , 曹操子孙被贬的被贬 , 被杀的被杀 , 大魏江山也落入司马昭之手 , 正如三国演义开篇词所言 , 是非成败转头空 , 青山依旧在 , 几度夕阳红 。 先主刘备极其重视汉中防线 , 在张飞魏延之中选择魏延驻守汉中 。 面对魏国不世出的文武全才邓艾 , 姜维的智谋几乎被碾压 , 却放弃了以前魏延王平的拒险守汉中策略 , 姜维是不是过于冒险?假如汉中不丢 , 也没有邓艾偷袭阴平 。 想起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没有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