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探微4:胡服骑射的秘密,并非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

赵国是战国中后期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之一 。 据不统计 , 在战国的最后几十年里 , 赵国与秦国之间共发生了五次战争 , 赵国赢了其中的三次 , 分别是赵奢指挥的瘀与之战、廉颇指挥的邯郸保卫战和李牧指挥的宜安之战 。 可见 , 以军事实力论 , 赵国不在秦国之下 。

赵国军队是怎么样迅速强大起来的呢?对此 , 估计很多人都不是太清楚 。 也许有人会笑话我 , 认为我这样说是自己为是 , 或者嘲笑我的历史是不是体育老师教的 。 之所以这样 , 是因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这件事情实在是太有名了 , 中学课本上就学过嘛 , 怎么会不知道呢?


《史记》探微4:胡服骑射的秘密,并非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

《史记》探微4:胡服骑射的秘密 , 并非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 //

是的 , 赵国就是靠“胡服骑射”强大起来的 , 但“胡服骑射”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或许很多人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

中学课本“权威”的说法是这样的: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 , 改变了军队宽袖的最初着装 , 采用短衣窄袖的着装 , 以便练习骑马射箭 , 从而使赵国迅速训练了一支战斗力空前的骑兵部队 , 由于骑兵在战法上比之前的战车先进的多 , 因此此后的赵国军队在列国中所向无敌 。 而同时 , 骑兵也登上了历史舞台 , 成为此后近两千年封建时代的主力军队 。

这样去理解“胡服骑射” , 不能说错了 , 但至少过于肤浅 。 那么 , 什么是真正的“胡服骑射”呢?

现在 , 让我们把镜头拉回头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 , 先来看看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之前的几年 , 赵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战绩:

九年 , 与韩、魏共击秦 , 秦败我 , 斩首八万级 。 齐败我观泽 。 十年 , 秦取我中都及西阳 。 十三年 , 秦拔我蔺 , 虏将军赵庄 。 注:以上摘自《史记 · 赵世家》


《史记》探微4:胡服骑射的秘密,并非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

《史记》探微4:胡服骑射的秘密 , 并非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 //

15岁就继承王位的赵武灵王 , 面对的是赵国岌岌可危的形势

可见 , 在这几年里 , 赵国在与周边国家的战争中 , 是连续的打败战 。 要知道 , 三家分晋之时 , 赵国分得的地方本来就是晋国最边远、最贫瘠的北边 , 国力在三晋中最弱 。 以这样的国力 , 根本受不了连续打败战的折腾 。 这种情况下 , 再不想办法 , 恐怕就要亡国了 。

因此 , 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 也为了延续赵氏的统治 , 赵武灵王想到了“胡服骑射” , 为了能够推行 , 他先召大臣楼缓商量:

召楼缓谋曰:“......今中山在我腹心 , 北有燕 , 东有胡 , 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之边 , 而无彊兵之救 , 是亡社稷 , 柰何?夫有高世之名 , 必有遗俗之累 。 吾欲胡服 。 ”楼缓曰:“善 。 ”群臣皆不欲 。 《史记 · 赵世家》


《史记》探微4:胡服骑射的秘密,并非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

《史记》探微4:胡服骑射的秘密 , 并非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 //

胡服与汉服的区别 , 胡服更加宽松 , 利于骑射

赵武灵王对楼缓说的这段话 , 把推行“胡服骑射”的原因分析的清清楚楚 , 很快就说服了楼缓 , 得到了他的支持 。 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群臣皆不欲” 。

试想 , 如果“胡服骑射”果真像中学课本上说的那样 。 那么 , “胡服”的范围就应该仅仅在军队实施 。 这样的话 , 会有那么多人跳出来反对吗?我想不会 , 毕竟那跟赵国的王公大臣又没什么关系 。 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反对呢 , 我们可以从赵武灵王以下这段话里找出端倪:

故礼服莫同 , 其便一也 。 乡异而用变 , 事异而礼易 。 是以圣人果可以利其国 , 不一其用;果可以便其事 , 不同其礼 。 儒者一师而俗异 , 中国同礼而教离 , 况於山谷之便乎?《史记 · 赵世家》


《史记》探微4:胡服骑射的秘密,并非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

《史记》探微4:胡服骑射的秘密 , 并非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 //

区别于骑兵的战国时期的战车 , 明显机动性不足

可见 ,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想通过“胡服”达到“礼易”这个最终目的 。 换句话说 , 赵国推行的所谓“胡服” , 就是要在生活、文化、习俗、穿着等各方面向周边的胡人学习或靠拢 。

而这样的话 , “胡服”涉及的范围就不仅仅是军队了 , 还将涵盖了宗亲、贵族和士大夫等各个阶层 。 要知道 , 我国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强烈的华夷之别 , 这种改变华夏习俗向胡人学习的做法 , 当然会招到多数人的反对 。

然而 , 赵武灵王是一个很执拗的人 , 他认准了的事情就一定要想办法干成 。 为此 , 他晓以大义 , 痛陈利害 , 先后说服了肥义、公子成等王室里面有较大威望的宗亲支持自己 , 进而坚决的推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 。 据历史记载 , 这一年 , 是在赵武灵王十九年 。

这项改革推行后 , 使得赵国迅速在文化和习俗上与周边的胡人趋同 , 而正是这种趋同 , 减少了赵国和周边善于骑射的胡人之间的矛盾 , 使赵胡之间相互认可 , 从而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


《史记》探微4:胡服骑射的秘密,并非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

《史记》探微4:胡服骑射的秘密 , 并非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 //

穿着胡服的赵国骑兵

至此 , “胡服骑射”之后 , 赵国与周边胡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逆转性的变化 , 同时也得到了巨大的利益 。

据《史记 · 赵世家》记载:赵国先是“遂胡服招骑射” , 注意 , 这里用了一个“招”字 , 而非“练”字 , 我们可知 , 赵国从胡人中招收了大量善于射箭的士兵 , 这可比自己训练要快得多;然后是“林胡王献马” , 使得本国马匹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 为建骑兵打下了基础;最后干脆“代相赵固主胡 , 致其兵 。 ” , 连一些胡人的地盘也一起兼并 , 派遣官员管理起来了 。

用今天的话说 , “胡服骑射”的最大好处就是实现了统战的目的 , 在这个政策的推动下 , 使赵国最大程度的得到了胡人的支持 。 而这种支持 , 既增加了赵国优质的兵源、马匹等战略资源 , 又增加了国土纵深面积 , 实在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 也难怪之后赵国国内再也没有反对的声音了 。


《史记》探微4:胡服骑射的秘密,并非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

《史记》探微4:胡服骑射的秘密 , 并非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 //

胡服骑射后战国的疆域扩张至今天的内蒙地区 , 扩大了一倍多

好了 ,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胡服骑射”之后 , 赵国与周边国家的战绩:

二十年 , 王略中山地 , 至宁葭;西略胡地 , 至榆中 。 二十一年 , 攻中山 。 赵袑为右军 , 许钧为左军 , 公子章为中军 , 王并将之 。 牛翦将车骑 , 赵希并将胡、代 。 赵与之陉 , 合军曲阳 , 攻取丹丘、华阳、鸱之塞 。 王军取鄗、石邑、封龙、东垣 。 中山献四邑和 , 王许之 , 罢兵 。 二十三年 , 攻中山 。 二十六年 , 复攻中山 , 攘地北至燕、代 , 西至云中、九原 。 注:以上摘自《史记 · 赵世家》

可见 , “胡服骑射”仅一年后 , 赵国便开始了对周边国家的征伐 。 从赵武灵王二十年开始至二十六年止 , 赵国的对外战争无一例外的都是以胜利告终 。 这期间 , 赵国“攻中山”、“略胡地” , 西面的边境居然与云中、九原接壤 , 这可是到了秦国的正北面啊 , 可见当时赵国的军事实力有多么强悍 。

而这样强悍的军事实力 , 如果只是通过向胡人学习射箭、无外部新增力量介入的话 , 是几乎不可能在短短一年之内实现的 。

原来 , 赵国军队迅速的强大 , 不仅在于师夷长技以制夷 , 还在于以夷制夷 。 不知本人对“胡服骑射”的理解 , 大家是否认可呢?